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现状研究

2018-02-02 01:30任正伟吴永杭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3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环境保护公众

任正伟 吴永杭

(1.金华市环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2.金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浙江金华 321000)

1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是指项目方或环评的有关单位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交流。通过公众参与,使公众充分了解所进行的开发项目,并确保公众的环境权益不受侵害。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评。因此可以看出公众参与是环评中的重要内容,公众有充分的权利了解与其生活相关的环境状态及变化情况,并有充分的权利参与这种变化的进行,环评中的公众参是有效开展环评工作的前提。

2 公众参与环评的作用

当下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而且希望参与到与自身相关的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当中,这也是行使公民知情权的体现。公众参与环评,不仅仅是因为与其自身利益相关,也是因为他们十分熟悉本地环境情况,通过公众参与,最大限度地听取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观点,既可以避免出现环境群体性事件,也能提高环评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全面实施环评公众参与,更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 目前公众参与环评存在的问题

3.1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公众获取的环境保护信息与政府部门、项目方、环评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公开渠道有限,环评公众参与的告知内容、告知形式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环评信息公开不到位,公众不知悉信息公开的流程要求,环评信息的不公开导致公众无法充分了解必要信息,无法真正保障公众参与的权利。

3.2公众参与范围不尽合理。公众参与应该按照全面、客观的原则进行选择,而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对公众参与对象的选取随机性强,调查对象的选择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特别是一些敏感项目,持反对意见个人或团体代表容易被排除在调查范围之外。

3.3公众调查方式单一。目前公众调查的主要方式是公示和问卷调查,环评公示没有统一的发布平台,部分敏感项目的环评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在关注度较低的媒体,刻意降低媒体关注度;而问卷调查过程中,问卷调查对象层次不同,问卷内容过于片面和简单,问卷设计的不定项选择普遍较多,局限了被调查者的思路,问卷统计方法存在误差等问题,都影响了问卷答案的有效性。

4 有效推进公众参与环评的建议

4.1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在环评公示信息时,相关单位不仅应注意信息公开的方式,还应注意信息获取的技术性或者社会影响等因素。公开的信息的容应全面、真实,尤其是必须把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阐述得十分清楚。信息发布的方式要公开、透明,特别要注意直接面对可能受到环境影响的区域人群。同时自信息发布之日起,要给公众接受、了解信息留有充分的时间,从而使公众更加主动、深入地进行参与。

4.2合理选取公众对象。公众的文化程度、环保意识、法制观念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公众参与环评的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背景、经济状况等因素先将居民或团体进行划分类别,再从各类别群体中按照随机原则等比例抽取一定的数量,并按受影响程度确定重点调查对象,从而才能确保获取的信息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

4.3丰富环评参与形式。现阶段我国的公众参与主要是在政府指导下的参与,形式多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在网络、电子信息发展的形势下,相关单位可以多样丰富环评参与形式,如可通过网络,在网站上专门环评参与专栏,或者通过电话,开通公众参与热线;设置专门意见箱,收集公众信息;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交流沟通参与。通过采取多样化的参与方式,提高公众参与效率。

结语

严峻的环境问题让我们须转变重经济增长,轻环保的观念,转变过去资源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使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轨道。而公众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对环境有天生的依赖性和敏感性,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环保工作的发展,须完善并加强我国公众参与环评制度。

[1]宋国君,黎思亮.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

[2]杨飞.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

[3]李淑娟,牛晓君.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环境保护公众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公众号3月热榜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