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8-01-29 07:27时名早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治校权责法制

时名早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在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中,教育体制基本框架逐步建立,高校的依法治校工作也逐渐呈现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态势。但是由于传统“人治”管理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依法治校在高校中的发展,同时高校师生对于法制管理的概念较为模糊,也由于高校对于依法治校宣传的力度不够,因此导致依法治校在实行中师生的参与度不高。高校依法治校所面对的现实困难阻碍着高校法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想要进一步促进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发展,需要积极寻找破解现实困境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与现实困难

(一)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

1.构建了基本的教育法制体系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以及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形成了基本的教育法制体系框架。在教育基本法律方面,在《宪法》的指导下,针对高校管理出台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高校依法治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了细化高校管理工作,出台了《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教育法律具体实行规则。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管理受到了教育机关的重视,以宪法为指导的教育法规让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有法可依,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走向法治化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高校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依法治国的重要载体。依法治校是高校践行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不仅在管理方面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高校事务的管理,还在教学方面执行了考评机制,通过考评教学工作来提升高校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

2.高校依法治校工作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健全的同时,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也逐步加快,实现了社会大环境与校园内部法治管理的同步进行。高校内部的管理工作依照教育法规进行法治管理,逐渐趋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不仅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也提高了办学水平。同时,高校在管理中逐渐认识到依法治校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分别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机构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校管理工作法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校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近年来,各大高校依照学校章程进行高校制度的建设,内部制度以及机构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使得高校内部管理呈现出了规范化、秩序化的良好发展态势。例如,贵州民族学院着重建立了民主监督机制,引导高校师生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提升了师生的法律意识,能够通过依法治校监督制度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使依法治校在高校中的发展更加有效,有利于建立和谐校园。

3.依法治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逐步显现

创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创建和谐校园也是高校发展的工作重点。依法治校为校园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法办事的章程和规定,建立了保护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因此可以说依法治校对建立和谐校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法治校在高校工作中的实施不仅影响了高校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评优、评级以及学生获得奖学金、学历和学位证书提供了较为公平的环境,让师生在公平的竞争中完善自我,从而获得成功。除此之外,部分高校为保护师生合法权益,设立了申述制度,以广泛收集师生的不满与意见,积极寻找对策在第一时间解决校园矛盾,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例如,上海大学制定的《学生校内申诉办法》规范了学生申诉的流程,对于申诉审核方式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通过申诉制度的建立,高校实现了对师生科学有效的法制管理,在管理中强调了师生在依法治校中的重要地位,制约了管理部门的权力,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校园环境。

(二)高校依法治校现实困难

1.传统管理理念对依法治校的阻碍

在传统的高校治理中大多是以“人治”为主,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使得依法治校在高校中的发展与传播受到阻碍。高校领导通过自身的行政手段对学校事务进行管理,虽然也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但是规定成为了权力的工具,使得高校的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缺少公平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然而受到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统治制度的影响,“人治”的固有观念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当中,“人治”作为历史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传袭下来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高校治理工作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治”的观念没有根除,存在着“人情大于法治”的思想。因而高校有轻视法制管理,重视人治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师生对于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较为薄弱,对于法治的认识也不够深入,严重影响了高校依法治校的发展进程。

2.教育法律制度的权责不明阻碍了依法治校发展

教育法律制度是政府教育管理机关对高校进行法制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也是高校依法治校规章制度建立的重要凭证。当前我国针对高校管理工作方面推出了较多的教育法律制度以及具体的实行办法,但是法规中针对权责的归属与惩戒方式并没有过多的涉及,这导致高校依法治校管理中权责归属以及惩戒措施的制定缺少有力的法律依据,校园管理也陷入困境。要促进高校依法治校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克服教育法律法规中权责不明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通过明确的权责归属规定为高校依法治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3.依法治校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高校依法治校理念虽已逐渐形成,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制约。高校依法治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高校依法治校监督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人员分工不明确、赏罚制度不清晰、权威性较差等方面。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会让领导者和管理者行为缺乏约束和监管,导致高校民主监督机制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高校依法治校的目标是依照法制来实现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的缺乏会导致高校管理工作缺乏公平、公正性。高校的师生也会对高校法治丧失信心,阻碍高校依法治校发展进程。

二、高校依法治校现实困境的破解对策

(一)摒弃传统管理意识,增强法制管理意识

在高校依法治校管理工作中,要摒弃传统管理观念中“人治”的思想,加强对“法治”管理的认识,明确依法治校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传统的管理意识是高校依法治校工作中所面临的较为困难的现实问题,固有观念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对管理者和师生进行法制教育,让法治观念逐渐代替人情、人治观念,从而实现高校依法治校的顺利进行。首先,高校管理机构要注重依照依法治校的要求对高校事务进行管理,增强管理的规范性和法制性。将依法治校纳入高校的发展计划当中,为依法治校以及法制管理办法的实施创造良好的行政条件,通过行政手段加大推行“法治”管理的思想,确保依法治校在高校中的发展。其次,强化各个部门对依法治校工作理念的认识,树立规范化、制度化意识,确保高校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与规范性,防止以“人情”治校的管理方式。最后,加强高校管理部门、师生对于宪法的认识,宪法是我国的基本大法,指导着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同时指导着依法治校的发展方向。高校应当注重普及宪法知识,培养高校各个管理系统、师生的法律意识,并进行积极的宣传,为依法治校奠定基础。

(二)明确教育法律法规中的权责归属

政府教育管理机关要提高对于当前教育法中权责归属规定缺失问题的重视程度,完善已有的教育法律,为高校依法治校提供更为细致、完善的法律依据。针对不同高校的不同办学特点,对教育法律法规进行细致的补充,明确权责归属条例以及惩戒措施,为我国高校提供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正的高校管理法律依据,从而促进依法治校在高校中的健康发展。高校内部也要注重对自身法律法规的完善,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师生合法权益以及人格尊严的基础上制定较为细致的权责归属,以此提高依法治校的公平性,从而提高师生参与到依法治校工作中的积极性,帮助高校管理克服权责缺失的现实困境。

(三)完善高校依法治校规章制度

当今我国高校依法治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与高校发展不符、违背师生发展规律的内容。高校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完善而受到了较大的阻碍,这也是现今我国高校所面对的较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因此,完善高校的规章制度,保证高校的活动有法可依是破解这一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完善高校依法治校规章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注重教学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完善,高校内部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进行不同教学章程的制定,注重提高教学的规范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第二,针对高校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法制管理流程,使其管理权力按照流程办事,避免人情治校现象;第三,注重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的建立,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到依法治校民主监督的工作中,对管理机构的权利进行限制,进一步创建公平、公正的和谐校园环境;第四,完善教师岗位考核和学生奖学金考核制度,利用法律制度对各项评优进行管理,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

猜你喜欢
治校权责法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的通知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安顺出台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办法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