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原罪泛滥的思考

2018-01-31 20:19王娟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原罪

王娟

摘 要:鲍勃迪伦,这位用歌词(诗)和歌声来传递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理解的歌手(诗人)向我们展示了诗最初的形式,可谓是对诗歌这一古老创作形式的召唤,而诺奖的授予无疑是对其创作最大的肯定,也意味着世界对于文学的定义边界的扩大以及对于日益丰富的文学创作的肯定。作为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歌手,鲍勃迪伦不但在音乐界得到肯定,属于媒体界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而且,他的诗歌创作也得到了金斯堡等众多现代主义诗歌创作者的认可。作为一种精英艺术,鲍勃迪伦诗歌中的现代性是瞩目的,其中对于“原罪”、“死亡”等的描绘占据了其诗歌创作的大部分。本文将从鲍勃迪伦基于对原罪泛滥的思考出发来研究鲍勃迪伦创作中的死亡意思。

关键词:鲍勃迪伦;原罪;死亡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一、原罪

原罪的故产生于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亚当和夏娃受了蛇了的蛊惑,吃了能分辨善恶的果子,受到上帝的诅咒。上帝咒诅中最严厉的是人之死: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其实对于原罪的阐释至今没有定论。根据刘光耀《原罪论:对于圣经原罪叙事的论析》中的阐释,人的过分的骄傲自大、挑战上帝权威以及追求物质利益和独裁权力是人犯罪的三大动机。其结果就是从世界消失而归于尘土。

二、死亡意识

(一)以死亡为背景

现代主义伴随一战出现。战争下,死亡司空见惯,面对死亡,一切都显得无意义和荒诞。因而,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死亡”。产生于这一战争背景下的现代主义文本中出现大量的死亡意象和氤氲死亡情绪;死亡在作品中更深层次是作为一种自由选择,一种内在冲突而存在。无论时空,还是“死亡意识”在作品中所产生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死亡已然成为一种创作背景。

(二)死亡的无意义

这种死亡的无意义源于战争的无意义。战争让人类所创造的所有文明瞬间崩塌,面对死亡,一切都不值得一提,你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个会提前到来。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大多是小人物对于死亡的畏惧和对生命无意义的虚妄。

(三)基督教死亡的遗存

事实上,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死亡”并没有完全摆脱基督教的死亡意识的窠臼。基督教模式“原罪——救赎——死亡——永生”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十分深刻。相当一部分作家如艾略特、奥尼尔、福克纳等把新生和永恒的目光转向了彼岸世界,于是言说救赎和言说死亡呼应,成了现代主义作家受基督教传统影响的最有利证据。基督教成了超越死亡、获得永生的方式之一。

(四)超越死亡

现代主义并不只是对死亡的消极描述。这是因为,在现代主义那里,死亡是作为人的自由选择而存在的,是人的另一种“生”的方式,是所谓的“向死而生”,“死”是一种救赎、是一种永生,这正是现代主义对基督教义中“死亡”消解之后的一种建构。

三、鲍勃迪伦:原罪泛滥与死亡

(一)原罪泛滥致死的惨苦

鲍勃·迪伦是圣经的忠实读者。《圣经》中的原罪意识已然被其所接受。首先,他的创作中运用了大量圣经中的意象。例如,《时代的变迁》中就借用了大量《圣经·新约全书》的《启示录》中的典故及意象;《大雨将至》运用了更为惨烈的意象来展现了原罪泛滥而引发的战争和歧视造成的人类惨苦景象。这类作品的创作灵感均来自鲍勃迪伦对现实的关注。

(二)原罪致死的救赎

面对人间大量的灾难,鲍勃迪伦也试图救赎,但是他看到了试图救赎的徒劳和失败。越战将似乎将一切的希望摧毁了。面对这一事实,鲍勃迪伦开始对所信奉的上帝产生了怀疑,但是,他仍是要执着的去寻找答案,61 号高速公路被当成亚伯拉罕杀子为祭的圣地,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去哪里找到答案,但是鲍勃迪伦并没有找到答案,因为上帝说的“61号高速公路上”是一条寻找答案的路径,答案在路上,“答案在风中飘荡”。

(三)对死亡的自我体认

鲍勃迪伦对自我死亡的体认要比前面所述的人类的死亡要更为的直接和现实。因为鲍勃迪伦的父辈经历了一战的惨痛,死亡的阴云盘旋在迪伦的童年,迪伦对自我死亡的体认要更加深刻。生活在如此荒诞是世界中,面对时刻来临死亡和内心的恐惧,于是他将死亡作为一种自由选择,作为对“生”的延续的手段,这与现代主义的“死亡意识”如出一辙。

(四)导致死亡的原罪的根源——自由意志

1966年,鲍勃经历了一场车祸,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在沉寂了一年之后再出新作《约翰·卫斯理·哈丁》。在这张专辑中,迪伦对死亡有了进一步的诠释。他开始以死者的身份与敌人进行对话,认为导致人类悲苦和死亡的是人类自身的罪恶:背叛、狂妄、性欲。这是鲍勃迪伦对人类原罪最真切的一次叩问,并认为人类这些原罪的根源是自由意志。

此后,鲍勃迪伦面对时代,开始向内转,开始逐渐探寻自我的解脱之路。

结语:

人们一生都在不断地寻找自己、找寻人生的意义,只是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而鲍勃·迪伦用的詩歌。他用诗歌鞭挞罪恶、描绘死亡、呼唤公平、歌颂爱情、进行选择,而死亡意识贯穿迪伦作品始终的主题。迪伦从一开始基于原罪的认识,而将人类的种种灾难归咎于原罪的泛滥,而后基于自己对死亡的体认和对死亡的救赎的尝试,发现死亡是由于原罪的泛滥,而原罪泛滥的根源则是由于人类的自由意志,进而发现自己也正在不顾一切去实行自由意志,从此踏上不断寻求答案的路上。

参考文献:

[1]陆修远.鲍勃·迪伦摇滚艺术价值探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D].浙江师范大学.

[2]范跃芬.鲍勃·迪伦:缪斯迷狂下的现代派诗人[J].中国民族博览.

[3]胡星灿.论鲍勃·迪伦的创作转向[D].四川师范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罪
趣店上市:市值能否洗白“原罪”?
樋口一叶晚期作品中“弃妇现象”探究
论金庸小说《天龙八部》血缘的原罪隐喻
阿奎那关于原罪的实在论解析
本我与超我的挣扎与对抗
《年轻的布朗先生》:对信仰的批判与坚持
华为在美国人眼里大概有“原罪”
中层:大企业病的“原罪”?
原罪
残杀5 名亲人震惊赣州,难道初恋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