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炉法则”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018-02-03 04:18高晓东
文教资料 2017年29期
关键词:法则依法治校和谐校园

高晓东

摘 要: 随着各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当代青年学生对个性的发展追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恰当地使用“热炉”法则,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对维护学生利益,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热炉”法则 公平性 依法治校 和谐校园

由于社会变革的快速发展,当代青年学生对个性的发展追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为追求个性,某些学生容易忽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影响学校的秩序。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恰当地使用“热炉”法则,对维护学生利益,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热炉”法则

“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诫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4.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警告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即时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体现了“热炉”法则作为一项原则和制度的规范性和严密性。无论何人、无论何时、手碰热炉,必受惩处。

“热炉”法则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学生管理中,适当运用“热炉”法则,体现了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热炉”法则是依法治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面向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仅需要政法系统协同推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现阶段,众多高校将“依法治校”作为本高校的重要办学理念之一。这既与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相吻合,又彰显了本高校的办学特色,“热炉”法则正是各高校“依法治校”的具体体现。法制体现的是公平与正义,“依法治校”既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又要对学生的违规乱纪行为进行惩处,奖惩结合,才能体现出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当前社会,无论政府、学校还是新闻媒体,我们更关注如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如因此忽视对学生违规的处分,必会有失公平性。“热炉”法则便是从惩处角度维护法的公平和正义,如果一味对学生进行说服,那仅仅照察了一个方面。

三、“热炉”法则与“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是相辅相成的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和谐校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这六个方面的特征。而“热炉”法则则能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热炉”法则的惩处原则是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惩处并不是最终目的。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不再犯错,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结果;对犯错人的惩罚既是维护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又隐含对他人的警告,起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学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最终目的并不是对某些学生进行惩罚,而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学校和其他学生的合法利益,必须加以改正。另外,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使那些心存侥幸心理的同学不敢越雷池一步。

四、“热炉”法则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相关统计,我国最近几年退学学生人数每年在50万左右,约占在校生人数的3%。在不少高校中,考试作弊被作为勒令退学的条件之一,虽然相关法规没有明文规定,但这一政策已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考试作弊是不诚信的体现,既危害他人利益,又不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因此,无论谁碰到这条高压线,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另外,每个学校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无论哪个学生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都会受到惩罚。“热炉”法则在大学校园的具体应用,对于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五、“热炉”法则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热炉”法则的警示性原则。首先,应不断加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方面的修訂完善及宣传力度,执法必严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执法者能够公正执法的重要保障。在高校里,我们应该定期开展法制讲座,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大学生手册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及规章的严肃性,从而让学生产生心理警戒,预防犯错误;其次,在学校,老师及学校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经常性规范和教育,如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注意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一旦违反这些规章制度,则会受到惩处。

2.“热炉”法则的公平原则。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党员与学生干部也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许多事情往往是上行下效。譬如说学校规章制度中要求师生都要佩戴标志牌,假如教师不佩戴标志牌,则没有理由要求学生必须佩带,更不应该对没有佩戴标志牌的学生进行处罚。否则,便违反了公平的原则,不能使学生信服。党员和学生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如果这些人带头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或系部基于他们为学校所做的贡献不给予相应的惩罚,那么怎样要求班级其他学生?因此,公平是“热炉”法则的基础。没有公平,惩罚原则便没有可信度和可行性。

3.“热炉”法则的即时性原则。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坚持说到做到。制度是怎么规定的,对违纪行为就应当进行相应的惩处。只要发现学生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就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对于违纪事实确凿的,就应当及时按照学校相关制度的规定,迅速进行纪律处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方面,即时“惩戒”会对违纪行为予以更正,防止危害行为由小变大,达到及时更改错误行为的目的。另一方面,对其他学生也是一面镜子,广大学生会以案为鉴警示自己,也会在心里树立纪律的权威性,相信违纪必会及时追究,从而不敢触及这条高压线。

4.应将“热炉”法则与说服教育结合起来。惩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让学生对规章制度产生认同感,从内心接受它,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利益,因此,我们对少数同学的错误行为进行处罚,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学校的制度和权威,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惩处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最终使学生改正错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恰当使用“热炉”法则,将“热炉”法则的惩处机制与言传身教结合起来,奖惩结合,必然会使学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关淑润,主编.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毛建平,段明学.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EB/OL].http://www.yfzs.gov.cn/,2006.08.26.

[3]学校德育管理作者[EB/OL].中国秘书网,2006-9-27.

[4]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EB/OL].http://laoputao.goiee.com.

[5]刘素凡.热炉法则对学生管理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

[6]蔡旭钊,陈家璇.“热炉法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则依法治校和谐校园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