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生遭遇“就业歧视”,问题出在哪

2018-01-29 00:19
江苏教育 2018年92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职教分类

早在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50%左右,2017年分类考试录取成为招生主渠道。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强调,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比例,使分类考试录取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已占到新生人数的60%~80%,可以看出,政策设计已逐渐成为现实。

高职院校招生目前有单招和统招两种。“单招生”即通过高职院校的单招考试(也称高职分类考试、提前考试等)被学校录取的学生,包括中职毕业生对口单招和高中毕业生提前招录;“统招生”则是通过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被录取的学生,名义上二者并无区别,入校后享受同等待遇。然而近来有企业到高职学校招聘时会优先考虑统招生,有的企业还会特别提出“不要单招生”,有的企业宣称“只会在社会招聘时考虑单招生”,引发了数量众多的单招生的就业忧虑。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主任王波认为,单招考试选拔的“宽进”降低了单招生的生源质量,不合理的录取方式也令学校很难选拔出真正具有职业潜力的高精尖人才。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赵志群教授说,“为了节约教学成本,高职院校对统招生与单招生没有针对性地加以区分”,以致单招生缺少比较优势。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没经过高考选拔的中职生是走了捷径,而愿意被单招的高中生相当于自我放弃冲刺本科;企业也会有惯性思维,觉得统招生可信度高,文化素养也更好。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但如果市场不买账、企业不消化,单招的制度意图何以体现?体系建设又何以持续?单招生就业遇冷,问题出在哪些地方?给职教从业者又会带来什么省思呢?

(根据《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编写)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职教分类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分类算一算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