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水土保持试验站科学研究工作探讨

2018-02-01 13:14白耀国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

白耀国

(大同市大泉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字字充满着中国智慧,句句均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最基层的水土保持试验站,其工作目标任务也应紧随时代发展需求,竭尽全力做出新的贡献。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水土保持试验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着力机制与技术创新,多出快出科研成果,可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更加科学、准确、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指导,促进水土保持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1 新时代水土保持试验站的目标任务

基层水土保持试验站,原本设立的目的,就是开展水土流失定位观测、引进推广新的水土保持措施、总结当地的水土保持经验。根据新时代的水土保持发展需求,目前其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扎实开展区域或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建设生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搞好技术服务,使水土流失治理有理有据;二是持续进行水土保持耕作、林草、工程三大措施新技术的定位试验研究,着力技术创新,争取快出成果;三是全力投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措施研究及成果推广,防止面源污染,创建生态宜居环境;四是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总结社会力量创造的水土保持经验与模式,并进行大力推广;五是利用已有的科研设施,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水土保持区域监测和定位观测。特别是长期进行的温度、湿度、风速、降水、蒸发等主要气象因子观测,不同坡度、不同治理措施、不同植被覆盖率下坡面径流泥沙小区试验观测,试验小流域断面的径流泥沙观测,以及风蚀研究基点的相关观测等,绝对不能中断,以利于积累长系列资料,探讨水土流失基本规律,为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2 现阶段水土保持试验站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上的偏差影响科研

阳高县大泉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勤劳朴实的大泉山人,面对水土流失、地面裸露、有山无林、有坡无草的大面积荒山,在与大自然不断斗争的实践中摸索出了“土蓄水、水养树、树保土”的先进治理思路,采取了打土谷坊、修筑沟头埂、挖旱井、鱼鳞坑、排水沟、建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栽植油松、杨树、柠条、沙棘等蓄水保土植物,取得了良好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之后成立的大泉山水土保持试验站,通过系统科学的试验研究,将这些先进治理经验科学化、规范化,并使之全面推广。经过一代代水土保持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缓坡横向推土修梯田、鱼鳞坑和水平阶标准化整地、油松更替小叶杨等,并在当地及全国同类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特别是在2000年以来大同市实施的京津风沙源、首都水资源等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始终存在着水土保持理论和技术支持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水土保持工程项目高标准、快速度顺利实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水土保持基础理论、实用技术、高新技术、治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急需在实践中总结、提炼、普及与推广,以加快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步伐。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水土保持试验站的工作具有前瞻性,是为更好地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的,不是在一年、数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试验研究任务并提出成果的。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及当地农民配合完成。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很多地方对水土保持试验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与不配合行为,从而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的调动,使水土保持试验工作无法继续顺利开展。

2.2 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影响科研

水土保持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工作,需要科技人员对水土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分析与实践。但是,部分地区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只抓经济发展与GDP增长,忽略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水土保持试验工作不闻不问。部分生产建设项目,未能很好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相关规定,加之监督管理不力,人为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非常严重。水土保持试验研究设施多建在农村的野外,部分农民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惜实施破坏,严重影响试验工作开展。

2.3 投入资金不足影响科研

水土保持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与生态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水土保持科研很难直接转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体制问题,目前我国对水土保持试验研究项目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既影响水土保持试验站的科研工作开展,又影响中试与推广。加之一些地方的财政较为困难,拨出的专项资金很少,难以满足项目开展。开展基础观测难以立项,继续开展十分困难。

2.4 水土保持科普较差

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水土保持科技知识在广大公众中的普及不够广泛,只是在特定的专业领域里被认知。随着国家基建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群在开发建设和生产活动方面水土保持意识淡薄,单纯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了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错过了水土流失治理时机,使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和成本加大。从水土保持专业领域来看,近年来新进的一些高学历人才,少部分专业不对口,大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差,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很难胜任专业工作,需要加大普及水土保持理论基础知识。从社会认知和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看,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任重而道远。

3 搞好新时期水土保持科研的对策措施

3.1 依地方经济与生态建设需要选择科研项目

基层水土保持试验站设立的目的,就是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提供技术与理论服务的,开展水土保持及其相关研究,始终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从归口管理来看,市级科技管理部门在制定的每个五年计划中,都发布有项目指南,其中就包括有生态建设类相关项目。我们要加强与科技管理部门的密切联系,了解相关信息,选择当地生态建设迫切需要攻关与推广的内容,立项并组织开展试验研究与技术推广。同时,也可积极参与上级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在本地实施的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特别是要重视水土保持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有了项目就有了经费,可有效解决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

3.2 积极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前期工作与监测

立足搞好水土保持技术服务新理念,组织科技服务队伍,积极承担区域水土保持规划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制,以及建设生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通过这些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服务项目的开展,以老带新,既可使科技人员得到实际历炼,提高技术水平,又可密切试验站与当地水土保持管理部门的关系,还可增加单位的经济收入,一举数得。目前,水土保持从上到下都很重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我们要审时度势,积极承担监测任务与项目,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试验观测设施与设备。

3.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能否搞好水土保持试验研究工作,关键在人。如果没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什么工作都干不好。针对目前专业技术队伍高素质人才缺乏的状况,要下大力气开展技术培训,在提高整体学术水平的前提下,对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参加国家、省级水土保持学会组织的有关技术培训,同时从上级科研部门与大专院校聘请高级专家,建立定期指导联系,实地开展技能培训。鉴于试验站近年来新进年青人员较多、专业思想不稳固的情况,单位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其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对水土保持行业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投身科研、推广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3.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深化改革是当今各行各业的主旋律,水土保持试验站也不例外。水土保持科研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合理使用科技人才为重点,建立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科研体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投身科研,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有作为的科技人才队伍。科研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四大机制:一是开放流动、竞争上岗的人才使用机制;二是简政放权、自主结合的人才搭配机制;三是严格考核、末位淘汰的人才退出机制;四是业绩突出、实行重奖的人才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试验站水土保持试验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CS95
驭胜S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