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01-30 16:45王龙
考试周刊 2017年62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手段环境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它需要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活动。学生将自己的疑问向教师提出来是教学活动完成的前提。但是当今大部分学生有问题却不敢问,不知道该向教师提出怎样的问题,许多初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因此,在当今的教学当中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育工作中必须对这一情况重视起来。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其次,探讨了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薄弱现象的原因,最后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理论研究为相关领域做出贡献。

关键词:问题意识;环境;手段

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通常是因为学生对历史知识不能产生兴趣,认为这仅仅是教师将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初中的学生由于自身知识有限而存在很多疑问,他们对知识充满了好奇,正处在学习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够真正地为学生解答疑惑,提出问题,应当将这些疑问作为教学中的一大重点。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从而获得更大的益处,使其能够对知识不断地探索,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

二、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 教师不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

学生大多数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了能够跟得上知识内容的学习,为了能够跟上教师教学的进度。教师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教学任务繁重,初中课程紧张。学生没有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失去了问题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的。教师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能力却并不了解,对于所要讲解的知识要充分的了解。

(二) 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强

自古以来,学习的方法和内容都是教师来决定,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们几乎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还应当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应当学习的知识,是否努力的学习过,而教师提出的问题基本都来自于教材。学生在课堂中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和步伐进行学习,失去了问题意识,渐渐地,失去了提出问题的机会,导致学生有问题不敢提出,而教师具有过强的威严,直接消除了学生的疑问,教师将所有可能存在疑问的知识点都做了详细的讲解,更加不能培养问题意识。

(三) 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课堂中,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所要教授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而教师又要顾及到班上每一位学生。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学生是否存在问题。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教师的要求,自己是否将知识传达给了学生,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提出问题。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案

(一) 帮助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建设基础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的带动之下,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迈出重要的一步,教師和学生就会随之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培养敢于对教师质疑的信心,使整个学校中的学生都敢于挑战教师的权威,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要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整个校园文化大环境的影响。

(二) 采用一定的手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敢于向教师提问的勇气,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练习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教师应当鼓励那些不敢向教师提问的学生先与同学进行讨论。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去引发学生提问问题,教师应当采用一定有效的手段。留下给学生提问和思考的空间,可以将教材知识的一部分主动教授给学生,为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

(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

让学生多提问,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性教学环境,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让学生处在一种更为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的存在,要鼓励学生对教师和知识进行质疑。其次,让学生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好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即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最后,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形成一种问题意识,采取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不相符的教育观念,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观念。

参考文献:

[1] 朱国忠.教师的“假性成长”与问题意识的丢失[J].中国教师,2006,(1).

[2] 赵亚夫.从历史课程标准追寻历史教育的本真[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z1):4-8.

作者简介:王龙,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大兴镇大兴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手段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