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取向和路径探析

2018-01-30 01:05魏冬捷
江淮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新

魏冬捷

摘要:新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都更加重视健康养生。而中医药文化又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留下来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本文拟打算以此为背景分析当前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国外发展的经验和借鉴,提出改善措施,旨在为今后实际推动其双创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取向;路径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8)01-0166-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需要促进当前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使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从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角度来说,需要及时进行转变和创新发展传统优秀的文化和理论精髓,改革技术方法,为人们提供更多切实的服务,也为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一、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双创性

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一)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双创性发展遇到的困境

1.政策落实力度不够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中医药文化则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需要使人民健康的占率地位得到保障,另外,人民健康的重要地位,也是我国社会建设健康中国的具体行动指南。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双创性正是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实现我党奋斗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健康事业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截止到2015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了76.34岁,婴儿的死亡率下降到8.1‰,医保覆盖了我国总人口的95%以上。这些数据变化的背后更表明了不少医疗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但是当前受到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影响,我国面临着卫生健康问题,而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推进则是改善现状的重要措施,也是老百姓的共同期盼。这些都说明了国家对于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发展比较重视。

反观现实,有不少活动使人们对于中医药的认识有所加深,也提高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影响力,但是仅仅凭借着这些地方来传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是远远不够的。[1]为了实现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全面协调发展,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积极参与到宣传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双创性发展之中。

2.中西文化结合不够

我国健康和卫生发展道路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但需要以基层为重点领域,做到预防为主和中西医并重。[2]在具体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将人民共享与共建摆在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更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中医和西医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比如首先在认识论方面,中医所讲究的是观物取象,而西医则是以人的形体作为认识的本位,寻找人身体的构造和生命机理。在时空观上面,中医所关注的是时间特点,比如认为疾病是呈现规律性和周期性变化的,而西医强调的则是空间特点,直接对人体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着重把人生看作是一个自然之象的流程,西医学中将复杂的生命整体简化为实体单元,比如西医学中所针对的只是某一种疾病模型,而不是针对具体的患者。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当前西医在我国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3.传播平台作用有限

2012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通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间的合作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保护,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作用。[3]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传播和发展必须借助一定的平台,而且借助平台会让更多的人发现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满足更多人想要借助中医药进行健康养生的目的,因此平台建设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从目前来看,我国在国外开设了孔子学院,其中有4所院校开设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相关课程,为更多愿意了解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人们提供载体和平台。除此之外还充分借鉴了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借助慕课平臺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我国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发展进程得以推进。

4.教育科研问题较大

我国的中医药已经走出国门,同时也受到了不同国家人们的追捧,但是在不同国家中中医药的地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澳大利亚国家在法律中对中药进行界定,认为其属于天然药物。西方国家对于中医药的要求十分严格,不论是在药性还是药理方面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但是中药与西药相比,在药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不仅需要民间的传承,同时还需要开办专门的教育来使其得到传承发展。纵观全球传统中医药的发展都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除了东南亚和中国及周边的国家,大多数国家都未进行法律规定,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中医药相关文化知识也不会被列入正规医学教育的范围之内,关于中医本科以及以上的教育专业开设也就比较少,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国内外关于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相关的高素质教师短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已有的教育机构当中,中医师资力量不仅薄弱,而且一些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人才更是短缺。[4]

(二)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双创性困境的原因

1.文化价值差异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之所以之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西医理论在我国流行开来之后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中西医的理论体系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更加看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对病人进行施治;西医学理论则是重视分析、实验以及定量研究等,注重生物学的相关内容。西方医学发展借助于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逐渐传播到全世界,而且变得越来越强势。[5]西方这种科学主义化比较容易否认和其有差异的文化和认识,甚至被认为是伪科学,从而导致中西医之间的天壤之别,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发展也受到了不利影响。endprint

2.市场经济影响

我国当前一直推行市场经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各种先进的西医医疗技术传入我国,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发展产生威胁。西药本就产生于西方,而西方国家则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西方生物学也可能会被市场经济所绑架。中医本质具有公益特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惧怕中医药占据市场,开始打着科学的标签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实行打压,阻止其传播。自此我国也出现了大量的西医医院和院校,甚至部分中国人对中医药的发展也失去了信心,更有甚者还对中医药进行贬低。到目前为止,我国市场上的西药仍然占据主要位置,中医仍然起着替代医学的作用。[6]

