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平:创新服务模式迎接新需求

2018-02-01 06:26徐书贤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四川省战略医疗

文/本刊记者 徐书贤

认清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健康需求变化,找准医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创新服务模式,医院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发展。

“中国人看病喜欢找熟人,当老百姓走进一家医院,不找熟人,就能得到平等的医疗照护,那么这就是一家很好的医院,而且文化做到了位。”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邓绍平表示,这也是他努力的目标。

四川省人民医院的目标是建设全国一流的临床研究型医院,邓绍平说,要“让患者满意,让员工也满意”。新的医改背景下,邓绍平认为,战略发展思路对于大型三甲医院发展极为关键。为此,他明确提出医院发展的三大战略:整体发展战略,即推动医疗服务、科研、教学、健康服务同步发展;联盟发展战略,即推动医联体建设相关工作;全域发展战略,即对健康医疗全领域内产业涉足和参与。他表示,实现这些战略的路径,主要在于人才、科技和管理三个层面。

找出差距 加速追赶

邓绍平并不讳言四川省人民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要想一心谋发展,首先要实事求是地把医院的客观情况摸清楚,找出不足和差距,才能明确追赶的方向。

在硬件方面,四川省人民医院平台科室能力不足,包括人才、设备、场地,不足以支撑临床科室的发展。以肿瘤科为例,作为省级龙头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多年来只有一台放疗设备,“放疗在肿瘤中重要作用自不必说,兄弟医院都是七八台放疗设备,一台放疗设备,如何谈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人才方面,几年前,四川省人民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组建了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目前,四川省人民医院仅有25位博士生导师,而“身边”的华西医院当时约有250位博士生导师,是该院的十倍之多。

早在十年前,许多医院就建立了运营部,而四川省人民医院关于“运营”的职责和定位还不清晰。邓绍平心急如焚,他深刻地明白,更大的差距就是管理水平和理念。

“过去我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现在不一样了,在医疗行业,三年、五年就是一个巨变,所以我们还要追求速度。”他说,“我们以前实现目标讲求有高度、深度和广度三个维度,现在还要加上速度和满意度。”

在邓绍平的努力和带领下,目前,四川省人民医院形成了以院本部为主体,依托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和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辅以高新医学中心、城东病区等“一体两翼九平台”的发展格局。

人才、科研、管理三管齐下

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磅招聘信息放出,将在全球范围内分四个层次招揽优秀医学人才。所有战略的实现都需要人才,邓绍平更是求才若渴。

人才引进要和医院战略相一致,要与发展目标相一致,与重点推的科室相一致,既然要与国际接轨,就需要国际性人才。邓绍平强调道。“引进外籍专家直接参与管理”,他希望“有先进的文化和理念来冲击省医的现状”,要迎头赶上并超越,就需要迈更大的步子。

前些年,邓绍平先后从美国、法国等国家引进多位高端临床人才,陆续充实到医院的重要学科。上任院长后,他更加意识到,医院不仅需要临床学科带头人,还需要管理人才等各类专业人才。

“医院一些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惯性思维管理,没有适应时代要求转变理念。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中层不能体现能上能下,许多医院的副院长卸任可以重新去做学科带头人,而在省医提上来的干部,只要没有严重错误,就不能下。”“在许多医院都实现绩效激励机制,而省医还是大锅饭。”这让邓绍平十分苦恼。

他曾明确向上级部门提出,“如果四川省要搞去行政化试点,请在我们省医搞。”他希望把阻碍人才的条条框框都去掉。

在科研方面,做实科研教学,推动创新发展。在充分梳理国内外处于临床试验期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科研合作和临床试验合作的方式推动新技术、新疗法开展临床试验,使医院成为国际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孵化园和推广地。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项目;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本科点获教育部批准。

此外,在医院管理中加紧战略布局,科学规划,实施门诊全流程改造,智慧医疗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以OSM现场管理为契机,推动医院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发展;搭建医院移动办公系统,解决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邓绍平的带领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四川省人民医院位列第78位,较上年上升了19位。在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中,2017年该院从连续4年排在全省后三位跃升到前四位。

直面挑战 应对新需求

近年来,医改进入深水区,“减量提质”、取消药品加成等给医院运行带来的影响十分明显,再加上养老保险并轨,对医院经营产生的直接影响,外部以网络医疗为先导的云医疗模式和以社会资本支撑的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分割医疗市场。许多公立医院面临挑战和压力,四川省人民医院也不例外。

“必须转变服务模式,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服务项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仅是对分级诊疗的简单应对,更是今后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邓绍平表示,当下新的健康需求变化为医院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机会。该院心身医学中心的成立和运营就是邓绍平极力推动下地不错的尝试,近年来发展非常好,“从最初的若干床位已经发展到了60张床位”。邓绍平开心的对记者说,2017年还举全院之力组建新成立了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精神医学中心。

同时,该院抢抓人工智能机遇,抢先引进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天玑”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和全球最先进的人工智能-Watson肿瘤智能会诊系统,组建国内首个整合多学科多专业的医用机器人学术组织,率先成立机器人微创中心,达芬奇手术量突破1000例。

他认为,认清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健康需求变化,找准医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创新服务模式,医院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四川省战略医疗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