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小区邻里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2018-02-02 15:41朱青
祖国 2018年1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影响因素

朱青

摘要:邻里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良好的邻里关系是一个社区充满活力、安全稳定的标志,也是保证整个社会健康运转、增强城市居民凝聚力的关键。拆迁安置型社区作为城市化的典型产物,正处于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进行时态,其复杂性使重构邻里关系的紧迫性尤为突出。本文以探究影响拆迁安置小区邻里关系的因素为出发点,对个体异质性进行深入挖掘,并创造性提出了拆迁安置属性这一影响因素,以顺江小区为例,对以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拆迁安置因素这三大类共十个变量进行回归性检验。研究发现,拆迁安置小区的邻里关系与个体因素和拆迁安置因素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本文用公共管理手段,针对以上两类因素,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改善拆迁安置办法切入,提出重构拆迁安置小区邻里关系的路径,通过改善城市微观结构,维护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拆迁安置小区 邻里关系 影响因素 顺江小区

一、影响拆迁安置小区邻里关系的假设体系构建

(一)以往关于邻里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整合以往关于邻里关系的研究,在此将其分为三类,即人口统计学上的个体差异、客观物理空间、社会大背景。

首先,在个体异质性方面,学者仲继寿认为,老年人较中年人和青年人与邻里交往的意愿更明显;学者孙龙认为居民地域归属也是影响邻里关系的重要因素,比如本地人在邻里交往上明显比外地人更加得心应手;学者杨卡则认为居民收入水平越高,邻里关系越强。

其次,客观上,在经历了单位制街区到商品房小区的变革后,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社区类别是影响邻里关系的重要因素。学者赵衡宇认为,居民在老式小区中较多地会联络邻里感情;同时,物理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加居民的对其依恋程度,社区环境影响着居民的择居行为,也会减少邻里疏离感。

最后,在社会背景方面,学者黎熙元认为城市化使居民社会支持网从社区内转到社区外,学者浩春杏认为城市社区分化随着市场经济深入不断加重,由于地緣和业缘为主的人口聚居状态被打破,城市流动人口增加,邻里不断变动,难以结成稳定的邻里关系;在此背景下交换观念被习惯性地带到了人际互动中,守望互助的社区精神因商品价值观的侵蚀而逐渐弱化。

从以往研究观之,邻里关系的研究对象是居民本身,因此关于邻里关系的研究应尽可能落脚到“人”身上,而以往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研究或精细繁杂或笼统粗略;此外,以往对于邻里关系的研究鲜有针对拆迁安置小区这一我国城市化的特殊产物,且忽略了拆迁安置因素本身对于安置社区邻里关系的影响。故下文中假设体系的构建将系统且深入地挖掘个体差异与安置小区邻里关系的相互作用,并创造性提出拆迁安置因素对于拆迁安置小区邻里关系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通过回顾经典调查与理论,笔者决定从个体属性、社会属性和拆迁安置特性三个方面调查其对于拆迁安置小区邻里关系的影响,构建出如下假设体系。

1.个体属性与邻里关系

首先在居民的社会经济能力方面,人们社会空间的拓展能力与其自身的社会经济能力相关,那些受教育水平高、经济能力强的居民,其自身的社会经济能力就越强,在人际交往中的空间拓展能力越强,而社区内的交往减弱,故作如下假设:

假设1.1: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与邻里的关系越差。

假设1.2:居民的收入越高,与邻里的关系越差。

其次,在居民居家生活的利益相关度方面,居民在社区中的人际交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因此相应的人际活动也主要与居家生活的利益相关联,一般女性比男性在居家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对社区事务更为关注;年龄越大的居民可能在社区中居住的时间越长久,故可能更加认同社区利益和自我利益的一致性;随着住宅的私有化,那些拥有房屋产权的居民与社区有更紧密的利益关系,故作如下假设:

假设2.1:女性居民与社区邻里的关系较男性居民好。

假设2.2:居民的年龄越大,与邻里的关系越好。

假设2.3:拥有住房产权的居民较没有房屋产权的居民与社区邻里的关系好。

2.社会属性与邻里关系

社会控制论认为当,组织对其成员的约束力下降可能导致其偏差性行为的产生,所以完整的家庭是居民社会化的纽带,故作如下假设:

假设3.1:拥有配偶的居民比没有配偶的居民与邻里间关系好。

假设3.2:家庭人口越多,与邻里的关系越好。

假设3.3:家庭代际数越高,与邻里的关系越好。

3.拆迁安置因素与邻里关系

拆迁补偿行为往往发生在居民迁入新居前,对拆迁补偿的满意度可能会影响居民对于安置社区的接受度和评价,而居民对社区满意度可能决定着其与社区内的其他居民的交往意愿,故作如下假设:

假设4.1:居民对拆迁补偿满意度越高,与邻里的关系越好。

假设4.2:居民对拆迁安置小区的满意度越高,与邻里的关系越好。

二、影响因素的回归性检验及结果讨论

以顺江小区居民为样本总量(16000人)进行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250人作为本次调查样本,通过样本统计,其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分布均匀,同时对照郫县统计年鉴可知样本情况与之较为吻合,故可以认为本次调查样本具有较佳的代表性,将数据输入SPSS 19.0进行回归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

表1展示了个体属性、社会属性和拆迁安置属性对于获得良好邻里关系的发生率,可知邻里关系与家庭人口数和家庭代际数无关,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呈反比,与其余因素成正比,可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推行,核心家庭二代户的三口之家较为常见,因此在社区中的家庭规模并无显著差异,故除假设3.2、3.3证伪以外,其余假设均证实;从各个自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度观之,对居民获得良好邻里关系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有:文化程度、收入、年龄、房屋产权、拆迁安置补偿满意度,具体讨论如下:endprint

1.在个体属性中,邻里关系与拆迁安置居民的年龄、房屋产权呈正比,与文化程度与月收入呈反比。

拆迁安置社区虽然处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度的阶段,但因处于城市大环境中,其转变的趋势仍是逐渐成为一个地道的城市社区。而家庭服务在城市社区的兴起冲击了邻里的互助功能,即社区整合功能发挥的核心动力。高收入家庭和高学历家庭更加注重处理家庭事务的经济效益,即花最少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办最复杂的事情,故其转而向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托管机构寻求帮助,以减少向邻居求助所可能增加的时间成本和人情成本。

2.在拆迁安置特性中,邻里关系与居民对于拆迁安置补偿的满意度和对安置社区的满意度成正比。

在首因效应的作用下,发生在迁居之前的拆迁补偿将直接影响居民对拆迁安置型社区的认知和情感。如果居民不满意其所获得的拆迁补偿,对于安置社区的评价也是消极的,虽然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可能会随着社区建设逐渐消失,但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而这种主观感受是社区成员进行社区活动和人际交往的精神纽带,是拆迁安置型社区在发展人际关系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关键。

三、重构拆迁安置小区邻里关系之对策

根据以上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重构拆迁安置小区邻里关系的对策应着重强调社区服务建设和满足安置居民的拆迁补偿,具体如下:

(一)推进安置居民的市民化教育

首先要通过文化内化使失地农民完成市民化的转变,引导其适应现代城市生活规则和现代价值观的转变,从而使其行为方式更加适应城市生活,更好地投入新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其次要平衡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与市民意识、城市主人翁意识、社区归属感和居住幸福感的教化,让失地农民真正享受现代化中幸福的城市生活;最后要强调市民化方式的多样性。通过社区宣传栏、社区广播等媒体,或组织社区好人好事模范家庭的评比、组织居民讨论社区问题,鼓励其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从而增强居民的社区融入感和凝聚力。

(二)完善安置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社区服务体系需要多方投入,应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兴办社区老年活动室、社区书屋、运动场所等,还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设施以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窗口,逐步完善安置社区附近的商业配套设施,同时鼓励他民间机构(如非营利组织、企业等),实现社会统筹;其次要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以居民真正需要的服务为出发点,开展各种家政服务和文化服务,千方百计为居民提供便利;最后要为流动人口和是失地农民寻找再就业机会,提供城市就业市场讯息,给予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并向其宣传国家对于安置居民在计生服务、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服务和优惠政策。

(三)改革完善征地补偿与安置办法

首先改革征地补偿机制。国家征地时应以市场价格为准,一次性足额支付补偿安置费;企业或其他私人组织征地时,应引入谈判机制,由用地单位和失地农民代表通过谈判确定补偿安置费;其次调整拆迁补偿模式。提供货币补偿和安置房屋并举,并由失地农民自行选择,要特别注意失地农民的隐性损失,如迁入城市使未来生活成本提高的附加“损失”;最后完善规范的住房保障制度。简化司法救济程序,降低行政诉讼的成本,向有需要的安置居民提供法律救助,制定和完善保护安置居民这一城市弱势群体的专门法律,如《拆迁法》和《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法》等。

总之,拆迁安置小区的建设涉及到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城乡利益格局的重建,邻里关系作为安置居民融入城市生活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社区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拆迁安置小区邻里关系的重构最主要的是要提升失地农民对于拆迁补偿的满意度,辅之以完善的社区服务和基础设施,从而提高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仲继寿.住区心理环境健康影响因素实态调查研究[J].建筑学报,2010,(01).

[2]孙龙.北京老城区居民邻里关系调查分析[J].城市问题,2007,(02)

[3]杨卡.新城住区邻里交往问题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03).

[4]赵衡宇.基于介质分析视角的邻里关系和住区活力[J].华中建筑,2009,(06).

[5]杨鸿台.城市社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6]黎熙元.社区论辩: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02).

[7]浩春杏.后单位时代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探讨[J].大連干部学刊,2009,(11).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影响因素
邻里关系的纽带
温州卷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
基于邻里关系传播与模式合并的谱聚类
保持你周围健康氛围的9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