3.缺乏高度自信

当前不少人认为实现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已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按照西医的方式来实现中医的规范化,但是这种过程却和中医的本质有所违背,实际上也是消灭中医的过程,并不是传播中医。中医药文化只有加大对西方文化对中医药文化的诋毁和惧怕的应对力度,始终坚持“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高度自信,在世界文化中表现出其独特的特色,才可以始终处于独特地位。[7]

4.产权缺乏保护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做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当前各国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不少国家也都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对中医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比如韩国对中医的沿袭改革,日本对我国民族处方药理展开相关研究。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要保持民族自信,注重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投入更多的精力,使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国外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举措和借鉴

(一)完善中医药产品技术标准和管理

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建立专门的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新药临床试验质量规范等相关的标准化规范。当前世界各国对于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就以国外的西医发展而言,之所以能够对世界上这么多国家产生影响,甚至对其医药行业的市场进行绝对的控制,这主要依赖于其具备生产指标和技术标准,完全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因此生产出的成品质量必然可以得到保证,也会得到患者们的信赖。随着我国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在国外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认同感,同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中医药立法方面也有所改善,开展了更加广泛的科学研究。中医药所蕴藏的价值观及文化理念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亿元。中医药甚至也成为了文化产业当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也有利于实现人文价值与国家认同的高度统一。[8]

(二)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和诊所数量

我国的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上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从业人员和诊所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和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增长数额明显。针灸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已有合法的医学地位,其中德国、英国、荷兰和法国等分别有不同数量的中医师或者针灸师等,整个欧洲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数大约为10万人左右;在美国获得职业认证的中医医师已经超过了10万人,加拿大有2000多名,泰国大约有5000名中医。日本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较多,当前国际上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数大约在30万人至50万人之间,而且从业人员和诊所的数量也都在不断的增加。中医药行业的发展需要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增加其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诊所的数量。从我国当前整体来看,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不少,但是中医药的普及率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增加中医药教育资金和科研投入

我国和国外所展开的中医药合作事项当中,其中有40%左右的项目式涉及教育类项目。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在国外,而且还呈现出高层次的特点,不少国外的正规大学都纷纷开设中医专业或者中医系。[9]比如全日制4年或者5年的本科教学中,有澳大利亚针灸学院、悉尼科技大学、泰国的华侨崇圣大学和英国伦敦中医学院等。随着中国和伊朗合开的中医专业博士生培养项目在北京正式开课,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中医药项目合作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与中医药相关的民辦大学,比如奥地利建设了时珍中医大学,由奥地利的科教文部门正式批准。规模大的中医药民办院校有美洲的中医学院、太平洋中医学院等。欧盟国家中有20多所西医大学也都开设了中医课程,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了国外。随着中医药在国外取得的成果,我们发现中医药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国外得到那么多国家和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必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那就是他们重视将中医药相关知识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当中,而且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合作项目。比如日本就引进了中医中“证”的本质,而且分别从药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不同的角度对中药及中药方剂进行研究。美国在利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艾滋病方面也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些都是我国在创新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过程中需要借鉴的地方。

(四)加大中医药相关产权与内容保护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产业。当前在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下,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至少国家关于中医药仍未启动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专利保护。世界每年中药交易资金量大约为400亿美元,但是日本与韩国的产品却占比超过80%,我国只占其中的3%至6%左右。日本与韩国的中医也都与我国的中医同源,但是发展状况却差异显著,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比如日本在针灸方面的进一步延伸,形成了“和氏针灸”,以日本民族命名。中国的针灸在刺入皮肤时会出现刺痛感,但是经过改进之后的日本针灸方法减少了针灸刺入皮肤时所带来的刺痛感,更加安全有效。韩国正在申请一些关于中医药的专用设备,日本也针对针灸、穴位等提出相应的提案。因此我国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任务会更加艰巨,必须认清这一现状,然后加快我国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endprint

