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非遗文化带向市场

2018-01-30 06:38任信能赵六云
考试周刊 2017年65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

任信能 赵六云

摘要:我国的非遗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然而,我国的非遗正面临着急剧变迁。因此,加快非遗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怎样有效解决非遗文化的消失,维护好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非遗文化稳定有序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式漆器;市场化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笔巨大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财富,其特征为:多样性,传统性以及历史性。然而,现阶段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往往以一种静态被动保护的方式封存起来,从而导致对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极大地破坏。中国经济通过高速稳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前提下,消费者开始将视野转向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结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最好的方式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正当、有效的产业化经营,使其走向市场,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二、 楚式漆器特点

楚式漆器是中国非遗的精美瑰宝,其制作工艺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的一个典型代表。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发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发掘的楚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漆器,历经千余年的岁月,仍保持着原有的瑰丽光彩,可见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魅力。楚式漆器主要以木制品为主,首选楠木,其最大特点在于采取榫卯组合的方式制作而成。榫卯形式是中国传统木工艺的绝活,而将榫卯用于木雕组合,则是楚人的创造。

三、 楚式漆器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通过对楚式漆器技艺的实践考察,发现楚式漆器的制作流程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雕刻塑型,髹漆上灰,打磨推光,彩绘成型。作为中国“漆器”工艺的高峰,楚式漆器目前还只能进行小规模作坊的制作,并不能完全地形成产业化、品牌化,更好地面向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市场定位不明确

亟待提高楚式漆器的经济效益。目前,楚式漆器不能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消费商品,不具有普遍性。这是制约楚式漆器走向市场化、品牌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楚式漆器应当规模化、市场化与大众化,而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价格,就使用价值而言,楚式漆器完全具有大众性,相对于瓷器的易碎性和塑料制品的有害性,其耐摔坏和绿色无公害的特点将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其次,就供求关系而言,中国市场需求大,并没有日用漆器的出现,市场占有率十分可观。但楚式漆器制作工艺繁琐复杂,不能大规模生产销售,现阶段主要是小作坊封闭式的落后生产。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外国。在日本,漆器的雕刻塑型主要是靠机器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方便快捷。我国主要还是需要传统的人工雕刻制作,并且生产周期长,原料昂贵,费时费工。

(二) 无法形成规模化,传承人都是独自制作

在我国,无论是楚式漆器工艺制作还是其他非遗工艺,工艺的传承人都是各自为政。为了自身利益,不愿把制器工艺进行改良升级,使传统工艺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不能相互交流借鉴,联合发展。从而只能成为小规模、小市场的落后发展。同时,掌握传统工艺时期长,学习复杂,导致大量的非遗技艺没有新的传承人。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全国的漆器传承人可成立一个与漆器相关的联合组织,统一管理,统一发展。另一方面,漆器传承人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漆器的制作产业化、自动化,并且走出国门,多与国外的手工技艺人进行交流学习。最后,国家牵头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学习,使更多的人掌握传统工艺。尤其是我们的楚式漆器,作为中国漆器史的一个高峰,更应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使其成为规模化,形成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

(三) 国家政策大力地扶持,自身积极地市场推广

传承人的单打独斗,只通过自身的发展是不够的,还应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在国家层面,政府应当给漆器传承人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例如由政府多个相关部门牵头,主办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览活动,为非遗文化传承人可以相互交流,借鉴经验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开办宣传等活动,可以使更多的普通大众了解漆器历史,欣赏漆器的美,更重要的是了解非遗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政策方面,为发展非遗文化提供相应优惠政策,相应的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度上、法律上维护非遗文化的蓬勃发展;在资金方面,国家应当予以扶持,例如提供无息低息贷款,技术支持等等。另外,楚式漆器可以加大宣传,做足推广,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 力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出新的活力

文化长久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必须把创新摆在文化发展的核心位置。如果一味地守旧传统,那必将得不到长久的发展。前人已经在楚式漆器上达到很高的水平。现代已经很难有所超越。而现阶段就是在继承和弘扬前人在楚式漆器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制作出符合当下大众需求的楚式漆器,使其大众化、日常化。将传统与现代紧密的结合,更有利于楚式漆器的市场化发展。只有市场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有利于楚式漆器的发展。不仅楚式漆器是这样,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是这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的发展,就是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四、 结语

总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久、艰巨、系统的工作任务,需要各方相互协调和努力,通过各种保护机制,给非遗文化传承人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救济体系。另一方面,我国应当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出发,共同促进我国非遗文化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长久的发展,使其屹立与世界文化之林,更好地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钱陈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0(33).

作者简介:任信能,湖北省荊州市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与传媒系法学专业;

赵六云,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与传媒系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供方体制应尽快走向市场化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