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2018-02-03 18:28李琼星
考试周刊 2017年79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案例教学

摘 要: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课程性质目的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分组作业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生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系统工程;交通运输;案例教学;分组作业

一、 课程性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来解决工程问题的横向交叉的学科。是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及其他交通相关专业本科生教育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既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既有原理的论述,又有丰富的方法应用。

二、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由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一门横向交叉的学科,是基于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學基础上的综合运用,同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交通运输的专业知识,对交通运输系统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涉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知识体系庞杂、涉及内容丰富、所涉问题复杂,导致学习出现畏难情绪,认为这门课程理论部分抽象,模型部分生涩难懂,实际应用更是抽象。导致学生面临这门课程学习时出现畏难情绪。

2. 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即使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仍然会出现缺少吸引力,缺乏互动。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程中虽然引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相关案例,但是交通运输系统所含要素多样、要素之间的关系复杂抽象,案例的分析和计算过程涉及定性分析、模型化和方法选择;所有这些都很难用语言加以描述,导致上课内容简单粗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课堂上老师讲的都懂”,以为实际的应用过程简单而轻视这门课的学习。最后却出现“课后不知本课程所学为何物”的状况。

3. 教学效果不理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包括系统理论和方法论部分、系统分析和评价部分。两部分中始终贯穿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观点。对于定性分析,大多是抽象分析,对于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很难理解其含义,对于定量分析,学生不理解计算模型背后的实际意义,导致学习成了生搬硬套的公式和方法,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仍然束手无策,无从下手。

三、 案例教学与分组作业模式

1. 模式的提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案例教学,结合学生分组作业安排,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讲授的内容逐步完成分组作业的环节,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与分组作业息息相关,教材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作业环节是具体案例的实际操作和理解。

目前本科生习惯于课堂学习理论方法,课后完成习题练习的传统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只要求学生记住老师课堂教学环节中所提到的步骤和方法,然后完成模拟练习,这种作业方式把《系统工程》的作业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的解题过程,忽略了系统工程课程的精髓—即方法理解和实践应用。包括实际系统资料、数据的调查和收集方法的具体应用,结合系统实际状况和分析人员知识经验的系统的定性分析过程,反映系统要素关系特征的模型化处理,不同系统条件下的方法选择等。

通过案例教学与分组作业环节,使课程学习真正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方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体操作方法

(1) 将学生分组。按照自愿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确保学生能有效完成案例,一般确定每组成员为6人左右,要求每组学生自主选择案例,并随课程进度完成相关内容,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要求系统要素确定、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决策等方面。分组要求应在第一堂课时提出并与课后分组完成分组,以便尽快进入分组作业。

(2) 案例讲解

要求每个小组均应完成案例分析中的系统要素确定、系统分析、系统评价和系统决策。每一部分内容随教学进度完成。为了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将于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讲授完成后,随机抽取一个小组中的任意一名成员上台讲解,时间控制在十分钟。讲授过程中,要求知识表达准确流畅,分析思路清晰,运用知识熟练。

(3) 评价方法

评价由授课老师和各小组随机抽取一名担任,但讲课学生所在的小组除外。最后评分应由教师评分占40%,学生各组评分的平均分占60%,一方面通过教师评分控制作业质量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评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教师总结

因为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有限,案例作业过程中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及时纠正,让学生发现对知识的掌握存在的缺陷,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或不足,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理论联系实际。

四、 问题和对策

1. 问题

(1) 有的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敷衍的态度

学生面临案例作业时往往会有缺乏经验无从下手,导致畏难情绪的出现。由于是随机抽取一个小组中的某一成员讲解,可能会使有的学生抱着不被抽到的侥幸心理,甚至即便抽到也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对于这种状况应通过考评改革加以约束,一方面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组员的贡献率给出小组成员分,杜绝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加大平时作业占有总评分中的比例,杜绝敷衍和应付。

2. 应用效果

(1) 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能即时应用到相应的案例分析中,使学生感到课程学有所用,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同时因本课程的开设时间为大学期间的第四个学期,大类招生情况下学生还未进入专业学习,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各专业有初步的了解,为大三确定专业选择方向提供参考。同时,分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学会将掌握的方法应用到专业实际当中去,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方法基础;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合作,模拟出未来工作状态下同事之间的合作情形。

(2) 分组作业过程中,学生往往有疑问难以解答,需要向老师请教答疑,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在分组作业和参与讲解的过程中,理解老师备课和讲课的不易,促进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形成更为良好的师生关系。

(3) 由于分组作业使每个学生在每一次作业讲解中都有可能被抽到,增加了学生旷课的风险,加强了约束,提高了学生的到课率。

作者简介:

李琼星,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案例教学
京德智慧高速信息化系统工程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广州新型有轨电车通信系统工程应用创新
系统工程
复杂系统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