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因素研究

2018-02-03 00:43叶汉波
成才之路 2018年2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阅读教学因素

叶汉波

摘 要:文章从解读——适切是第一要义,重心——低一点再低一点,读议、是手段不是目的,表达——教学实效的试金石四个方面阐述、剖析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因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朴实、扎实、真实,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2-0021-01

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需要暂时停下匆忙赶路的脚步,先想一想——究竟要往哪里去。回顾过去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语文发展之路,似乎总是在不断地否定,不断地从头再来。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效率之“牛耳”在哪里呢?经过一代代语文人的不断探索思辨得出结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体核心就是语言——文本示范性的语言,学生有待发展的语言。

一、解读——适切是第一要义

教材中的文本其实是作者、读者和编者三者视野融合的结果,要对这样的文本进行“适切”的解读,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三个维度上的解读:其中一个维度是解读相对于教材编排意图的适切性。面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会解读出不同的内涵。但是必须看到,当不同文本彼此间按照一定的规则编排起来的时候,很多原先并不被限定的东西,就以编者意志的形式被做了某种限定,成为既定体系中的一个有机成分。在这种情况下,也许从单个文本来看,它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抑,但整个单元体系的目标利益却得到了保障。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来说,一个文本和一组文本,毫无疑问后者的作用会超过前者。另一个维度是解读对于文本本身特点的适切性。在一般的文本解读中,通常更多的是进行由言及意的探索。而事实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构成一个文本独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看似内容,实为形式。因为内容总是依附于一定的形式。而且同一个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但是不同的语言形式其表达效果之间又总有些细微的差异。第三个维度是解读对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切性。儿童只能接受他们能接受的东西,因此找准儿童思维和语言发展的起点、估准其最近发展区的域值,是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重心——低一点再低一点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语文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首先应当实施的是“保底”教学。这里的“保底”需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保班级学习水平之“底”,教学应当面向全体,而占班级人数最多的中等生、需要特别关注的后进生,在其中更应具有当然的优先权;二是保个体学生语文能力之“底”,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是每个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所必备的,教会每一个学生写端正的字、说清楚的话、读顺溜的文,学会用一定的方式去思考成长道路上碰到的各种新问题,学生的持续发展才有了“底”。要实现以上两大“保底”作用,教师必须把教学的重心降下来——适度地降低教学目标,使之落在全体学生语言发展的最近发展区;适度地降低教学起点,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语言锻炼和发展的机会;适度地降低学习台阶,小步子,多反复,保证学生能在切实的训练和语言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三、读议——是手段不是目的

读议是语文阅读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曾经有专家把“书声琅琅”“畅所欲言”等指标列为评价一堂语文课优劣的首要标准。这样做自然有其道理,但是同时它也像一个无形的圈,框住了语文教学继续改革发展的脚步。而其后果是,语文课任怎么折腾,也跳不出“读”“說”的圈子,发展到后来,甚至挤不下一个“写”字,连“思”也正在逐渐失去它应有的地盘。其实,读和议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教师对“读”“议”的认识和定位。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读和议虽然重要,但这是因为它们是通向学生语言发展的通道,它们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读”可以指向很多种目的——有的读指向信息收集,有的读指向理解含义,有的读指向情感体验,有的读指向语感积累……在把握了“读”的种种功用之后,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读”的形式。课堂发言与讨论也是一样,真正有效的讨论,一定是紧紧围绕并体现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的。

四、表达——教学实效的试金石

“表达”应该包括以下几种形态:一是对文本表达方式的揣摩,对各种方式表达效果优劣的比较、体会;二是对文本表达方式的学习、模仿或借鉴;三是能以新的及个性化的方式去思考、理解、把握文本的语言。重视表达,不意味着轻视“理解”。人们通常把理解和表达分开来讨论,其实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已。事实上,理解和表达是相辅相成,难以分割的。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本,只有通过对他表达的考查才能得以判断;而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文本,他的表达才可能是清晰准确、内容充实的。

五、结束语

任何一个文本一旦进入教材,它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供赏鉴的文学作品,而成了被设定的供学生学习语言的对象、范本、园地。本文从解读——适切是第一要义,重心——低一点再低一点,读议——是手段不是目的,表达——教学实效的试金石四个方面阐述、剖析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因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朴实、扎实、真实,高效地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钱吕明.语文意识:通向语感的阶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阅读教学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