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阅读飞扬在舞台的中央

2018-01-29 04:33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8期
关键词:主体意义文本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沈 静

发展学生个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生本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老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好像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可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再回想学生阅读教学的过程,重视知识轻视能力、重视共性轻视甚至是忽略个性,不尊重学生个性阅读的情形着实令人担忧。在这种气氛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压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创新意识没有了,特长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1.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

一直以来,师生之间已经默认了一种阅读形式:阅读的第一步就是展示文章背景介绍、概括每个段落主要内容、归纳文章的主旨内容,这些一个也不敢少;分析文本时,答案基本是以标准答案作为参考的,而基本是没有学生这一主体。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阅读教学那只能是呆滞的,僵硬的模式。面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必须主动的、自主的进入其中,与其中的形象进行情感的交流、对话,品味文本中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探寻文本所包含的的深意。也就是说,阅读这一活动只有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地能动地参与,那么阅读活动才会有意义。也就是主体“以身体之,以心察之”,进而理解重新创造出个性化的形象和意义,并使之更饱满更丰富。所以少了学生这一主体的参与,阅读的整个过程是失败的。

2.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飞扬

2.1 把阅读的舞台还给学生

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有着多种对话形式,如生与文本,生与师,生与生的对话。但不论是哪一个形式,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这也是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去感知、自由理解文章,而我们老师呢,就是做好“导演”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理解力,感悟力,让他们全身的投入到作品当中,聆听史铁生对人生的感悟,探寻杜甫诗歌中的深意……在阅读中,学生对作品意义的个性理解是不容复制的,包含着学生这一主体的情感、性格、气质,这些是学生阅读作品以后的自我体验、人格的写照,而不是作品能给他们的,当然也不是我们老师能教授的,就好比乔治布莱说的一句:“理解和探寻作品中的我思”。

2.2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的理解是,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体验,才算是真正参与到了阅读活动中,才是真正唤醒他们的个性。作者文章一写出来,理解是没有定向的,是发散的,是见仁见智的。这就恰恰需要读者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体会,去再创造。凭借自己的人生体会、感知经验、生活经历去阅读文本,品味文本。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即便是对同一部作品解读,,读者的差异,也会呈现不同的理解和感知。越是经典的值得推敲的作品,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即便是同一部作品,同一个读者解读,也会因为心境不同,年龄不同,常读常新啊。实际上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其实不仅仅是对作者创作意图的认同,而是经过自我理解的再创造生成新的意义,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超越文本意义上的创造。如讨论《皇帝的新装》中两个骗子分析时众说纷纭;在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寿镜吾分析时,学生也是褒贬不一;在对《最后一课》学习中,学生对文中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谁是主人公也是说法不一……而这些让我很欣喜。

2.3 阅读要形成“百花齐放”的交流互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句的确是说作为学习的人自身的努力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主导者教师存在的意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学习的引路人,作用也是很大的。如何从文本入手,撷取精妙的语言,探究其中的更深一层的含义呢?怎样把文字文还原为富有特定的个个性和符合社会情境的“意思”呢?这种把“言”变为“意”的解译过程,只是依靠学生自己的理解感知是不够的。是需要老师指导,教给学生操作方法。有必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交流,让不同的想法在一起碰撞,去激起生动美丽的火花,让“百花齐放”。

以上是我在阅读指导实践中的几点尝试,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这一深入浅出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解说了阅读的真正含义。让我们的学生深情满怀地踏上这座“桥”,去触摸作者的魂灵,去邂逅美丽,让阅读成为愉悦的享受,也让学生站在阅读舞台的中央。

猜你喜欢
主体意义文本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有意义的一天
何谓“主体间性”
生之意义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