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联合编目前景与问题分析

2018-01-31 20:34高学正孔昭煜齐钒宇贾丽琼
中国矿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编目馆藏资料

高学正,孔昭煜,齐钒宇,贾丽琼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2.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 100037)

目前,联合编目在我国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界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1]。联合编目是指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各馆藏机构的编目工作有机连在一起[2],使不同地点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之间联合起来,最大程度实现馆藏文献/资料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正因为联合编目具有远程信息处理的能力,可以实现馆藏机构间资料信息的共享,促进数据标准化,提高服务效果等优势,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我国地质资料领域可以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界的相关做法,开展地质资料的联合编目工作。

1 国内外联合编目现状

1.1 国外联合编目工作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联合编目工作起步早,发展基础较好且规模日益庞大。

1) 美国早在1967年就成立了联合编目中心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献服务机构。其成员馆十分庞大且类型多样,目前已经联合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个图书馆,整合了1.3亿条书目数据,成员馆包括公共图书馆、学术图书馆、专门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集团与联盟、学校等6种类型,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个知名大学图书馆也以学术图书馆的类型加入其中,除向全球提供书目元数据的联合编目服务外,还进行网络资源的信息编目[3]。

2) 日本的大学图书馆联合编目工作开始于1983年,逐步建立了联合书目数据库,并提供目录信息服务。目前,除了大学图书馆以外,日本的公共图书馆也加入其中[4]。由于成员馆所用系统不同,联盟将统一的编目协议嵌入到各成员馆的编目系统中,使其可以在本馆系统中进行联合编目工作。

3) 韩国的大学图书馆联合编目工作开始于1997年,汇聚了韩国百余个大学图书馆的书目数据,通过制定成员馆共同遵守的编目规则,形成了联合编目数据库。在数据编目过程中,联盟十分重视数据的质量控制,制订了质量检查规则和相关条例。联合编目使用Z39.50协议,结合开发的编目系统,使成员馆实现了书目数据的上传和下载。

1.2 我国联合编目工作现状

我国的联合编目工作虽然起步晚,但近些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的进程5]。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我国首个联合编目中心——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成立于1997年,采用了主中心、分中心、成员馆三级机构管理模式。截至目前,我国图书馆领域已经建立了包括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联合编目中心、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联合编目服务体系以及上海市文献联合编目中心等5大联合编目机构[6],涵盖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企业、科研机构、出版社、书店等领域,编目的内容有中文图书、中外文期刊、中外文报纸、视听资料、数据库电子资源等,部分编目中心还向公众提供下载服务和按照统一书号的检索服务。服务方式包括通过互联网上传、下载编目数据、联机公共查询、联合编目、馆际间互借等。

2 我国地质资料编目存在的问题

2.1 地质资料编目速度缓慢

元数据是所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重要基础,是馆藏机构进行数据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核心内容,在指引数据存储、信息发现、信息检索和信息组织等诸多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7]。然而,由于工作人员缺乏,技术水平落后及财政支持不够等问题,我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中还存在大量的地质资料目录没有著录,甚至部分机构根本就没有进行成果地质资料的元数据采集工作,严重制约了我国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进程。即使开展了资料的著录工作,各级馆藏机构仍各自对其馆藏资料进行加工,造成了在全国地质资料馆和省馆之间对同一档资料进行重复编目的情况,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2.2 编目标准和检验方法不统一

我国部分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开展了元数据编目工作,但总体来说,因我国馆藏机构的管理体制问题,馆藏机构彼此之间联系不多,采取的都是独立编目的形式,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因此所采集的元数据因为工作标准和规范不尽统一,造成了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一定困难和困扰。另外,由于缺乏或使用不严格的数据检验方法和程序,导致部分编目数据存在错误,社会化服务利用效果不能让人满意。

2.3 馆藏机构对数字资源重视不够

当前,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8],在地质领域中,我国地质大调查后的地质资料数字资源增长迅猛。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例,目前馆藏单套数字化成果资料144 239档[9],数据量已经达到215 TB,2014~2017年数据量的增长率为29.6%。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地质资料的管理和服务并未迅速转换为数字资源,工作的重心还集中在传统的纸质资料,对地质资料元数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地质资料数字资源整体利用率偏低,数字资源的价值没有完全发挥,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社会对于地质资料的多元化需求。

2.4 数字资源没有实现互通与共享

我国大量的地质资料信息分散在国内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由于管理机制的制约,彼此之间沟通少,导致目前政府掌握的地质资料信息大部分处于割裂和休眠状态。另外,各级馆藏机构的数据目录及专题服务产品格式和内容不统一,由此导致彼此间信息共享和目录互通存在困难,不便于用户利用。

