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玫瑰”的芳华

2018-01-30 20:44柳忠学
地火 2018年4期
关键词:队里沙丘物探

柳忠学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时光,美若清月,净若素雪,纯粹得让人落泪,融入生活的记忆,那些简单的画面,曾经的流年,如今依然美丽,令人难忘。

今晨,骤降的温度送来了我最喜欢的霜花,无声无息地绽放在我的窗上,让我在欣喜之余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这个时候。

38年前,我就降生在这个季节。爸爸和妈妈都是支援“辽河会战”的下乡知青。他们一个来自玉树冰花的黑龙江林区,一个来自重工业城市沈阳。虽然都是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但是对亲情的渴望,让他们在辽河物探的地震队里相遇、相知、相爱,在那个物质条件并不丰裕的年代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我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是喜忧参半。喜,家里有了孩子的笑声,为这个家庭注入了新的活力;忧,两个人的工资都很微薄,养一个孩子略显吃力。年轻的他们把家安在地震队里,随队流浪,地震队转到哪儿,他们的家就在哪儿,住的是可以移动的蓝皮板房,吃的是队里统一配发的食物。

因为没有多余的布料和棉花做孩子的包裹,妈妈把爸爸新发的棉工服改成了我的小被子、小褥子。月子里,因为经济紧张,妈妈连一分钱一个的鸡蛋都要省着吃。除了照顾孩子,还要做家务。队里的同事们今天送点小米,明天送条鱼,帮着这个小家庭渡过难关。

爸爸在地震队做测量组长,早走晚回,基本照顾不上家里。有一次,为了赶任务,爸爸带着测量组走了很远,晚上10点多还没有回来。东北的夜,气温极低,荒野上没有可以遮风的地方,人身安全很难保障。队领导知道后特别着急,带着一辆东风车开始沿着测线的方向找,一边迎着北风喊,一边闪着车灯,最终在20多公里外找到了爸爸他们。领导一把就抱住了爸爸,说了一句让爸爸终身难忘的话:“你要是死了,我也不活了!”

那时候,地震队与家庭是分不开的。邻居是队里同志,朋友也是队里同志,只有岗位的不同,私下里都是朋友亲人。物资匮乏的年代,人和人之间的友谊却很敦厚。爸爸说:“来到辽河物探的几十年,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这帮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这个小家很难走到今天。”

时光荏苒,大学毕业的我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形象设计讲师,每天接收时尚资讯,归纳流行设计,向爱美的女孩推介美妆趋势。风华正茂的我充满了自信的魅力,在众多同学中成为佼佼者。

但是妈妈的一通电话,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物探公司在招工,你的年龄和学历都符合要求,我直接给你报名了,赶紧收拾一下行李,回来上班吧。”话虽短,但我至今都还记忆深刻,因为这几句话改变了我的后半生。

已经习惯了的繁华城市,已经很亲密的男朋友,已经熟悉的时尚行业,将从我的生活中瞬间退去。心里很矛盾,也很彷徨,不知自己今后的路该走向何方。多少不愿,多少难舍,对于妈妈而言都抗争无用。爸爸打来电话说:“我们老了,想时刻都能看到你,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一夜无眠后,我毅然背上了行囊,斩断了自己与北京的缘分。

瑟瑟寒风雪满天,窗花无语话冬寒。2004年,也是这样一个清冷的早晨,我再一次回到了辽河物探。这次不再是过客,而是主人。爸爸起了个大早把我送进了他们付出了半辈子心血的地方——辽河物探处2269地震队。

随着企业改革的步伐,这时的地震队早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样子。住的是租赁的厂房,员工每天出工都有专车接送,锅炉房还有24小时的热水供应,条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看着我慢慢地铺好床褥,爸爸给了我一句忠告:忘记过往,回归本质。在哪里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这一次走进地震队,我一干就是14年。14年里,我跟着地震队走南闯北,领略了大半个中国的山川。林海雪原、大漠戈壁、黄土高原、深山丛林,我们履行勘探任务的地方大多人迹罕至,爬山涉水、步履蹒跚便是我们勘探生产中的常态。苦过、累过,也流过眼泪,爸爸那句话一直在我心里,成为我的精神支柱。

人生能有几个14年,那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岁月!

