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诗句重出十四人考辨

2018-01-31 16:31
关键词:宋诗名下编者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520)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搜采广博,涵容繁富,其卷帙、诗人数及诗歌数量皆四倍于《全唐诗》,作为一代诗歌总集,洵无能出其右者。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加之该书工程浩大,出之众人,故存在不少漏收、误收、重收问题。在这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工作。笔者在使用《全宋诗》过程中,亦发现不少重出诗,这些重出诗基本未被学界相关成果论及,今一一考辨如下。

一、程敦厚

《雨中海棠》

玉脆红轻不耐寒,无端风雨苦相干。晓来试卷珠帘看,蔌蔌飞香满画栏。

见《全宋诗》卷一九七一程敦厚,《全宋诗》编者据陈思《海棠谱》卷下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七九五张九成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横浦先生文集》卷四收入。

按:四库本《海棠谱》此诗题下并未署名,此诗前一诗才署名程金紫(程敦厚),此诗后一诗为《惜海棠开晚》,署名“同前”。疑此诗署名脱落,故此诗及《惜海棠开晚》皆被误辑于程敦厚名下。明崇祯《宁志备考》卷十二亦将此诗归入张九成名下。中国国家图书馆今存南宋绍定年间刻本《横浦先生文集》(张九成门人郎晔编),此诗见该书卷四,从版本学角度看,此诗亦当为张九成诗。

《惜海棠开晚》

今年春色可胜嗟,二月山中未见花。长忆去年今夜月,海棠花影到窗纱。

见《全宋诗》卷一九七一程敦厚,《全宋诗》编者据陈思《海棠谱》卷下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七九五张九成诗,题为“二月八日偶成 其一”,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横浦先生文集》卷四收入。

按:考证同上。中国国家图书馆今存南宋绍定年间刻本《横浦先生文集》(张九成门人郎晔编),此诗见该书卷四,从版本学角度看此诗亦当为张九成诗。

《草堂》

地控三州界,池开十丈莲。桑麻无杜曲,松菊有斜川。别浦归帆远,他山晚照妍。江河春水阔,幽兴白鸥前。

见《全宋诗》卷一九七一程敦厚,《全宋诗》编者据宋郑虎臣《吴都文粹》卷四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六七七沈与求诗,题为“臞庵”,仅“江河”作“江湖”、“幽兴”作“容与”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管廷芬《宋诗钞补·龟谿集补钞》收入。

按:此诗当为沈与求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十四、嘉靖《吴江县志》卷八及明王鏊等纂《姑苏志》卷三二诸书皆作沈与求诗。又《吴都文粹》乃依《吴郡志》录写诗文,今此诗在此两书署名不同,疑《吴都文粹》有误。参孙星衍《平津馆鉴藏记》卷三云:“《吴都文粹》十卷,旧写本。题苏台郑虎臣集,前后无序跋。《四库全书》本作九卷。此书全依《吴郡志》录写诗文,疑是坊贾所作,非虎臣原书。”钱熙祚《吴郡志校勘记序》云:“偶检郑虎臣《吴都文粹》,讶其篇目不出《范志》所录,因取以相校,删节处若合符节。”[1]1361

二、陈谠

《尊贤堂》

闻道骑鲸碧眼仙,黄柑手植尚依然。人间俯仰更成古,天下声名不计年。茧纸谁能收妙墨,鸡林何用续遗编。使君为创新堂事,若解尊贤则是贤。

见《全宋诗》卷二四六六陈谠,《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七二三五引《琼台郡志》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七七一陈正善诗,仅“则是”作“即是”一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明正德《琼台志》卷二五收入。

按:此诗当为陈正善诗。明正德《琼台志》卷二十五、万历《儋州志》、康熙《琼山县志》卷十、乾隆《琼山县志》卷十、康熙《昌化县志》卷十、康熙《琼州府志》卷九、乾隆《琼州府志》卷九诸书皆将此诗归入陈正善名下,只有万历《琼州府志》卷十一将此诗归入陈玉善(当为陈正善之讹)名下。《永乐大典》引《琼台郡志》作陈谠诗,不知何据,恐非。

