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2018-01-31 11:05易点文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系区域环境

易点文

(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 400038)

地质灾害威胁着正常的生产生活,地质灾害的产生一般是因为自然原因与认为原因造成,地质灾害的出现导致地球表面在出现岩土移动,对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建设等造成严重影响。地质灾害防治是有关部门一直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必须采取适当手段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控制,制定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止体系,合理利用地质环境,提高地质灾害预防能力,减低地质灾害发生几率。

1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中出现的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等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导致地质环境恶化,出现不正当地质运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人身财产等造成伤害。具体地质灾害表现在地壳运动、地面变形、斜坡岩土体运动等方面,同时一些特殊地点,比如矿山或者一些地下工程等都属于地质灾害的高发地点。之所以出现出现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基础上,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地震灾害等。

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造山运动与冰川运行之后的行政。地质环境在的具备动态性与开放性特点,尤其是地质环境与生物圈、大气圈以及水圈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这些系统运行期间一直在不间断的进行物质与能量传递。地质环境因为人们的生产活动随时处于变化状态。当然地质环境变化具有周期可循,详细分析能够发现,地质环境是渐变的过程。

3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必须结合地质灾害的具体类型以及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着手研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1)调查区划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积极构建调查区划体系。不断落实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相关工程,构建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分析体系,明确调查目的,主要是帮助地质灾害防御部门明确地质灾害存在的危险性、地质灾害条件现状以及对地质灾害风险区域科学划分,及时排查出地质灾害中隐藏的安全隐患。某地区,对地质灾害区域划分期间,按照危险区域划分条件,积极深入野外进行调查分析,以3S技术作为灾害信息获取的途径,从县、市等层级对地址灾害展开调查,并且科学划分地质灾害区域。对之前出现的地质灾害情况按照强度不同展开研究,其中强度分析包含地质灾害破坏情况、地质灾害体个数、体积等,结合发育度对地质灾害进行计算,准确划分评价单元以及研究区域单元的地质灾害发育度。该地区与上述相关数据,将地质灾害区域划分为易发区域、稳定区域、波动区域。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技术与行政为出发点,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是非常关键的防治手段。及时对地质变化等进行预测,针对地质情况的变化,制定好适当的防治方案。尤其是不同的地质灾害对象监测预警期间,会发出不同检测预警信息,需要准确对信息辨别,及时制定出适合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3)搬迁治理体系。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构建中,包含搬迁治理工程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结合具体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以及调查结果等进行分析,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确定。仔细排查地质灾害问题,对于灾害严重地区,及时对安全隐患点确定,通过专业的排查技术手段,以搬迁手段对其治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工程治理的具体手段,排除安全隐患,彻底解决地质灾害,将地质灾害危害降到最低。

(4)科学技术研究。地质灾害情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必须对地质灾害防治采取科学技术在研究,构建地质灾害研究管理模式,为技术研究提供更多支持。

同时还要对比较典型的地质灾害问题详细调查分析,将其立为典型研究内容。积极与地质环境相结合,对地质资源的内部机理展开研究,同时分析造成地质灾害的原因,以风险等级划分的方式将地质灾害情况详细划分,制定监测预警机制,选择科学技术的地质灾害防治控制方法,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

(5)应急处置防治体系。对于应急处置防治体系来讲,其主要针对一些突发性地质灾害,对处理方案的制定进行指导。集结现代化科学技术,对资源实现优化整合。结合地质环境为基础,建设与公共管理相协调的地质灾害预警处置系统,设定专门的技术职称管理机构。

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构建网络信息管理与处理平台。针对其中的技术装备管理体系与技术系统之间相协调,真正实现高效、有序以及科学的对地质灾害问题进行防治。

4 地质灾害防治与区域环境评价

地质灾害防御期间,必须结合地质区域环境为基础,积极构建地质环境评价机制,打造完善的环境评价体系,具体如下。

(1)地质环境区域利用评价。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必须以区域性作为中心,地质环境评价需要从区域工程中探索,尤其是对其中的基础性、服务型、公益性以及战略性等方面详细分析,确定地质环境具体研究目标,主要是对地质环境安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为根本目标,检测地质环境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从不同尺度上对工作展开调查,具体包括地质环境中的重大工程区域、人口密集区域、搬迁避让聚集区域,这期间的环境变化非常重要,准确对地质环境在检测结果进行计算,同时也包含容量问题以及地震现象、气候变化等,评定地质灾害类别。针对具体地质灾害情况,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满足地质灾害防治期间对地震多发区检测、预留避震空地、缓冲带等实施条件在要求。

(2)工程地质环境分析。对于工程地质环境分析的研究,是适应我国大型工程施工,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体系。地质环境分析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尤其是一些高难度施工,比如常见的公路施工中需要建设隧道,期间必须对周围的地质情况详细调查研究,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程施工,同时还要对建筑的具体安排进行重视,注重地质环境细节上的利用,提高地质环境评价质量。对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比如土壤、熔岩等,必须以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对相关地质信息详细分析,将所调查的数据信息技术记录,准确对数据信息计算,执行地质信息与环境利用的表格,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必须从全方面角度对地质灾害情况进行研究,并且及时分析地质灾害数据,积累扎实的地质灾害处理经验,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优化地质灾害处理手段。社会发展中离不开地质环境的支持,掌握地质环境动态变化,充分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与人民安全。

猜你喜欢
体系区域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分割区域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区域发展篇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区域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