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音乐 “听”美术

2018-01-30 10:16贺尊德吴翠芳曾绍康
考试周刊 2017年66期

贺尊德+吴翠芳+曾绍康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湖北版《艺术》综合艺术课程集音乐、美术于一体,成为国内众多学校所选用的教学用书。可见,学科综合越来越成为一种教育趋势。本文就在小学综合艺术课程中如何实施歌配画艺术创作指导,通过音乐、美术的融合教学,使学生提高认知、理解和审美情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创作能力。

关键词:综合艺术;歌配画;画音乐;听美术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歌配画艺术创作作为综合艺术课程中的重要分支,它充分发挥了音乐“听”和美术“看”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创作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配画,利用音响效果和直观的色彩构图等多种变化,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实现音乐与美术的有效综合。所谓指导策略是为了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教学方案与措施。本文结合自己如何指导学生歌配画艺术创作指导中所采取的策略的若干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一、 “画”音乐,变抽象为具体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一种具有抽象性特点的艺术。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歌配画艺术创作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把抽象的音乐形象直观地、具体地表现出来?我在教学当中尝试用“画”音乐的方式加以实践,播放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例如:节奏鲜明的进行曲、缓慢抒情的小夜曲等等。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而想象直观的画面。

二、 “听”美术,感受旋律线

美术作品都是通過点、线、面、色彩等方式组合而成,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可否播放音乐?使学生在接受直观的美术形象之外受到音乐抽象思维的熏陶。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的油画作品,在欣赏这幅作品的同时我们不妨配上《伏尔加纤夫曲》,欣赏油画,听赏音乐,此情此景,情景交融,完全把人置身于作品之中。《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的结构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

三、 以模仿为纽带,提升创造力

小学生的性格具有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很多教师因此觉得很头疼,头疼他们的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不是用在学习方面,而是用在“搞破坏”方面。但是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引导他们,完全可以把他们的活泼好动和模仿能力用在学习上去。

在实施歌配画艺术创作的时候,一开始我也感到非常迷茫,像手里捏着一个烫手山芋无从下手。在仔细研究了学生的心理之后,我发现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一特点,例如:他们会模仿老师说话,模仿同学们的搞怪动作,模仿一切他们觉得新鲜、奇怪和好玩的事物等等。

1. 分析优秀的歌配画作品

说到模仿,首先我们要找到别人优秀的歌配画作品。只有通过对优秀歌配画作品进行分析,才能发现音乐与美术之间的共同点与融合点。毕竟,音乐是一种具有抽象性的艺术形态,而美术的出现恰恰对这一抽象性的艺术形态进行了直观的视觉补充。但是这种分析需要音乐教师与美术教师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在音乐课上,音乐教师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走向等,在美术课上,美术教师分析绘画的构图、色彩的选择等等。

2. 模仿创作歌配画

对歌配画作品分析之后,我们给定一首歌曲让学生去理解然后配画。小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随意性,想到什么就画什么,首先,作为教师不要加以干扰,我觉得那样会抹杀他们的创造意识。应该在他们完成作品以后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剖析、指导,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还不够需要加强。其次,他们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我觉得会收到令我们比较满意的效果。

四、 互动式学习,共同发展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在学习过程当中肯定会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进步快;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弱,进步慢;有的同学在音乐方面比较有天赋;有的同学对美术方面比较敏感等等。因此,在教学当中应鼓励和帮助同学们建立一种互动式学习模式。集思广益,发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愚公精神”。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所谓互动式学习模式就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们采用小组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作品的一种学习模式。它的优点不言而喻;互相学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互相研究,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每个人都成为创作的主角。

当然,光有互动学习还不够。毕竟小学生的知识面有限,没有掌握一定的创作方法,就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传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歌配画艺术创作当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在他们完成歌配画艺术创作之后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剖析性的分析,音乐方面有没有犯常识性的错误,结构是否合理,旋律走向是否正确,结束音是否落在调式主音上等等。美术方面也要从绘画的基本要素上看构图是否合理,线条是否流畅,与音乐是否搭配一致等等。只有这样不断地修改完善,最终得到令我们满意的歌配画艺术作品。

总之,在歌配画艺术创作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决不能将两者分离教学,而要将音乐与美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听赏音乐作品的时候发挥想象的空间,用直观的美术形象将音乐“画”出来;而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配以类似的音乐进行熏陶,将蕴含在美术作品中的意境“听”出来。

作者简介:

贺尊德,吴翠芳,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

曾绍康,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高平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