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探寻

2018-01-29 06:01刘源澄
绿色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可持续经营桉树种植技术

刘源澄

摘要:指出了桉树品种多且分布广泛,多生长于南方地区,是我国三大人工速生丰产林类型之一。目前它已经占据世界人工林面积45%左右,在我国拥有最大的种植面积,具有极为可观的发展前景。不过多年以来我国都沿袭桉树种植的粗放式技术管理路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桉树整体的种植质量,不利于其可持续经营。基于此,结合桉树生长规律探寻了全新的种植管理策略,以期达到优化桉树速生林增产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桉树;种植技术;管理策略;可持续经营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5-0146-02

1 引言

我国早在1890年就已经引入桉树树种,且在华南地区长期快速发展,目前在国内已有20多个省份和600多个城市地区正在种植运营桉树人工林,借助其速生丰产特性发展地方林业经济。截至目前我国桉树片状人工林面积已经超过300万hm2,总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从桉树本身价值来看,它可大规模生产制备建筑材料,例如中密度纤维板、混凝土模板、胶合芯板等板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2 人工速生丰产林选择桉树的现实优势

桉树是我国人工速生豐产林的三大可选树种之一(其余为松树、杨树),在南方地区适宜气候条件下,它的生长速度快、成材时间早。人工速生丰产林选择桉树拥有以下3大优势。

2.1 品种繁多

桉树品种类型相当之多,目前全世界可查桉树品种已经超过900种,而且不同的桉树品种其环境适应性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木材用途方面更是异常丰富。在人工速生丰产林选择方面,如尾叶桉、蓝桉、赤桉、巨尾桉等都非常常见,可选择余地较大。

2.2 持续生长能力强

桉树一般喜温湿环境,能够在该环境中快速持续生长且生长速度非常之快。根据过往实践统计资料显示,像巨尾桉在温度为30℃,湿度为65%以上的环境中可平均每天生长2cm以上高度。而且基于桉树生长快这一特点,它的轮伐期也相对较短,大约3~5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

2.3 水分利用率高

桉树拥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它每吸收500L的水分,就能够合成约1000g的生物量,这种对水分的高利用率也让它高出其它树种一筹[1]。

3 桉树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

在中国林业科学院王豁然先生的《论外来树种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一文中曾经指出“外来树种人工林对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大,但它可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与经营管理方式解决[2]”。桉树适应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其生长规律也充分结合当地生态、经济与社会环境,其中更采纳了包括遗传育种学、森林生态学、造林学、测树学等多种跨学科知识内容,结合上述理论要求就提出桉树的可持续经营发展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

3.1 桉树造林地的选择与管理

桉树造林地不仅仅要在我国南方地区,还要坚守“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并延伸到“适地适品种”、“适地适无性系”等等来实现对桉树人工林的合理营造,保证其立地后能够与其它树种、无性系植物相互匹配,以保证桉树造林的稳定性,体现生长潜力。为了提高桉树苗的成活率,地方需要根据环境来选取合适树种,例如巨尾桉的萌芽力强,且父本生长速度快,能够满足地方林地速生丰产的基本要求,而蓝桉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根系根茎多木瘤,在养分贮藏与萌芽更新方面特点突出,同样在3-4年内就能开花结实,也具有较高的速生丰产价值。因此地方营林应该根据不同桉树品种的不同特点来作出合理选择。具体到立地选择管理细节方面,首先要综合考虑到林地的海拔、气温、光照、土壤酸碱度以及年均降水量等多个因素。其次桉树本身喜光,属于强阳性树种,可选择在阳坡地、低海拔(500m以下)、地势平坦(坡度<20°)。微酸性(pH:5~6)、土层深厚(>70cm)的环境中立地生长。目前可选择的土壤立地类型就包括了透气性、土壤疏松程度以及腐殖质含量等方面均表现良好的黄红壤、黄壤和红壤,且要保证所选营林地没有害虫及野生动物侵害可能性。这里以巨尾桉为例,它属于尾叶桉与巨桉的杂交品种,所以在种植管理过程中会体现出较明显的杂交优势,可适应土壤贫瘠的不良立地条件。在我国闽南土壤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巨尾桉也能拥有良好的生长过程,易于管理,符合当地的适地适树、适品种和适无性系等等基本要求。

3.2 营林地清理

一般对营林地的清理时间多定位在每年8~9月份,主要做法就是炼山,主要清除对象为杂灌野草,充分思考炼山过程中多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程度,特别是将“激肥效应”考虑其中,为保证林木生气与后期的健康生长,维持土壤酶活性。就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桉树种植技术实践来看,炼山则不被提倡,因为桉树人工林本身拥有较为健全的根系系统,它的萌芽能力强,且萌芽生理活性旺盛,所以采用灭生性草甘膦配合草剂喷施萌芽条、或者直接用黑塑料袋覆盖伐桩都有较好的营林地管理效果,可以尝试采用。

