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建议

2018-02-03 21:07康乐
考试周刊 2017年79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主体地位物理教学

摘 要: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探讨,就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看法,并谈谈我的做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主体地位;非智力因素

一、 引言

在物理教学中,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都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大部分的学生提不出问题来。”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曾经提倡素质教育,但随着教育的进步创新,形成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每个学校都有教学活动,组织全体物理教师听评公开课。经过精心准备在课堂“表演”中,教学重难点明确,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多样,有理论、有实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老师与学生配合默契。那么这堂课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学生们都能顺利解决,我们想想这堂课意义有多大?

既然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我的思考与建议:

1. 提倡师生协作学习

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没有我们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学过程也就只剩下了形式,而最起码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对待每个学生,这样学生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学习。

2.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学生主体性,顾名思义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参与才能体现出来。但是仅仅作为“客体”参与进来只是一种被动的参与,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 鼓励敢于提问、敢于创新

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只依靠教师引导,还需要学生的自控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中学学习,也使他们受益终生。如果学生真正主动参与进来,那么他们一定会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与创新能力。

4. 发扬学生的个性差异

尽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每个学生所独有的个性就是他们的闪光点与优势。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因材施教,争取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 抓住课前及课堂的提问环节

1. 课前提问

我在教学中发现,课前提问在很多的老师上课中几乎都成为了“鸡肋”,学生在回答上节课所学到的内容时大部分都是在复述上节课老师讲过的标题,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我在上课时,要求同学在课下先将老师上课时的提纲性的、标题性的文字列在草稿纸上,然后看着草稿纸再将标题的内容用口述或者用例题填充模式将提纲补充完整,开始实施时因为不熟练所以不提倡口述,可以边口述边记录,将所复述的内容写到草稿紙上,写完后找同桌进行检查。这样慢慢的物理水平提高后,就可以不记录而直接可以找位同学听你口述,然后记录错误的方法进行互相提问了。在课堂上找同学回答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时,因为同学已经在课下自主学习几遍了,所以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非常踊跃,当然效果很好,他们已经将笔记上“死板”的内容,变成了自己的语言,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要比只记笔记然后只会背笔记的同学要深得多。所以我的做法可以总结为“物理请你说出来,其实爱你很容易!”

2. 课堂提问

例如我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就对课堂问题进行了规划,从而使课堂上的提问更加具有条理性、精准有效、符合学生思维习惯。这样才能使多数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主动思考、乐于回答。

正面的、直接的发问,难以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迂回地设问,可以故意针对学生概念模糊处、易错点,从而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我在新课教学中,经常采用曲问辅佐,通常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学习过万有引力定律后,如果直接问“内容公式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如改问“如何测出地球质量?”使学生能够思考动起手来,这种提问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我们教师做的应该是搭桥铺路,为学生指明方向,而不是“背”着学生到达“彼岸”。

三、 能让学生做的,自己不做

在教学中,我坚持在各种小考及期末考试前从不给学生复习,像专题类的知识点,在讲解时注意详略得当,能让学生总结的我只给学生列提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中容易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并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让学生真正探究性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学生对物理实验都有浓厚的兴趣。在相关教学中,教师应多做“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兴趣。学生实验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师不应该“讲实验”,同时重视物理中的小实验、小制作,它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重要作用。要做到学以致用,才是物理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自己探索物理规律,并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性的设计实验,如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学生设计出了用导轨配小车的方法探究弹簧形变和弹性势能关系。在探究两个物体表面的动摩擦因数时,同学们想到了用堆沙堆的方法来求解,或用一个平板缓慢抬高一端的方法来求解等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探究问题所要求的先提出问题再探讨方案再设计实验。同学们在学习中也培养成了自己主动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秦坤哲.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4,(06):67.[2017-08-12].

作者简介:

康乐,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主体地位物理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