三、徐似道

《岩桂花》

重重帘幕护金猊,小树花开逼麝脐。寒色十分新{疒轸}粟,春心一点暗通犀。

香延棋畔仙人斧,影射灯前太乙藜。从此再周花甲子,伴公长醉日东西。

见《全宋诗》卷二五一九徐似道,《全宋诗》编者据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三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七二二徐大受诗,仅“{疒轸}”作“疹”、“日”作“玉”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三收入。

按:《全宋诗》编者据同一书将此诗收入两人名下,当有误。查《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三,此诗实归属于徐竹隐名下,徐似道号竹隐,徐大受号竹溪,故此诗当为徐似道诗。

四、李商叟

《疏山》

忙中安得此身闲,杖策西风自往还。今日已偿云水债,篮舆带雨下疏山。

见《全宋诗》卷二六四三李商叟,《全宋诗》编者据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一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一李浩诗,题为“出疏山”,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清许应鑅光绪《抚州府志》卷四收入。

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四实将此诗归入李商叟名下,清许应鑅光绪《抚州府志》后出,故此诗恐非李浩诗,当为李商叟诗。

《寿周益公》其一

天佑熙朝世産贤,承平旧业至今传。莱公少避中元日,潞国同生丙午年。翰墨独传千古秘,声名崛在二公先。功成野服平园去,要伴灵龟巢碧莲。

见《全宋诗》卷二六四三李商叟,《全宋诗》编者据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四四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三三九黄维之诗,题为“寿益垣丙午中元日生”,仅“天佑”作“天祐”、“旧业至今”作“旧事并今”、“崛在”作“倔在”、“平园”作“平原”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新编通用启札截江网》卷二收入。

按:诗中潞国即文彦博(曾封潞国公),其人生于1006年(该年为丙午年),又周益公即周必大(曾封益国公),周必大生于1126年(该年亦为丙午年),故诗云与“潞国同生丙午年”。又诗云“功成野服平园去”,周必大号平园老叟,平园为周必大退居家乡庐陵时所开辟的田园。该诗所言之事皆与周必大有关,故此诗当为李商叟的《寿周益公》诗,非黄维之的诗。

五、苏大璋

《瑞香花》

芳蕤何蒨绚,尤物真旖旎。五叶映雕阑,三桠骈粉蕊。妍分春月魂,香彻肌骨髓。

见《全宋诗》卷二六六○苏大璋,《全宋诗》编者据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二二收入。

按:此非苏大璋诗,实出自苏籀《题僧寮白瑞芗一首》:“芳蕤何蒨绚,尤物真旖旎。五叶映雕栏,三桠骈粉蕊。妍分春月魄,香彻肌骨髓。壁观艳成魔,鹤林神作祟。岂特梅可簪,殊胜麝多忌。野藋与戎葵,犹堪解其秽。”[2]31冊19630其实,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二二此诗题下实署名“苏双溪”,此苏双溪并非指苏大璋(号双溪),而是指苏籀,苏籀有《双溪集》存世,盖《全宋诗》编者误辑苏大璋名下。

《蘼芜》

叶叶秋声中,霏霏蚤英蔌。分持有如松,繁华匪惭菊。勃蔚袭轩墀,薰沾满衣服。

情人擢纤指,拾蕊动盈掬。蘼芜见离骚,苓藿入语录。

见《全宋诗》卷二六六○苏大璋,《全宋诗》编者据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三○收入。

按:此非苏大璋诗,实出自苏籀《木樨花一首》:“何处闻国芗,珍木秀岩谷。高标蕙兰枝,妙辑沈麝酷。叶叶秋声中,霏霏早英蔌。介特有如松,繁华岂惭菊。勃蔚袭轩墀,薰沾满衣服。情人擢纤指,拾蕊动盈掬。蘼芜见离骚,苓藿入谱录。卉裳未可更,鲍肆或争逐。乱插琉璃瓶,于斯殊不俗。”[2]31冊19621其实,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三○此诗题下亦实署名“苏双溪”,此苏双溪并非指苏大璋(号双溪),而是指苏籀,参上诗考证。

