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成像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2018-01-29 06:54贾宏波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影像科辽宁抚顺11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滑膜炎平片风湿性关节炎

贾宏波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影像科 (辽宁 抚顺 113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外周关节对称性多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最终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功能丧失,同时,该病可伴关节外的多系统损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损害身体健康,获得诊断对及时采取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在本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旨在探讨磁共振成像对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本院以腕部、近指节间关节肿痛为主诉的6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42~63岁,平均(53.6±5.2)岁,病程<1年,平均(8.2±1.8)个月,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和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X射线平片检查,常规摄正位片,记录指关节、腕关节骨侵蚀和关节的异常改变。另给予所有患者MR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平放于头顶上部,掌面向下,至于线圈中央,常规行冠状面和横断面扫描。冠状面层厚2mm;层间隔0.2mm;横断面扫描层厚1mm。静脉注入0.2mmol/kg钆喷替酸葡甲胺后行MR增强扫描。以上所有结果由2位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

1.3 观察指标

观察X射线和MRI对6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

2.结果

2.1 X射线检查结果

6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骨侵蚀6例(10.0%)。

2.2 MRI检查结果

6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骨侵蚀29例(48.3%),以头状骨、三角骨多见;滑膜增厚、滑膜炎57例(95.0%),以腕骨间和腕掌关节多见;骨髓水肿31例(51.7%),以头状骨、三角骨、舟骨多见;腱鞘炎38例(63.3%),多条肌腱受累。

3.讨论

据统计,约1%的成年人会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女性为主,好发于手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变形、疼痛僵直等[3]。X射线平片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一般认为,出现症状1年以内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的病理特征为滑膜炎、滑膜增厚和血管翳,以及受累的软骨、关键周围软组织病征。传统的X射线平片由于受软组织分辨率的影响,无法成像炎性滑膜、血管翳等,对早期病变敏感性不足,因此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不理想,易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4]。CT检查对骨质病变成像不明显。相较于X射线与CT,MRI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且同样具有无创性,可从矢状面、冠状面、轴面进行多方位的扫描,能清晰显示骨关节的正常结构和病理改变,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的敏感性较高,弥补了X射线与CT的缺陷;对炎性滑膜及骨髓、软骨和肌腱成像清晰,可综合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是早期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判断其程度的可靠方法,对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5]。

骨侵蚀病理学上为血管翳直接侵犯及骨代谢失衡,MRI表现为关节面边缘不规则小缺损。有研究指出,发病3~6个月即有45%~72%患者可见骨侵蚀,甚至更高,对鉴别囊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MRI表现为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现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见强化,但X射线平片对其发现率较低[6]。在本研究中,MRI结果为骨侵蚀29例(48.3%),X射线平片结果为骨侵蚀6例(10.0%),说明MRI对骨侵蚀的敏感性更高。

滑膜炎、滑膜增厚是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础病理表现,正常腕关节滑膜非常薄,行MRI检查较难显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MRI显示关节边缘软组织信号影,在T1WI表现为偏低信号,T2WI上呈现稍高信号,注入增强剂后,T1加权抑脂像上出现强化。本研究中仅在MRI检查中发现滑膜增厚、滑膜炎57例(95.0%)。

骨髓水肿是病变处于急性期或活动期的标志,MRI表现为模糊弥散的异常信号,T1WI为骨内边界不清晰的低信号,T2WI和压脂序列表现为斑片状高信号,增强可见强化。新生毛细血管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是的增强MRI显示BME区强化。本研究中仅在MRI检查中发现骨髓水肿31例(51.7%)。

腱鞘炎也一种常见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MRI表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受累肌腱剑鞘增厚及明显强化。本研究中仅在MRI检查中发现腱鞘炎38例(63.3%)。

综上所述,3.0T MRI检查以脂肪抑制T2WI显示病变更优越,是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检查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简便、无创等优点,增强扫描可更清晰准确显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具有诊断价值,能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1]黄春榆,易智君,黄柏锋,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磁共振表现[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3):362-365.

[2]王明玉,王宪斌,孙雪辉,等.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J].齐鲁医学杂志,2015,30(5):582-584.

[3]张志田,闻建民,陈瑶,等.腕关节动态MRI增强在早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0):1628-1630.

[4]商涛.探讨X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4):2123.

[5]Takao K,Masayoshi H,Shigeko I, et 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ocilizumab: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of 7901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Japan[J].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14,41(1):15-23.

[6]吴新如,黄训波,陈少瑜.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17,25(2):73-74.

猜你喜欢
滑膜炎平片风湿性关节炎
生姜粥缓解滑膜炎疼痛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
通经活利汤配合皮肤牵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