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探究

2018-01-29 04:33江苏省泰兴中学赵国富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8期
关键词:主旨题目高中语文

江苏省泰兴中学 赵国富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一种常用的文本解析手段。阅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紧紧围绕新课标要求,不断改进文本细读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文本细读的教学作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入思考文本,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细读文本题目,激发阅读兴趣

题目是文章的总掣,起到揭示主题、概括内容、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等作用。细读文本题目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因此,细读文本是开展文本细读教学的首要步骤[1]。例如,以“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题目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细读题目。如题目中的“套子”是指什么?人为什么会装在套子里?怎样的人才会装在套子里?这里的人是指一个人还是指一群人呢?利用这些与题目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全面深入地把握文中主人公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特点,从而深入领会文章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文章主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置问题之前要先对文本题目有深入全面的认知,在把握文本主旨的前提下仅仅围绕题目向学生提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题目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主旨。

二、细读文本语言,促进学生理解

要想理解文本就必须理解文本语言,即理解组成文本的词句。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都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学生细读文本语言,深入思考,特别是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只有仔细品味才能领会文本语言的额内涵。因此,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语言,抓住文本细节是开展文本细读教学的另一个策略。以“荷塘月色”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课文的有一段语句:“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语句中“寂寞”是表达感情的一个词语,而在这里它的主语不是人而是“路”,路是没有思想的怎么也会觉得“寂寞”呢?这段话这样描写表面上看逻辑不通,但却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要领会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仔细品味语句,因为作者不满现实,内心愁苦,月色下作者独自一人走在幽僻的路上,内心自然生出一种“寂寞”,这就是那个时刻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来理解文本语言,通过品味语言的言外之意来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诵读品味文本,体察细微之处

诵读是学生细读文本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文本,体察文本细节,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以“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带来学生诵读文本,当学生读到“一层秋雨一层凉了”时,学生对于改句的读法存在差异,这时教师可以围绕这句话,利用“平仄”“律句”等语言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改句的正确读法,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这篇文本语言特色,感受其中的美。作者郁达夫注重北京人的说话腔调,因此在读到“了”字时要提高声调,并拖长声音,从而体现出其中作者身为北京人谦恭、悠闲、惬意的心境,同时体现出故都的“秋味”。如果学生能够将课文读的有声有色,极富韵味,也就说明他真正理解了课文,把握了文本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字词对比分析,领会作者用意

字词是构成文本的基本单元,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往往体现了文章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深入揣摩文本中的字词,体会字词背后的含义。而对文本字词进行对比分析是细读文本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文本中的相似词语,分析字词存在的细微变化,深入理解文本含义[3]。以“廉颇蔺相如列”的教学为例,有这样两个句子:“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其中的“令”和“为”两个字颇有意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这两个字,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令”和“为”虽是一字之差,却代表了历史上一场斗智斗勇的博弈。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教学能够有效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重视文本细读,在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主旨题目高中语文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主旨演讲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