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人生哲理

2018-02-04 09:08张维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3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苏轼

张维

摘  要:苏轼是一位亘古少有的全才,其不仅精通诗词文,而且还擅书法和作画。苏轼所创作的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峰,其诗词题材广泛,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也有写景抒情的,在诗句当中不乏有很多自身的人生感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本文分析了苏轼诗歌创作当中蕴含人生哲理的方式,并就苏轼诗歌创作当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苏轼;诗歌创作;人生哲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02

引言:

在苏轼以前,唐宋词人的作品多为抒情类诗词,主要抒写男女恋情、羁旅乡情和生活闲情,而极少有抒发自身志向的作品。苏轼却有所不同,苏轼的词多为言志抒情类诗词,且在诗词当中进一步描绘了其对宇宙、对人生的哲理感悟。据相关统计表明有,苏轼存于世间的350多首词当中,其中有超过50首蕴含着苏轼对于自然、人生、社会、宇宙等的哲理性思考,这在同时代的唐宋词人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1.苏轼诗词展现人生哲理的方式

1.1以景说理,哲理蕴含于形象当中

很多诗词作家在说哲理的时候,都喜欢借景讲理,将哲理融于具体的事物当中,以实际的形象来表达所要说明的哲理,人们称之为“理趣”[1]。苏轼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也有很多时候是将人生哲理蕴含于具体的形象当中的。如《望江楼晚景五绝》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此首诗首句“横风吹雨入楼斜”,描绘了望海楼晚景的威猛气势,觉得此景“应须好句夸”,体现了苏轼对此景的赞美;二句“雨过潮平江海碧”,说明此时大雨已过,海阔天青,这一前一后一动一静的对比,突出了望海楼晚景的特殊气质。同时,通过这一特殊的景象,苏轼也表达了自身某种心情,揭示了一定的人生道理:人生也是如此,既有“横风吹雨”的坎坷,也有“雨过潮平”的时刻,将人生哲理蕴含于实际景物当中,以景说理。

1.2直接议论却生动有趣

宋词非常重视说理,受此影响,苏轼的诗词当中也有很多直接说理之处,即以纯理入诗,以短短几句诗词来揭示人生哲理[2]。苏轼的这些直接说理虽然缺乏一定的意象性,但却仍生动有趣。如《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此诗曾被纪昀评点为不是诗,认为其只是随手写的四句。但实际上,苏轼却借助“琴”、“匣”、“指头”等具体的意象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人生哲理,即任何活动都需主客观条件的相互协调才能成功,看似是随手所写,但却自“无理”延伸到了“有理”,让读者大受裨益。

2.苏轼诗词创作中的人生哲理

2.1人生哲理与事物的融合

人本身就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与自然事物之间能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苏轼在进行诗词创作时,也想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其诗词当中有很多人生哲理与自然事物相互融合的画面。如《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此詩是苏轼欣赏惠崇的《春江晚景》图之后有感而发所作的。惠崇的画从视觉上给人以具体的感受,但画有其局限性,其只能向人们展示一个特定的画面。诗虽无具体可视的画面,但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却对读者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通过作者的语言,读者可进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当中,从而弥补因画面特定性而无法展现的东西[3]。苏轼依所看到的景象,加上寥寥几笔,便使得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跃然于纸上。

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蒌蒿满地芦芽短”均是对画面形象美的描绘,其充分发挥了诗的优势,在描绘惠崇画中景物的同时还引导读者对画面景色进行想象,让读者向往着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在为读者构造独特的意境时,苏轼也不忘利用实践来恰当地引导读者进行想象,以影响读者的想象画面,同时也向读者揭示“实践出真知”的人生道理,由此就有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在初春时,“竹外桃花三两枝”向人们揭示了初春的到来,但是最先知道初春到来的却不是人,而是鸭子,此为何故?究其原因,鸭子长时间处于水中,水温的变化是鸭子最先感知到的,初春到来时水温明显上升,鸭子也就最先知道初春的到来,这其中蕴含着实践出真知的人生哲理。