六、冯伯规

《无题》

暇时结客小舂容,路直重岩紫翠峰。云阁翬飞翼鸾凤,石楠盘屈老虬龙。林扉雨过便秋菊,山寺风清度晚钟。快展眉头须剧饮,天开霁色不妨农。

见《全宋诗》卷二六六四冯伯规,《全宋诗》编者据清周其慤《金石苑·宋南北龛题名题诗题字》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七七九马某诗,题为“游南山赋五十六言呈书记郎中教授大著”,仅“路直”作“路值”、“石楠”作“石柟”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吴锡谷道光《巴州志》卷八收入。

按:据程崇勋著《巴中石窟》实地考察可知,此诗实阴刻于老君洞右壁,题为“游南山赋五十六言呈书记郎中教授大著”,作者既不是冯伯规,也不是马某,当为赵公硕[3]50。李旭升主编《巴中诗文》据明本《保宁府志·山川》亦谓此诗作者为赵公硕,当非马某[4]207。《〈全宋诗杂〉考四》谓此诗作者非冯伯规,当改为冯某,亦当有误[5]257。

《登云间阁》

昔年严大夫,偶来怨迁谪。我本麋鹿姿,得此已自适。乘闲陟上方,徧寻唐人石。岂期当三伏,一天云四幕。快哉风时来,万籁相呼吸。雨余禾麻润,是山皆喜色。一杯倾晚饮,绿瓜间朱实。是非不到耳,休厌山城寂。树影抹横烟,角声暗落日。长江去不返,况此百年客。企首老玉僊,白发何由摘。

见《全宋诗》卷二六六四冯伯规,《全宋诗》编者据清周其慤《金石苑·宋南北龛题名题诗题字》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八○五赵希濬诗,题为“题云间阁”,仅“徧寻”作“□寻”、“时来”作“南来”、“朱实”作“未实”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明杨思震嘉靖《保宁府志》卷六收入。

按:据程崇勋著《巴中石窟》实地考察可知,此诗实阴刻于老君洞左壁,题为“登云间阁”,作者既不是冯伯规,也不是赵希濬,当为赵希璇[3]49。陈新等编《全宋诗订补》一书又将此诗置入冯忠恕名下,亦当有误[6]839。

七、鲍壄

《初夏闲居》

杜门初入夏,贫不厌身闲。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野蔬留客饭,小艇送僧还。却忆西庵夜,泉声石壁间。

见《全宋诗》卷二六七五鲍壄,《全宋诗》编者据《宋诗拾遗》卷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七七○鲍鳌川诗,仅“初入”作“春又”、“客饭”作“客饮”、“庵夜”作“庵雨”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二一九收入。

按:鲍壄,字份甫,号鳌川,永嘉人。鲍鳌川即鲍壄。《全宋诗》鲍鳌川名下仅收此一诗,鲍鳌川其人其诗皆当删去。

八、敖陶孙

常德荣《〈全宋诗〉重出作品21首及其归属》一文指出周端臣《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探龙井遂至广福谒三贤像閲旧碑追观一代风流为赋此诗适月林依公留设茗供因书以遗之他日能为我揭诗板于壁间使示来者亦山中之一助也》与敖陶孙《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讨龙井遂至广福谒三贤像閲旧碑追观一代风流为赋此诗适月林依公留设茗并因书以遗之他日能为我揭诗板于壁间使示来者亦山中之一助也》诗重出,此诗为敖陶孙作可能性更大。除此之外,敖陶孙名下还有如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登苏台用袁宪韵赠两赵提干》

胜赏多从暇日违,眼中朋友欲星稀。退休不复思三顾,能赋犹堪广七依。游鹿台前空逝水,栖乌曲里只斜晖。书生怀古真痴绝,看尽闲云入栋飞。

见《全宋诗》卷二七一○敖陶孙,《全宋诗》编者据《臞翁诗集》卷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二九一张榘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宋陈起《江湖后集》卷八收入。