三、落实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

双创性的路径和方法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实现双创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期背景下中医药发展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服务人民、增进群众健康福祉的需要。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一直以来都得到了相应的传承,但是因为当前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了,加之受到运行机制、群众认识存在局限、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等原因,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

中医药健康养生实现双创发展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创新传统的发展观念,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对当前不够完善的运行机制进行检查,并采取措施进行完善。除此之外还需要推动建设高素质队伍,加强相应的宣传工作,让中医健康养生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从而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双创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支持,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化的社会背景相接轨,也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在促进人民健康和健康中国构建中的作用。但是想要实现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双创性目标,还是需要从以下途径出发:

(一)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现代化转变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实现双创目标必须传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精髓,需要掌握和继承养生保健的理论方法,所以也必须做好中医药养生保健相关精髓内容的传承。但是传承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原封不动的接受,而是需要在接受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现代需求的内容进行继承,对于不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内容进行创新和改进。当前社会和科技水平的进步都需要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找准自身的定位,找到和时代相结合的融合点以及群众的共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渠道、方法和内容方面的创新,让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在新时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加强和其他文化之间的交融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并有针对性地吸收,不仅需要对传统的理论精髓进行传承,还需要提出新的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真正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人们的需要,让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字表述现代化

中医药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长期保持活力,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保持青春活力的内在要求。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更是包含了多样化的内容,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由于古代人和现代人所采用的文字表达方式具有差异性。这种文字表述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文学方面,从古代诗词歌赋到现代白话文的转变,而且还表现在中医药相关内容上,比如中医药的发病机制、治病方法、用药方法等,都采用难懂的古文进行表述。对于长期接受现代化语言的人们而言,古代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中晦涩难懂的内容,往往会让他们望而却步,即便是有兴趣去学习,也会因为无法更好的理解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中的文字而止步。因此国家应当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献进行现代化语言转述,并整理出来供人们学习和应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人们理解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的难度,而且也便于更好地传播。

(三)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理论向实践转化

大到国家法律法规,小到企事业单位制定的规范制度都需要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也就是需要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中医养生文化想要实现双创性,就必须从文化理论走向具体的实践环节,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方式来实现,比如召开专门的中医药养生文化论坛,建立专门的中医药养生文化馆,对当前已经建成的中医药养生文化馆加大监管力度,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民众提供服务。也可以将优秀的内容以动画、电视等形式展现出来,调动各个年龄层人员的参与积极性。理论和实践转化的方式十分多样化,比如中医药体系当中著名的华佗创立的五禽戏、扁鹊预知疾病的故事以及中药材身后的小故事等,可以以动漫等方式让青少年观看学习,以更加生动化的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中医药相关知识,同时也教会他们一些辨别身体是否健康的方法,既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更广泛地用于群众性的健身运动,两全其美。

(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新媒体作用的发挥

《黄帝内经》中最先出现关于中医药健康养生的认识,其中最主要的理念是“治未病”理念,内容涉及中医保健、预防、养生和医疗康复等不同的阶段。但是群众对于中医药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即治病功效,而對于中医药健康养生方面的功效认识不到位,未能认识到中医药的精髓,这不仅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关系密切,而且也和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知识的宣传有关。互联网+理念早已被提出,就是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发展相结合,发挥最大合力。互联网+理念已经在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得到实践,结果证实互联网+理念会让传统行业迸发出现新的活力。因此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也需要积极顺应这一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信息便捷性、互动性等优点,借助于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认识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出台[J].中医药文化,2017,(01):28.

[2]栗征.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增进健康福祉[N].中国中医药报,2017-01-13(002).

[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中医药[J].中医药通报,2016,(06):3.

[4]栗征.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双创”[N].中国中医药报,2016-12-19(001).

[5]胡彬.打造中医药文化“双创”主阵地[N].中国中医药报,2016-12-12(001).

[6]关注中医药发展 助力“健康中国”[J].前进论坛,2016,(10):1.

[7]肖玉婷.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实困境及其传播路径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

[8]孙喜英.时代境遇变迁中乡土文化的规约与走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6.

[9]徐思群.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责任编辑 焦德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