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冰与火之歌》人物“提利昂”的神话原型研究

2018-02-03 00:26贾琳斐
青年时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物

贾琳斐

摘 要:小说《冰与火之歌》是当代极有特色的文学名著,在其特有的写作模式下,拥有众多的人物,复杂的情节,线索和细节之多前所未有。所以此次笔者选择的研究对象,只是集中在小说的一个人物身上,以研究小说人物“提利昂”的神话原型,期许以精见长,以小见大。本论文会以文献资料法(小说原文)和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加上笔者的整理与思考去探究“提利昂”的人物原型,神话体系选择的是希腊神话。在运用上述方法得出结论之后,本论文还会以结论出发,去探究此类型角色原型在眾魔幻小说中的运用,极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冰与火之歌》;提利昂;人物;神话原型

一、神话原型释意

神话原型,亦可称之为原型批评。荣格认为,人类是存在着集体无意识(原型)的,集体无意识解释为“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虽然以当代演化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荣格对于集体无意识的解释存在着问题,但在心理学研究初期,不失为解释人类本能的一种说法。

20世纪五十年代,加拿大人诺思洛普·弗莱提出了原型批评。他发现现代小说与古代神话,在人物,情节,母题,意象等方面有极大的相似度,而这契合了荣格“集体无意识”的理论,由此弗莱发展出了原型批评,这是对艺术、文学的一种分析,批评方法。此方法与七十年代由盛转衰,被结构主义批评取代。

二、小说简介

1.小说写作背景

马丁本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喜欢历史小说,但历史小说最大的局限是结局已经基本注定,不论作者付出多大的巧思,都失去了最大的悬念点和高潮设置处。”所以他选择了“冰与火之歌”这个虚构的时空。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作者借用了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例如在主线最为集中的“维斯特洛”大陆,便是以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为主,人民有等级的区分,贵族,平民;人们可以受封为骑士,领主,以及得到相应的爵位 并世袭(贵族受封容易,平民如功勋卓越亦可受封,受封后成为贵族)。

然而以欧洲中世纪文化为主的同时,作者又向其中点缀了其他文化的缩影。例如“七大王国”之中的“多恩”,其领地多为沙漠,其民族文化也充斥着阿拉伯风情(从建筑风格到服装穿着);而身处冰天雪地的“北方国度”,其最北方拥有着一座绝境长城,用来防护塞外“野人”的入侵,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缩影。

2.提利昂人物介绍

全名提利昂·兰尼斯特,提利昂的外号是“小恶魔”,因为他是个侏儒,并且毒舌,但是他见事清楚,说话一针见血。“小恶魔”这个外号更多含义还是侮辱他的身高。

提利昂的父亲恨他,因为在提利昂出生时,他的母亲死于难产。其二,所有“兰尼斯特”家族的人都生得高大俊美,提利昂的哥哥姐姐都是俊男美女,但他却是家族的污点。

提利昂有两大爱好,读书和嫖妓,这在文中被多次提到。书籍在冰火的世界里是珍贵的(没有印刷术),而提利昂只要一闲下来,就会读书,他每旅行到一个地方也必会拜访当地的图书馆(贵族专用);另一个爱好——嫖妓,“花钱找妓女”几乎成了提利昂的口头禅,提利昂那方面发育的没问题,他爱女人,但是他也明白,没有女人会爱侏儒,所以他乐于花钱让女人跟他上床。

由于提利昂独特的成长经历,使得他的人性中充满了现实的意味,他不能让别人喜欢他,他也不稀罕,但是同样也没有人敢轻视他。他内心强大,有勇有谋,有仇必报,有债必偿,从而赢得了远超一个侏儒所能得到的

尊严。

3.POV简述

POV(Point of view)视点人物写作手法,这是由《冰与火之歌》独创的写作手法,其特点为小说的每一个章节都存在着主角的替换,实际上小说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以此章节的主视角人物命名的,每个章节之间不存在时间的重叠,他们的关系是上下承接的。此外,相邻的两章不会出现主角的重复。

整部小说采用了严格的限制第三人称视角,即读者只能了解到主角的所知所想,但巧妙之处在于,一旦一章结束,视点人物就会切换,读者又能读到另一个主角的想法和作为,而很有可能的,这两个主角正处在同一个事件之中,他们的关系甚至可能是对立的。这一点使得《冰与火之歌》有着绝对独特的阅读体验。

三、“提利昂”神话原型分析

1.希腊神话原型分析

提利昂的古希腊神话原型是英雄赫剌克勒斯,即海格力斯。赫剌克勒斯是主神“宙斯”和底比斯国王之妻阿尔克墨涅的私生子。幼时因遭赫拉嫉妒,遭到过抛弃,以及受到毒蛇的行刺,但都化险为夷。少年时,因受到神谕,说他将来会成为伟人,他的父亲便找来一帮优秀的老师来教导他,其中一位教师里诺斯教赫剌克勒斯竖琴,这个老师脾气很糟,又一次他责打了赫剌克勒斯,赫剌克勒斯拿起他的竖琴砸在他头上,那时的赫剌克勒斯已经身具神力,这一下把里诺斯打死了。