2009年夏天,新婚的我跟着队伍奔赴内蒙古锡盟地区。这里草场和沙漠接壤,绵延1000多公里的测线横穿沙漠,每天张开眼睛满眼都是黄色的沙丘。当时我是一名包药工,每天跟着井队的钻机,他们打一口井,我就包一包炸药。从早晨太阳升起,爬出帐篷,到最后一缕阳光沉没在沙丘中,一天14个小时,无数次地重复操作流程:取雷管和炸药、记录编号、炮线短路、制作炸药包……

自扎入沙漠开始,这种机械式的生活延续了近2个月。每天在沙丘与沙丘之间往复穿梭,头发脏了就用水罐车的放水管直接冲洗;想洗澡了,就找个空帐篷用热水擦。每天又脏又累,倒下就想睡觉,打个电话都需要在“制高点”上找信号,想家,想丈夫,更想妈妈。

8月的太阳特别骄傲,总是毫无顾忌地释放热情,沙棘草也耐不住高温,低下了头。炸药和雷管还有吃的、喝的都已经耗尽,原定在早晨就能到的补给车却迟迟没到。

“组长,炸药、雷管都没有了,我们的水壶也干了,这进度怎么赶啊?”

“钻井队那边我已经通知了,先停停。他们早上就已经支援给我们一箱水了,钻工们都是高强度作业,咱们不能再跟他们借水了。”

组长带着我们这一个小组的人避靠在炸药车的阴影里,商量着怎么赶上落下的进度。

时间一点点过去,补给车还是没有踪影,组长坐不住了,他和水罐车司机决定,沿着推土机推出的路去找找补给车。

看着水罐车越开越远,渐渐消失在沙丘中,我们剩下的3名女工很无助。

“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呀,刚才忘了问组长手持机能不能联系上他。”

“这么大的沙丘,手机信号都没有,手持机还能联系上才怪。”

留守的我们心里惴惴不安,既担心他们的安全,又感觉自己好像被抛弃了。又饿、又渴把心里的不安逐渐放大,我们3个决定沿着路向他们离开的方向找过去。3个红工服3颗坚定的心凑在一起,让脚步都轻快了很多。

我走在最前面,她們就踩在我的脚印上,这样比较省力气。一刻钟、半小时、一小时……腿越来越沉,脚步越来越慢,汗水顺着头发流下来,后背已经和工服黏在了一起,又湿又痒。年龄最小的萍萍死死地拽着我的手,一步都不敢落下。我很累,但是还在咬牙坚持,“不能停下,不能露出气馁的表情!”我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下午3点半,“呜呜……嗡嗡……”远处隐约传来汽车在沙丘里爬坡的声音。这声音好亲切,就像是一缕清流激醒了我们的神经。

“组长,我们来接你们了!”

“我们在这儿呢!”

我们开始兴奋地喊起来。不要质疑女性的爆发力,我们的声音在沙漠里绝对很有穿透性。

水罐车在前面拖拽着后面的补给车,慢慢停在我们的身边。组长跳下车,气得直跳脚:“你们真是胆大包天!大沙漠里你们还敢自己跑出来,出事了谁负责!我的命啊!怎么这么苦,遇到你们几个傻姑娘。”

“组长快点拿水、拿吃的,我们要渴死了。”

完全忽略组长的抱怨,我们一屁股坐在沙丘上喝着矿泉水,就着干面包,露出极其满足的表情,平时不屑一顾的简单食物,今天却显得特别美味。

我慢慢地躲在角落,一边喝水,一边流眼泪,心里的酸楚止不住地往上冒。在茫茫沙漠里,身边有亲人一般的同事,心里充斥着从来不曾有过的感动和满足,这是繁华城市给予不了我的另一种幸福,我为自己的坚强感到骄傲。