3 开展地质资料联合编目的必要性

3.1 开展联合编目可以加快编目速度

我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中存在大量应编未编的地质资料,障碍了数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服务。联合编目工作可以使全国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同开展资料的编目工作,共同分担地质资料的编目任务。利用智能化的编目系统来配合专业人员的工作,加快我国地质资料的编目速度,提高编目效率,有效减少数据冗余和人员资源的浪费,避免重复工作[10]。另外,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上传、审查、修改等工作,使我国地质资料元数据内部流转速度快速增加。

3.2 开展联合编目可以提高资料目录的数据质量

在联合编目工作中,所有数据都会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编目,严格遵守数据核查规范,依靠相关工具进行数据检查与纠错,确保入库数据质量可靠。通过赋予每一档、每一件资料数字资源统一编号,使每一条编目数据都具有唯一性,便于进行资料数据的索引与标记。依靠联合编目工作的开展,我国各馆藏机构在获得更为丰富数据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编目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逐步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的困难,为未来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3 开展联合编目可以大力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通过联合编目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丰富我国地质资料的服务内容,扩充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全文检索技术,提高检索命中率,使用户可以在海量的资料信息中快速查找到其所需要的内容;另一方面,联合编目工作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的时间和花费,实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通过对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和数据库层次化的精细编目形成的元数据库,更易被发现、组织和管理,使用户不必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便捷的进行一站式的资料查询、检索、共享、下载等操作,提高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率和在线服务率,大幅提升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品质。

3.4 开展联合编目是实现地质资料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

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的经验,基于统一标准建立联合编目数据库,确保全国各馆藏机构中的地质资料分级分类目录统一、档号编码统一、资料图形与语义解释统一,使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能够以联盟的形式进行资料数据、目录数据、元数据及其他支持信息的共享交换与数据传递,促进地质资料管理体制、业务体系的转变,推动各级馆藏机构间地质资料数据的共建共享进程。

4 建 议

4.1 建立联合编目的管理体制

政府主导对于国内的各种公益性服务联盟的建设会起到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地质资料联合编目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地质资料主管部门根据我国地质资料馆自身建设和服务的需求来发起,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授权全国地质资料馆作为此项工作开展的核心机构,负责在工作中起主要的推动作用,系统建设与维护、目录建设与管理、标准规范的建设与推广等,并组织地质资料省馆/行业馆进行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如此,才能有利于此项工作的影响力,使联合编目工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4.2 全国地质资料馆支持指导省馆/行业馆的编目工作

建设过程中,全国地质资料馆应发挥地质资料领域的带头作用,充分利用馆藏数据资源及专业人才队伍的优势,牵头建设地质资料联合编目系统。先期选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人员力量充实、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馆藏机构进行示范,并在建设过程中给予技术支持与指导,定期开展培训,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工作经验,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形成“互相帮扶、共同进步”的格局。后期逐步扩大成员馆数量,最终形成国家馆-省馆/行业馆的联合目录编目机制,优化编目方式,加快地质资料数据的编目速度,促进全国地质资料的数据目录信息查询与共享,解决我国各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专业人才短缺、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全面提高地质资料协同工作体系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我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业务的提升。

4.3 制定统一的编目数据标准

标准规范的合作共建是地质资料联合编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在标准规范的建设上应积极倡导合作共建,共同维护,共同使用。根据地质资料数据的特点、馆藏机构的实际情况以及用户的检索习惯,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基础上,确定我国各地质资料联合编目的数据标准,制定统一的数据著录标准与规范,对著录的层级、著录项目、著录内容、著录方法等内容进行规定,使各参与的机构著录标准一致。持续与各馆藏合作机构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互动机制,不论是前期已形成合作关系的机构还是其他单位,都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便于了解各个机构的资源建设情况、信息服务需求、人员及信息技术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更新相关规范和扩大联合著录机构的范围。

4.4 严格控制编目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联合编目数据库的基础与核心[11]。若不能保证数据的高质量,就谈不上之后对资料数据的高效管理和便捷服务,尤其当数据上传量比较多的时候,管理人员不可能对所有数据都进行实时的检查,所以要从源头控制数据质量。而且,地质资料编目是一项专业性强,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对编目员实行资格认证制度,提高编目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只有经过前期的著录培训取得编目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以进行联合编目数据的上传操作。编目员从初始编目直至数据上传的工作过程中,应遵从数据检查规定,严格按照数据自检、互检及抽检的比例范围进行数据检查。

5 结 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地质资料编目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积极转变观念,研究和开展全国性的地质资料联机联合编目,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规模的联合编目目录数据库,将是我国地质资料编目工作的未来发展之路,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明显提高资料数据目录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实现地质数据目录的互连、共享,极大的方便用户使用。

猜你喜欢
编目馆藏资料
试析图书馆编目的边缘化与编目馆员的转型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问题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契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