按:此诗与袁说友诗《同张元善集癸未同年》同韵,故诗题所指“袁宪”当为袁说友(时袁说友提点浙西刑狱,故称袁宪)。参袁说友诗《同张元善集癸未同年》:“同年几合几分违,三十年间见日稀。尊酒相逢今也幸,诗书论政旧焉依。慈恩故事嗟回首,吴地清谈对落晖。平世功臣在公等,尚期努力佐龙飞。”[2] 48冊29961据诗意,袁说友该诗当作于其中进士后三十年,即1193年间,故《登苏台用袁宪韵赠两赵提干》亦当大概作于1193年间,敖陶孙生于1154年,袁说友生于1140年,而张榘淳祐五年(1245年)曾知句容县,据此,张榘不大可能与袁说友有交往,此诗当为敖陶孙作。

九、韩淲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指出陈振甫《赠冲虚斋朱道士》实为韩淲《大涤洞赠朱道士》。陈小辉《〈全宋诗〉之范仲淹、邹浩、王谌、文天祥诗重出考辨》一文指出韩淲《邹道乡送幼安赴澶仓》实为邹浩《送幼安赴澶仓》。除此之外,韩淲名下还有如下诗句与他人重出:

《句》

玄机未易窥

见《全宋诗》卷二七七○韩淲,《全宋诗》编者据宋李龏《梅花衲》收入。

按:此并非佚句,实出自韩淲《梅雪》:“残冬且论诗,岂待梅与雪。雪固以水清,梅自惟花洁。玄机未易窥,圣解不难说。弃置便扫除,俗者虑上拙。”[2]52冊32395

十、林汝砺

《隐求斋》其一

蜗名蝇利处樊笼,世事其如转眼空。惟有高人林下隐,只求明月与清风。

见《全宋诗》卷三一○一林汝砺,《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二五三六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七六七林锡翁诗,仅“其如”作“□其”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影印《诗渊》册四页三○○八收入。

按:查《永乐大典》卷二五三六,此诗题下实署名为“林君用”,因林汝砺字君用,故《全宋诗》编者将此诗归入其名下。但林锡翁亦字君用,且《诗渊》此诗下实署名“宋林锡翁”,故此诗当为林锡翁诗。又《全宋诗》林汝砺名下有三诗,《隐求斋》二首皆据《永乐大典》同卷辑得,《题武夷仙掌岩》乃据明夏玉麟嘉靖《建宁府志》卷三辑得,其实《建宁府志》卷三此诗题下亦署名为林君用,而清董天工编《武夷山志》又将《题武夷仙掌岩》归于林锡翁名下。据此来看,《全宋诗》林汝砺名下此三诗似当皆应删归林锡翁名下。

十一、张侃

《偶成》

长歌咏考槃,洒落似休官。爱竹临溪倚,携书坐石看。足烦犹看屦,发秃自忘冠。顾爲无多欲,持身到处安。

见《全宋诗》卷三一一二张侃诗,《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九八六引《拙轩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七四一冯山,仅“似休”作“正休”、“看屦”作“解屦”、“顾为”作“愿为”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安岳集》卷八收入。

按:查《永乐大典》卷九八六,此诗实归于《冯太师集》名下,冯太师即冯山(追赠太师)。《全宋诗》编者为何将此诗误辑入张侃名下,盖因《永乐大典》卷九八六前引张侃《拙轩集》诸诗,后引《冯太师集》中《有作》《偶成》两诗,诸诗先后排列,《全宋诗》编者失察,将后两诗并入张侃名下。

《有作》

名尘愧屡拂,世垢思一澣。急索胫已肿,虚惊背独汗。窘步裁免跌,高谈卒成谩。辰去将奈何,磨头髻如弹。

见《全宋诗》卷三一一二张侃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九八六引《拙轩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七三六冯山,《全宋诗》编者据《安岳集》卷三收入。

按:此为冯山诗,同上考证。

十二、陈琰

《登法华台》

南楚归舟牵客思,西风脱叶转秋寒。年华渐晚边城远,凝望中天更倚栏。

见《全宋诗》卷三一二八陈琰,《全宋诗》编者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九《荆湖南路·宝庆府》收入。

