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互助养老模式构建分析

2018-02-02 22:14陈自龙
决策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河南省养老

陈自龙

随着社会医疗科技和服务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在逐渐面临社会老龄化这一问题。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由于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多种问题,有效解决河南老年人养老问题已刻不容缓。本文从河南省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入手,揭示了河南省养老服务体系所面临的家庭结构变化、资金匮乏、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然后阐述了互助养老模式对于个人、家庭和政府的基本价值,最后提出通过健全法制、加大保障力度和宣传等对策解决河南省互助养老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一、河南省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困境

(一)河南省城镇养老服务体系现状

河南省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河南省总人口的7%。而近些年,这一比重在以3%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河南省老年人将达到1700多万。作为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所面临的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面对这一情况,河南省政府必须建设完善的养老体系,而建立满足需要的养老体系需要政府和社区的大力扶持。目前,河南省城镇养老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只能基本保证老人生存需要,现存的养老模式亟待改进,因此,需要建立满足老年人更高需求的养老体系。另外,河南省城镇养老机构还面临基础设施差、资金缺乏、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总体来说,河南省城镇养老体系还有待完善和发展。

(二)传统养老服务理念的困境及其形成原因

我国传统的养老思维理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使得传统养老面临许多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现代中国的养老模式主要是以居家养老和子女奉养为主,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迅速,我们引进了更高科技、更人性化的服务,这就使得原来的家庭养老模式被其他方式所慢慢替代。其次,传统孝道文化含义发生转变。孝道是中国养老文化的本质,“养儿防老”的理念在中国流传至今。但是在人们追求自我和更加独立的年代,传统孝道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有些功利主义者看重老年人的财产,要求物质回报,有些人则不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只通过物质满足老人的生活需要,让老人陷入孤独之中。再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是建立在土地保障的基础之上,目前,城镇有一大部分人仍然依靠子女赡养,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推广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仍面临巨大困难。最后,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要建立完善的养老模式,需要规范的制度、充足的资金、全面周到的服务等。但是在当今,老年服务业的观念和认识还不到位、资金不充足、制度不健全等方面仍然制约着河南城镇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三)河南城镇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困境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家庭小型化、空巢化日益凸显。另外,由于老龄化的加剧,许多70岁以上的老人,其子女也都临近退休状态,逐渐成为高龄老人,导致其子女服务能力也十分有限,没办法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基本的家庭养老服务,这就导致了传统家庭式养老服务面临困境。除此之外,养老机构的资金缺口严重,由于河南是人口大省,老龄化严重,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经济创新,资金的匮乏导致很难建立完整的城镇养老体系。另外,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迟缓。社区养老体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整个覆盖率较低,无法普及到大部分的社区。河南省城镇养老服务体系的设施和管理还不健全,尚未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导致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养老服务机构参差不齐。这些问题成了河南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大障碍。

二、完善河南城镇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

(一)合理定位养老服务体系

1.河南省政府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给没有子女的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服务,要满足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发挥家庭的首要作用,推进智能化养老。完善家庭能力建设,支持引导现代家庭的发展,要落实家庭成员赡养老人的责任,让老人生活、经济和精神三个方面都有所保障。

2.推动家庭养老体系实现转变,明确福利保障。推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建立,并提供一定的用房和经济扶持。要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长期护理互助保险制度。同时构建以社会保险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养老制度。

(二)认清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1.在医疗护理方面的需求。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包括老人的定期体检、免费义诊和提供常用药品这种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老年人一般对医疗知识懂的相对较少,所以提供定期的体检、免费义诊和提供常用药品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老年人的精神和經济压力,有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疾病治疗。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上门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专门的医疗知识宣传,让老年人积极做好预防疾病的知识储备,有病及时就医,保障身体健康。

2.对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老年人很多都不愿意打扰儿女的生活,选择单独居住,有的甚至是独居。对于独居老人,社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老年人的生活并不像年轻人那么丰富多彩,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子女又离得比较远,很难得到该有的关怀,从而造成精神空虚。社区应该组织更多老年人可以参与的活动,比如联谊活动、读书看报活动和生活保健方面的讲座。这些活动可以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有助于他们的精神心理健康。另外,还要组织专门的心理辅导机制,让更多的志愿者陪老人聊天,积极地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三)借助互助养老模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互助”是在互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社会交换行为。老年人不必离开自己的家人、朋友,不必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也不必花费高额的养老费给专门的养老机构,只需要通过老人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帮助,利用自身的资源,就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可以让那些健康的老人帮助残疾或者患病的老人,有技术的老人帮助那些没有任何专长的老人,慢慢地通过这种互助形式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增进老年人之间的情感,保障他们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可以满足他们精神的慰藉,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互助养老模式是一种结合了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顺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符合当今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同时,互助养老模式还能解决资金问题,通过老年人互帮互助,形成共同体,免去高额的养老服务费用,高效利用社会资源,这是河南省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endprint

三、互助养老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分析

(一)互助养老理念的理论基础

1.老年人也是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不是社会的累赘,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互助养老就是要让老年人相互成为“资源”,节省大部分人力。

2.社会交换理论中,老年人在互助的过程中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这是他们生活价值的体现,让他们获得应有的尊重。最后,非政府组织要帮助老年人解决养老问题,要发挥社会的力量,让人们关注养老问题的同时,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互助养老模式的价值分析

1.对于老年人个人的价值。现如今老年人的知识层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更加注重精神层面和个人的价值追求。互助养老模式可以让老年人发挥自己的价值。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互助中完成自身的角色转变,对于刚刚步入老年人生活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在互助体系中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知识储备和健康的思想积极发展互助养老模式,在帮助其他老年人的同时,还实现了自身价值,让老年人能够不依附他人,掌握生活的自主性。