爸爸、妈妈,这时我终于懂得了你们的坚持是对的。人生的道路不是只有风光绚烂,还有坚持和奉献。

记得那天下午,我们一鼓作气向前突击了一百多个点,晚上睡觉时都在笑。

1600公里的二维测线,86390炮,6个包药小组,14名包药女工没有一人掉队——荒芜的沙漠里第一次绽开了“红色玫瑰”,别样的风采唱出了勘探人的歌。

冰底雪肌寒玉脂,百览千姿意念翩。越是清冷的日子,越是让我回忆起这些年地震队里的点点滴滴。

2010年,我和丈夫迎来了我们的小公主。萌萌的小脸蛋,白白的小手让我的心变得无比柔软。由于任务紧张,队里通知我担任包药工,跟随项目出工。这次我们是要去征服大庆老探区,那里的超低温和超强作业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

马上要离开我的宝贝,我终于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牵挂。亲了又亲宝贝的脸,轻柔地握着孩子的手,离别的前夜没有阖眼,我一直在看着孩子的脸,舍不得也放不下。清晨,丈夫抱着孩子把我送上了车,看着他们的背影越走越远,我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能流泪,只能坚强。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妈妈,更是一名勘探女工。

滴水成冰的北国,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是齐腰深的白雪。

由于气温极低,钻井队打好的井必须及时下药,否则井下的水冻结后,井深就会出现变化,影响激发效果。包药女工每人一个十几斤重的雷管箱,四面警戒旗,每天紧跟着钻井队,按照钻井进度及时制作炸药包,监督他们尽快投放炸药包。穿松林、过河面,举步维艰。中午的阳光穿过树枝,星星点点地照在我们身上,细小的雪粒会被融化,变成水滴粘附在工服上。每当回到驻地,女工们就会在门口互相敲打工服,抖落那些小水滴,免得进屋融化后浸湿衣服。一边敲,一边互相取闹。嘻嘻哈哈的笑声,给紧张的驻地带来了难得的轻松。

进入腊月,气温过低,普通的棉工服、工鞋已经不能抵御强低温了。向物探处申请配发的加厚工服还没有运到,队长急得满嘴大泡:“进度固然重要,人更重要,全体休息两天,等工服!”在生产极其紧张的关键时刻,队长不顾别人的劝说,坚持给我们放了两天假。暖气高温供应,每天三顿红糖姜汤,自掏腰包买猪肉,假期里队长把我们当孩子一样照顾。

屋外大雪呼啸,屋里暖意融融。身在异乡,能够得到这么贴心的照顾,心里和身上一样都是暖的,这是那么的难能可贵,也是我在繁华城市里没有体会到的。

岁月流逝中,不知不觉,我就成了辽河物探处工作时间最长的女物探队员。

如今的地震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人多岗,多岗多能,原来100多人的地震队缩编到15人;“两宽一高”技术、可控震源高效采集,让野外生产走上了网络信息的“高速路”;优化组织管理,24小时无缝衔接作业,地震队生产效率节节攀升;体系化的HSE管理,后勤补给的周密计划,保障了人员、设备和生产环节的全方位安全。地震队员工们白天辛苦劳动,晚上回到驻地能吃上四菜一汤,睡在温暖整洁的宿舍里……新时代的地震队正向着国际化不断迈进。

深沉的感悟,会在内心深处点燃一把火;记忆中的喜悦,让流去的青春变得洁白无瑕。物探14年,让我经历了太多的风霜、坎坷,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追求不会改变。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在清寒中绽放芳华,在暖阳中隐退身姿,这是霜花的品格,也是我对勘探岗位的那份赶不走的情愫。终有一天,它会绽放芳华,回报大地一份永不叛离的爱恋。

猜你喜欢
队里沙丘物探
《石油物探》 2022年总目次
沙丘
会弹琴的沙丘
咏 松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沙丘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国庆记忆
两种物探方法在观音岩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在找黄铁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