“双创”背景下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个性化教学探索

2018-01-28 16:59张青夏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款式立体双创

张青夏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性化选择,尊重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1]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习的要求,积极采用个性化教学是实现改革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学是为每个学生设计的,其重点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优势和需求来教学。教师和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定位:教师逐渐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协作者”,“帮助者”,有时甚至是“学习者”。与此同时,学生的角色不再是“观察者”和“学习者”而是“协作者”,有时候是“专家”。

对于高职类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服装立体裁剪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通过分割、折叠、抽缩和拉展等技术完成服装的立体造型。然而,在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出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作品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同时也出现了教学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就业与创业实际需求的情况。而服装立体裁剪个性化教学符合人本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在分析学生服装立体裁剪学习需求和兴趣特征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实行个性化教学改革不仅迎合了人才的发展需求,更为我国的服装行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作者寄件地址:浙江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12号教学楼306室

1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育与教学现状及个性化教学理念

目前,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中,服装结构设计主要分为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立体裁剪其主要内容是将白胚布放置在人台上,进行打褶,收缩,分割,延展后形成服装结构的形式,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相互结合,又被称之为“软雕塑”。[2]具有造型感强,直观性强,利于上手,利于修改的特点。但在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服装立体裁剪与其他课程相互独立,缺乏与前导和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教学方法上依旧采用教师操作学生观摩,后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的单一方法,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内容上,有部分院校仍然采用陈旧且单一的服装款式作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现有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高校教师普遍从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他们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是,缺乏企业一线实战经验和专业实战能力。学校外聘的企业导师有较强的实战经验,却由于缺少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基础,出现了很难将个人技能完整表述的情况,因此学生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也大打折扣。[2]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除了提出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也同时提出让高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做法。在这段时间内,强化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并接触到了企业真实开发项目内容,这对于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在“下企业”的过程中,教师很难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真实项目中,甚至有些出现了形式化的走过场的行为。从校内实践教学来看,在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场所有限,教学内容老套等问题。具体来说,在后期款式的制作中教师如果选用教材中的案例会出现和目前市场无法接轨的情景。实训教学方法仅表现为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出学生不愿意去思考教学案例以外的款式,不热爱思考。同时,学生完成作业时常会出现款式闭门造车或过于天马行空的情况,从而忽视了与市场的连接。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的个性化教学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其一,可以满足学习需求。目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诉求,常表现为:部分学生希望能顺利进入企业就业;部分学生渴望创立自己的品牌,工作室或公司;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参赛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不尽相同,个性化教学可以帮助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其二,可增强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使用个性化的教学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信,激发学生的自我实践需求。

2 服装立体裁剪个性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 个性化课程设置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服装立体裁剪是高职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前导课程有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等,后续课程有服装设计专题,女装设计等课程。因此它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将内容分为第一阶段为夯实基础,第二阶段为个性化拓展。主要是指第一阶段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知识,包括了立体裁剪的基础与准备,衣身原型立体裁剪及省道转移变化,分割线和褶裥在衣身中的运用,裙装的立体造型与制作,日常装的立体造型与制作。这一阶段中,学生从最基础的内容学起,掌握了立体裁剪的操作规范,款式设计,标记线贴法,大头针别合方法,结构处理和假缝等方法,为下一阶段搭建好基石。

在第二阶段为个性拓展学习,学生根据需求多样性进行分组学习,完成具体款式的学习与制作。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主要从事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制版师助理,服装店铺导购,自主创业等工作为主。根据就业岗位,将主要需求可以分为职业倾向,任务驱动,学习习惯或兴趣,真实问题这四类。两个阶段的有效结合既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可以满足现代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2 基于职业倾向的产教融合教学

个性化拓展阶段,部分学生职业规划中以进入服装企业就业为发展方向。那么在实训环节中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开展课题的设计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3]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初,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形式上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完整贯穿学习过程,聘请服装企业技术部分的导师加入课程组,企业导师首先带领学生了解服装设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及企业考核标准,特别是让学生了解公司在实际生产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举例来说,可以在当地企业中聘请礼服类服装制版师到课堂中作为企业导师,制版师根据人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都有可能产生特殊体型的现象传授给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经验告诉学生顾客的体型与标准人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此时就要对人台就行补正甚至是从新定制人台后才能进行制作。接着,课程中的个性化项目任务由企业导师根据真实案例进行布置,最后的课程评价体系中邀请企业导师加入测评。校内导师完成好教学任务,带领学生共同开发企业项目,由此教师角色逐步转变为“协作者”。这样一来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初也进行了角色上的转变,除了是学生以外,也可以是企业的一员。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帮助使其更快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职责或开展创业。