2.对于社会家庭层面的价值。由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得子女在赡养父母方面有着非常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他们不仅要积极参加工作还要抚育下一代,这使得他们在赡养父母上有些力不从心。而老人为了不影响儿女的生活,选择独自生活,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互助养老模式不仅让老年人拥有了自己的生活,不依靠外界大量的服务和高额的资金,还保证了老人的身心健康,这解决了整个家庭的难题,让子女可以安心投入工作,构建了和谐的家庭关系。

3.对于政府的价值。互助养老模式通过利用老年人的人力资源,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政府和社会解决了很多困难。如今,许多国家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互助养老模式成本低,收益高,可以在实现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至于面对老龄化社会而丧失自身的生活动力和资金。我们需要通过互助养老来缓解政府的压力,让政府可以为百姓建立更多的更完善的服务。

(三)河南省互助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

1.缺乏政府的支持。互助养老模式一般都是民间机构主导,缺乏政府的支持。河南省互助养老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的支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乏政府的支持导致互助养老模式制度不健全,资金匮乏,管理不到位。互助养老服务不到位,服务人员的质量不高,缺乏专业素养。没有强有力的力度管理和规范互助养老模式,不仅不会给老年人带来便利,还会引发各类社会问题。

2.社会参与度不高。互助养老作为河南新兴的养老服务体系,不仅要靠政府的支持,还要依赖社会人员的参与和支持。现如今,河南还没有建立健全的老年人互助组织,覆盖率较低。另外,许多老年人对互助养老的认识不够,对于这一模式采取怀疑态度,不愿意积极参与,这是互助养老的关键问题。

3.资金匮乏。互助养老模式的建立需要资金的保障,但是政府的拨款不足以维持这一模式的持续发展,因此,还需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没有足够的资金很难开展互助养老模式,也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员,这都是发展互助养老模式的主要障碍。

4.缺乏专业培训。互助养老模式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不仅仅是为老人提供简单的生活照顾,也需要了解专业的基础医疗知识、养生保健知识、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而目前河南省整体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都缺乏这一素养,这很难保证服务质量,降低了人们对养老机构的认可度,阻碍了互助养老模式积极有效地发展。

四、构建河南城镇互助养老模式的对策

(一)健全互助养老模式的法律制度

为了保障互助养老模式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当前,互助养老模式虽然都是政府在支持,但是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法律制度是构建互助养老模式的基本保障,因此,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设定清晰的规范条例,对于互助养老模式的服务要把握质量,确保老年人享受到相关的服务资源。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营需要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不仅保障老年人的权利,还可以保障服务人员的权益,促进互助养老模式的有效运行。

(二)加强互助养老模式的保障力度

首先,加强保障力度就要解决资金问题。我国互助养老模式主要是民办,也就是政府提供部分的资金,没有全部的预算成本,而且一般养老机构的资金是内部资金,这就使得养老机构盈利化,缺少了最基本的公益保障。所以,为了保障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的健全,就要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上提供全面的帮助,推动互助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其次,互助养老模式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河南省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对人才培养还完全不够,缺乏大量懂得基本技能、医疗知识的专业人才。要建立专业的培训课堂,大学或者社区培养这类人才的同时,也要对已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完善城镇社区互助养老体系和服务设施

1.完善社区养老体系。近年来河南省推行了传统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虽然这一体系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有待完善。首先,对于失独老人和部分无能老人应发放一定的救助金并定期探望,建立老人基本情况登记表,保证老人可以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其次,要建立医疗服务站,满足老人体检、医疗等服务。要针对不同社区老人的需求,建立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设施和相关活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最后,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老年人补贴金。除了依靠政府,还应该积极宣传,号召社会各界对互助养老机构进行捐助,有了资金才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可以完善互助养老机构的监督机制,更好地提高互助养老機构的服务质量。

2.要建立老年养生讲堂和老年人心理咨询室。首先,为了老年人健康的生活,要给他们定时开设养生课堂,提高他们的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不仅要让老年人了解基础的医疗保健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科学搭配饮食预防疾病,保护自身健康。要老人从过去有病医治的想法转变为预防疾病的思想。为老人在运动、饮食等方面提供科学的方法。其次,建立老年人心理咨询室,使一些独居老人可以得到心里慰藉,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老人的心理状况,积极疏导陪伴,也可以在咨询室开展一系列活动,让老年人相互倾诉沟通,达到互助养老的目的。

(四)加强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深化互助养老服务

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互助养老模式中去,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这一事业,完善对于志愿者特长及意愿的信息登记,对志愿者进行分类,分别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并分配到他们意愿的岗位。开展互助式志愿者服务,让志愿者积极开展服务的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服务效率。要让志愿者深入到养老体制之中,让他们与已经工作的专业人员互帮互助,组成一支完善的队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保证他们享受到最好的服务,深化互助养老服务,丰富其内在含义。

总而言之,工业化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提升,老龄化是当今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必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前“养儿防老”等观念已经慢慢不适应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让老年人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之中。互助养老模式无疑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难题。有助于老年人保持积极健康心态,有助于年轻人更专注地投身社会建设,有助于政府完善社会建设。老年人互帮互助共同安度晚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在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老年人也实现了自身的又一次对于社会的价值。当然,目前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并不健全,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这需要社会长时间实践才能够完善并且实现,因此,我们要积极努力推动这一目标,实现未来中国养老体系的全面健康发展。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城镇养老现状与互助养老研究”(2017B3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河南省养老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