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问题及策略

2018-02-03 16:47赵茜瑞石洪影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主体责任污染

赵茜瑞,石洪影

(1.哈尔滨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哈尔滨 150010;2.黑龙江中科瑞合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00)

场地污染问题危害极大,严重阻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若污染场地土壤得不到有效修复,势必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甚至阻碍社会的稳定发展。当前,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污染场地土壤现状

污染场地是指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场地。2005开始,我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经过10年的调查,调查结果在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公布,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超标点位为19.4%”。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污染场地土壤现状不容乐观,无机型土壤污染比较显著,南方土壤污染情况要重于北方。

2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缺乏健全的土壤修复标准体系

当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缺少健全的修复标准体系,这就导致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的开展缺乏可靠的支持。以场地内被污染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评估和检测,这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成效[1]。但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土壤在理化性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对污染场地的修复研究起步较晚,缺乏健全且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复标准体系。这样就无法保证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质量和效果,给后期土壤修复质量检验与评价带来一定难度,此种情况下不利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土壤修复标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2.2 未建立明确的责任主体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环保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对污染场地土壤进行修复势在必行。

2014年4月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主体有明确的规定,“谁污染谁治理”,也就是说污染者要承担相关治理费用。对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来说,这样能够有效解决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资金问题,但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治理原则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2]。首先,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责任主体往往不明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均未明确界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责任主体。与此同时,由于区域内企业数量较多,企业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很难明确区分场地土壤污染的责任主体。同时,入驻企业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一旦污染企业搬迁且相关监督调查不到位,就无法准确把握场地土壤污染的责任主体,这也会影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的开展。

3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有效策略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有助于人们推进城市化建设,该污染不仅影响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还会制约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人们可以科学地控制污染场地风险,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1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土壤修复标准体系

为更好地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要针对当前污染场地土壤的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分析,建立健全土壤修复标准体系,并严格依照这一标准体系开展规范的污染土壤修复工作,以促进污染场地土壤的有效恢复。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过程中,人们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土壤实际情况,保证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体系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适宜性,推进土壤修复工作高效开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体系的构建,要满足《场地环境评价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等相关要求,实施规范的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监测,并全面考虑污染物检测分析、土壤修复技术选择及生态环境评价等因素,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3.2 细化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审批制度,规范土壤修复环节

为推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高效开展,在建立健全土壤修复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要细化喝落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审批制度。也就是说,待污染土壤修复完成后,相关部门要及时对修复质量与效果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再次对土壤进行开发利用。修复工作报告及相关材料应统一上交当地环保部门。环保部门需明确部门职责,严格且规范地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进行审批和验收,切不可任意妄为。审批验收需第三方来执行,将验收监测及调查报告交给第三方,第三方需严格按照规程进行验收,可采用土样布点、实验室检测和修复效果评价等方式。这些环节都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审批验收过程中的关键内容,缺一不可。因此,修复审批制度要将这些环节制度化,以切实提升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成效,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整体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们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审批制度。环保部门必须保证土壤修复审批的科学、合理、高效,确保审批验收的规范性,逐步完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审批工作流程,不断提升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水平。

3.3 把握污染整体,明确土壤修复责任主体

开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时,人们必须把握污染场地整体情况,明确土壤修复责任主体,以确保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有序开展。实际上,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当场地土壤污染时间较长时,土壤污染情况与企业历史活动存在一定联系,并且可能涉及区域内多家企业,因而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责任主体的明确至关重要。当场地土壤遭到污染,政府决定开始整顿时,很多污染型企业的厂址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污染型企业搬迁,以减少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同时,要对企业污染区域内土壤实际情况开展全面调查和实时监测,明确污染场地土壤的具体情况,明确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责任主体,从而推进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对于污染型企业搬迁前已经对场地造成污染的,必须令其在限定时间内治理和修复。修复完成后,由当地环保部门审批验收合格,其方可完成迁址工作。明确修复责任主体,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或治理费用出现转嫁的情况。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

为切实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质量和效率,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大资金投入,资金主要由政府和责任企业承担。为了有效开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人们必须落实科学规划,进行有序利用。也就是说,要明确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实际情况,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客观地面对当前我国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

4 结语

当前,污染场地修复中普遍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以及误差调查过程复杂化等问题,为全面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成效,人们必须全面把握污染场地土壤现状,建立健全土壤修复标准体系,细化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审批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深入研究土壤修复技术,并促进成果转化,从而全面提升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猜你喜欢
主体责任污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