虽然经过审判,判定赫剌克勒斯是自卫,无罪释放。但底比斯的国民都恐惧他,国王便派他去乡间放牛,赫剌克勒斯在那里长大。之后,赫剌克勒斯开始建功立业,他帮助众神打赢了“巨人之战”,然而这再次遭到了赫拉的嫉妒,她蛊惑了他的心智,使他残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赫剌克勒斯清醒之后,陷入了悲痛之中,很长时间没能恢复过来。再之后,他得到神谕,只要他完成他的人类国王哥哥交给他的十二项苦差,死后便可升格为神。这让赫剌克勒斯很苦恼,因为一个英雄为凡人驱使是耻辱的,但他还是接受了。最终他完成了十二项困难的挑战。

2.提利昂与原型的外形对比

如果仅从外形来讲,提利昂和赫剌克勒斯是完全的不同。据神话原文描述:赫剌克勒斯的力量和身体比所有的人高大。他有一丈多高,两眼奕奕有神。无论何时当他射箭或投掷标枪,总是百发百中。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全希腊最漂亮最强壮的人了。

而提利昂可没这么幸运,他是个丑陋的侏儒,一眼蓝一眼碧,他曾经自嘲为“畸形小魔猴”,这是对他外形很好的比喻。endprint

究其原因,希腊神话形成的时间非常早,公元前8世纪以前。那时候的人们都拥有美好的愿景,希望主角有其完美的一面,所以整部希腊神话的英雄们都是又高又帅。这个习惯至今仍被沿用。

在这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作家们发现有欠缺的主角更容易与读者共鸣,即缺陷美;完美无缺只会让人感到麻木和恶心。所以现在的故事必备元素之一就是“受伤的主角”。

3.提利昂与原型的性格对比

首先,提利昂是一个敢于面对真相的人,他从不骗自己。提利昂不傻,他没拿虚伪的谎言去骗自己,而是接受现实:没错,我是个侏儒,是个丑陋的怪胎,别人能得到的许多东西我这辈子也得不到,我的一生就是一场对侏儒的审判;没错,我老爹恨我,我老姐也恨我,我也恨他们,家族以我为耻,但好在我有钱!

第二,提利昂是个诚实的人,对人对己都是。他坦荡地承认自己是个有钱的色坯,“花钱找妓女”一直挂在他嘴边,他承认自己丑,承认自己不够英勇无畏;而对别人而言,之所以别人觉得提利昂尖酸刻薄,口无遮拦,都是因为他太“诚实”了。

第三,提利昂是一个公平的人。“兰尼斯特,有债必偿。”是他的口头禅。在第一部《权利的游戏》中,他曾被陷害,而被关在“空狱”中,那时有一个狱卒对他拳打脚踢,把他的食物直接扔进悬崖。提利昂发誓要报复他。然而当提利昂用的着他的时候,又许诺他,只要传个口信就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金子全给他,最终,他履行了诺言。

相比之下,赫剌克勒斯的个性并没有太明显的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神话故事只是笼统的叙述他的经历,他的语言和心理并没有提到。所以我们只有借由他的经历来推测他的性格。

赫剌克勒斯是一个非常仇视不公的人,并且在他的个性里拥有着血性和暴力的一面;其次,赫剌克勒斯忍受屈辱,完成十二项苦差,这可以看出他人性中顽强的一面。

所以说,提利昂和赫剌克勒斯的性格有异有同,他们都很顽强,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但提利昂靠他灵活的大脑和他三寸不烂之舌解决问题,而赫剌克勒斯依靠暴力。

四、结论与建议

始于人物,终于人物。“小恶魔”提利昂是一个惨遭蹂躏的强者,希腊神话中的原型是赫剌克勒斯,文章从经历,外表,和性格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在经历上,提利昂与赫剌克勒斯是极为相似的,他们都是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他们都经历过毁灭性的打击,并重新站了起来。

从外表来看,提利昂和赫剌克勒斯是绝对的不同,一个矮小畸形,一个高大健壮。笔者认为这是小说作者特意设置给提利昂,增加角色的矛盾与反差,来提高小说的深度和文学性。

从性格方面来讲,提利昂诚实,公平,顽强,智慧,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赫剌克勒斯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他嫉恶,血性,暴力,顽强。值得一提的是,两个角色都是反式英雄,身上都不存在伪善。他们的性格有异有同,提利昂更看重利益,喜欢用脑子解决问题,而赫剌克勒斯则依靠自己无匹的力量,用暴力解决问题。

结论是提利昂虽然原型是赫剌克勒斯,但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非常独特的东西,即自身的矛盾和反差,结果证明,这也是更具戏剧性和文学性的。笔者认为,这是文学的精进。

提利昂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但世上每一个《冰与火之歌》的读者,都会永远记得这个极具个性,口无遮拦,顽强的侏儒。

参考文献:

[1]荣格(瑞典),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1922.

[2]乔治·R·R·马丁(美),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1996.

[3]施瓦布(德),希腊神话故事,2009.

[4]喬治·R·R·马丁(美),冰与火之歌:列王的纷争,1998.

[5]斯托弗·沃格勒(美),作家之旅:源于神话的写作要义,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物
戏曲人物表演艺术漫谈
音乐剧《迷藏》中“方老师”一角的饰演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