在造林整地方面,主要要明确桉树作为竞争敏感性树种的基本特点,尽量减少营林地中灌木杂草与桉树之间的阳光与土壤肥力竞争效应,采用全垦整地可在短期内优化桉树幼林生长条件,而人工带垦整地则能够实现对桉树丰产林斜坡地造林整地管理技术要求,相比于全垦整地劳动效率更高,生产成本也能被有效控制。以我国福建省为例,他们就选择在山地斜坡位置营林,同时采用了人工带垦整地技术管理方式,这一做法不但保证了桉树营造林的最高生长效益,也有效解决了水土养分流失问题,例如福建某些地区选择在砂页岩、花岗岩所形成的土壤地块上营林,其水土流失可控制在5~10t/hm2以内,养分损失控制在100kg/hm2

3.3 造林密度

桉树抗风能力强,可根据它的这一点合理选择造林密度,一般我国南方地区的桉树营造林造林密度都在1665株/hm2。在造林密度方面还考虑到了桉树的株行距与其林分生长、林内光照强度、抗逆性等等重要指标的匹配。可采用1.5m×4m或2m×3m的品字形排列植穴,这种株行距排列形式与造林密度可提高营养空间合理性,进一步提高桉树的抗风能力,保证高郁闭度和林相整齐,降低林分内的光照强度与土壤通风透气性。再一方面就是桉树径高问题,我国南方地区桉树人工林的通常径高在0.7m以内,且它的根系多分布于距离地表10~15cm的表土层,无深扎基础,整体根系生物量偏小、重量偏轻。

3.4 林分抚育

在桉树造林后2~3年内实施郁闭,如此可有效加速桉树幼林生长,在此期间也要做好除草除灌和追肥工作,换言之,桉树人工林栽植的基本抚育期要在3年左右。

3.4.1 水肥管理

在桉树幼苗栽植1个月时(约为3月下旬~4月下旬),要在其植株周围均匀挖3-4个洞,在洞中注入0.1~0.2kg尿素,再用土掩埋尿素;在栽植到第一年的4~8月期间,要保证每隔两个月都采用尿素液肥(0.5%)实施一次叶面施肥;在栽植后第一年的干旱期,要做到及时灌溉浇水,避免植株因为干旱脱水死亡。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2点:第一,保证施肥平衡,遵照“最低因子律”基本理论中所提到的营养环境中产量随因子增加而提高这一客观规律,保证施肥各个要素平衡。对于施复合肥的桉树来说,就是要做到氮、磷、钾3元素平衡施用,同时搭配大量的微量元素与无机肥等。第二,对桉树施肥的养分补充要做到阶段性,基于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来满足其营养需要。由于桉树本身属于早期速生树种,所以对它的施肥关键则是林地重施基肥。考虑到我国南方山地地区土壤普遍缺乏磷元素,所以施磷肥对桉树种植培育很重要,可采用磷酸钙基肥在每穴施肥500g左右,并采用15~17cm的深施做法,这有利于肥效的快速释放。像巨尾桉本身对肥料要求高,不但要施足基肥,还要做好及时追肥工作,加速其生长速度。对巨尾桉每年要追肥两次,在春季造林两个月后(幼苗长高到50cm)进行首次追肥,具体追肥方法为每株50 g復合肥配合100个尿素;第二次追肥为第一年的7~8月份(树高已达到2.0~2.5m),采用深穴施肥法每株施入100g尿素和100g磷酸二胺。在桉树种植穴中再开挖4~5个深度为15cm的小穴,将肥料混合施入穴中并加盖土,提高肥效[3]。

3.4.2 病虫害防治

影响桉树的一般为青枯病和焦枯病,这些病害会在每年6~7月份高温多雨季节爆发。营造林必须做好排水沟,合理化种植密度。同时要考虑多采取生物、物理及化学等防治措施,实现综合防治,时刻注重对桉树林生态的有效改变,做到科学防治病虫害。

4 结语

桉树作为我国优秀的外来引入速生林品种,它的特点优势多且易于管理,本文所提出的若干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也希望提高桉树人工速生林营造的科学性,为地方林发展持续增效。

参考文献:

[1]石家作.桉树栽培技术的管理策略[J].江西农业,2016(10):16.

[2]李宝琦.桉树大径材良种中期选择与栽培试验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0.

[3]张俊华.桉树生长规律与经营措施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可持续经营桉树种植技术
森林里的纵火犯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南华森林抚育的技术与措施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
广德县公益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