2.3 基于任务驱动的自主学习

个性化拓展阶段,部分学生希望通过竞赛展现个人风采并证明专业能力。高职院校比赛形式多样,除了有专业技能类比赛还有创业计划大赛。这一阶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传授者”和“学习者”,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专业技能竞赛主要以服装制版与工艺技能大赛为主,其中主要有立体裁剪与平面版式转化,样衣裁剪制作这两块组成。这类比赛往往考查学生立体裁剪造型能力,服装制版技能和服装工艺技能。将服装类专业技能比赛的赛题融入到课程体系中,甚至可以创设校本教材,这样一来拓展了课程资源的载体。[4]课程由项目化教学更进一步的转化为竞赛类内容,在形式上突出了实践的环境,在模式上突出了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使实践环境更加突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举例来说,将高职类服装技能大赛中往年试题中女式西装的款式作为教学案例辅导竞赛类的同学,帮助这部分学生进行竞赛的预热有助于其今后参赛。创业计划大赛:这类比赛对学生能力要求可以分为基础知识教学、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个层面。[5]基础知识教学在于学生对于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技能,实现从设计效果到成衣的转变。把设计、材料、制版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做一次总结和提升。[6]综合能力在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成本意识以及工匠精神等。这些要求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增加角色扮演方法,模拟现实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指导过程中告诉学生除了具有常规款服装的制作能力外,还要对功能性服装有一定的了解。例如,目前流行的智能服装是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在学生完成款式设计的同时,培养其对于服装用料有一定的成本意识。在于培养学生增强培养资源整合的能力,打造创业生态体系,使学生清楚了解服装类专业的创业形式以及创业所应完成的具体步骤。

2.4 基于学习习惯或兴趣的设计和教学

个性化拓展阶段,部分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加入教师工作室或在大学生创业园中成立自己的服装工作室。[7]这一阶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转变成了“协作者”与“引领者”,将工作室的学生分为一组与他们一同进行款式开发。例如,学生在创业初期,往往会喜欢参考或模仿网络上销售量较好的潮流服饰,也就是所谓的“爆款”。该阶段采用自主学习法,需要组员之间相互讨论并分析比较“爆款”服装的结构样式、色彩搭配和工艺细节等特点后进行制作。过程中,组内成员进行任务分析,款式设计,预算估计,绘制草图,最后进行制作。期间,学生会遇到诸多技术上或理论上的问题,组内成员会从网站上找资源,从书本中找原理,从教师处寻找帮助。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在工作室的建设和运营中,团队成员可以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这样一来就可发挥不同专业背景和碰撞出新的思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高职类学校正在逐步拥有独立的创业学院,在创业学院中学生通过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017年,学校制定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中指出:“每位学生至少应获得2个创新创业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可以将创业学院实施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嵌入式”改革探索到服装立体裁剪教学中,并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到服装立体裁剪中。[8]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不仅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今后就业或创业积累宝贵经验。

2.5 基于真实问题的设计教学

个性拓展阶段,部分学生考虑毕业后升学或就业需要提供作品集。尤其是一些国外的服装类专业院校尤为看中作品集中服装立体造型的表现。作品集中所展现的系列设计均要体现完整系列感和天马行空的创意能力,款式设计上需要用以真实面料制作且日常成衣化的服装无法满足作品集的要求,所以制作难度较大。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者”和“学习者”,主要采用演示教学法,教师需要通过做实验告诉学生面料之间存在着共性和特殊性。这与白胚布制作不同,真实面料制作时需要考虑的操作细节更多。例如,某学生需要用真丝面料进行立体裁剪款式制作时,考虑到真丝面料的缩水较严重的问题,那么首先教师要演示教授面料预缩处理,如何用大烫蒸气去喷,如何让面料定缩等问题。

3 结 语

服装立体裁剪个性化教学体现在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主要体现在对于职业倾向、任务驱动、学习习惯或兴趣、真实问题这四类需求所展开的项目学习。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和演示教学法将学生和教师的身份进行不同角色的转换。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个性化教学模式为专业实训、顶岗实习、产学研合作、产品创新孵化、学生就业等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搭建好平台。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实践能力,促进服装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款式立体双创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念个立体咒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Dream Bag
立体登陆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最火的单品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