按:此非陈琰佚诗,实出自陈琰《登法华台》:“流水西来遶乱山,山色曲折几重滩。烟云出入搜寻易,人世兴亡入画难。南楚归舟牵客思,西风脱叶转秋寒。年华渐晚边城远,凝望中天更倚栏。”[2]66冊41296

十三、张炜

《题净众壶隐》

古院无僧住,含情更惘然。绿苔欺破阁,白鸟没飞烟。壶隐迟迟日,筒分细细泉。栏干聊小凭,取次缀诗篇。

见《全宋诗》卷一八二六张炜,《全宋诗》编者据宋陈起《江湖后集》卷一○《芝田小诗》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二三四释绍嵩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卷二收入。

按:此诗实为集句诗。《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卷二此诗下注云,该八句诗分别出自“宇昭、温飞卿、林和靖、潘鎡老、翁元广、宋庠、晓莹、晓莹”诸人。查相关诗集,可以发现,该诗第一句实出自释宇昭《废井》、第二句出自温庭筠《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其二、第三句出自林逋《台城寺水亭》、第四句出自潘大临《江间作》其一、第五句出自翁元广《题净众壶隐》,故此诗当为集句诗,当为释绍嵩也,非张炜所作也。

《鞦韆》其一

吾今两鬓已成丝,毎毎逢春独自悲。最恨鞦韆无力上,风流不比少年时。

见《全宋诗》卷一八二六张炜,《全宋诗》编者据宋陈起《江湖后集》卷一○《芝田小诗》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二七六俞桂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渔溪诗稿》卷二收入。

按:宋陈起编《江湖小集》卷五三、宋陈思编《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八、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卷十八诸书皆将此诗归入俞桂名下。又《全宋诗》所收《渔溪诗稿》乃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著录,据此看,此诗为俞桂诗。

《题村居》其二

数舍茅茨簇水涯,傍檐一树早梅花。年丰便觉村居好,竹里新添卖酒家。

见《全宋诗》卷一八二六张炜,《全宋诗》编者据宋陈起《江湖后集》卷一○《芝田小诗》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一八六叶茵诗,题为“村居”,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顺适堂吟稿》丙集收入。

按:宋陈起编《江湖小集》卷四十、《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诗》卷七二、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卷二三诸书皆将此诗归入叶茵名下。又《全宋诗》所收《顺适堂吟稿》乃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著录,据此来看,此诗当为叶茵诗。

十四、叶茵

陈小辉《〈全宋诗〉之宋祁、宋庠诗重出考辨》一文指宋祁名下《风雨》《咏菊》实为叶茵《风雨》《菊》。又上文指出张炜与叶茵一诗重出。除此之外,叶茵名下还有如下一诗与他人重出:

《鲈乡道院》

田可耕兮圃可蔬,几年梦不到亨衢。山林受用琴书鹤,天地交游风月吾。事变无涯人老矣,死生有命汝知乎。客来时复一杯酒,画作鲈乡醉隐图。

见《全宋诗》卷三一八五叶茵,《全宋诗》编者据《顺适堂吟稿》乙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三三六胡仲弓诗,题为“耕田”,仅“画”作“尽”一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陈起《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入。

按:此诗当为叶茵诗。宋陈起编《江湖小集》卷三九、宋陈思编《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九四、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卷二三诸书皆将此诗归入叶茵名下。又鲈乡即今江苏苏州,乃叶茵家乡,鲈乡道院即叶茵隐居之所,可参叶茵另一首《鲈乡道院》:“步兵旧游地,野人今结庐。千载同一调,志隐不志鱼。”[2] 61冊38231故此诗当为叶茵诗,非胡仲弓之作。

猜你喜欢
宋诗名下编者
唐宋之别
宋诗五首(书法)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出售继承的房屋,是否须先登记到自己名下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登记在孩子名下的财产是否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不能分割则由谁来管理?
编者语
编者语
车牌限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