另,《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也体现了苏轼的类似的人生哲理,此词如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沙?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词中所描绘的景色淡雅平静,却真实生动地体现了词人当时的人生处境,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此词先是对优美的山川景色进行描写,体现了词人对于自然事物的热爱;随后以景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表达了词人虽面临人生苦难,却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情景交融,以景说理。词中“溪水西流”、“门前流水尚能西”与传统的“百川东到海”、“江水东流不返”等江水东流的自然规律相反,将自身的意志赋予溪水,以“溪水西流”表达了自身对于命运的抗争和对人生道路的激励。整首词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词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洒脱态度,虽面临人生困境,但却仍能乐观对待,以旷达的胸怀向往着未来,也体现了词人对于人生困境的不服输精神。

苏轼有很多诗词均可见其对于自然事物的崇敬之情,其常将人与自然相互融合,让读者在自然当中看到人,人的身上看到自然,使读者能见识到自然事物的高贵,同时也能意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平凡品格,无视了人类的中心主义,消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真正实现了人生哲理与自然事物的融合。

2.2人生哲理与事物的冲突

在苏轼的眼中,人与事物并不是时时刻刻都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的,其也有冲突和对立的一面。如苏轼所作《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作于元丰七年,是苏轼同友人同游庐山时所作,也是世人所公认的描绘庐山景色的佳作。整首诗并无利用多么华丽的词藻来描绘庐山的景色,也未体现出诗人的强烈情感,但其却成为了名篇。究其原因,诗中质朴的语言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启人深思,耐人寻味,因而为人所喜,千古流传。为何庐山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与人们的立足点有着莫大的关系,人们所处的立场不同、知识结构的差异都会影响人们所看到的事物的最终形象,也会影响着人们所得出的最终结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对本次游山体会的总结,虽是写景,实则说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因为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出发点也有所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人们在看待事物时,应全面分析,以免受主观成见影响而产生认识的片面性。

另《和子由安魂池怀旧》一诗与本诗也有着异曲同式之处,其此诗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此诗是苏轼借景以抒发自身怀旧情怀的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苏轼将自身的人生际遇融合到了诗歌的形象当中,揭示了某种人生哲理,引导人们对人生进行思考。虽然“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但逝者如斯,人的一生当中能有很多经历,这些也多者人们往后所能回味的事物,因此尾句回忆了往日崎岖之途上“路长人困蹇驴嘶”的往事,表明人虽然会经历朋友的生死离别,但人生的路还要走,在漫漫人生路上,人们虽然可能是一个人独自前行的,但却拥有着很多可供回忆的往事,这对于独自前行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安慰和激励。此诗体现了诗人强大的内心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向人们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此诗中虽然包含了对人生渺小的感慨,具一定消极意味,但读下来却给人一种对人生情感的眷顾之情;以景说理,将人生的漂泊不定比喻成雪泥、鸿爪,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但最终却还是得一路向前,走完一生,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人生哲理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冲突。

2.3人生哲理与事物的和谐

唐宋诗词当中不乏很多描写自然事物的诗词,但多数词人均是为了利用这些事物来表达自身情怀。而苏轼却不同,其关注自然事物,也将自身融入自然事物当中,将自己视作自然的组成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苏轼于熙宁九年中秋节所作,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府,相家乡相距甚远,在中秋之夜,苏轼想起了多年未见的苏辙,心中无限感慨。本词以“明月几何有”这一问句起头,体现了词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追寻。苏轼虽然超越了现实的局限来贴近自然和宇宙,但受时代价值理念的影響,其又必须回归现实[4]。一句“高处不胜寒”,体现了词人在苦苦追寻之后却未得到答案的无奈。最终回归现实,苏轼得到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答案。

此首词充满着诗情画意,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词人对于人生的感悟。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其有着对立的一面,也有着统一的一面。对于生活在现实中人来说,有欢就必有悲,有悲也必然会有喜;有分离就会有欢聚,有欢聚也会面临着分离,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人们应该学着以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并合理地处理各类问题,就像苏轼所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现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见到对方,回到家乡,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终会见面,到时就可一起赏月过中秋。

再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词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首词为苏轼抒发自身情怀之作。由词可以看出,作者在游玩途中突遇大雨,“穿林打叶”体现了骤雨狂风的景象,然而虽有大雨,作者却仍保持“徐行”,体现了作者气定如神的胸怀,以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中所经历苦难的态度,虽“穿林打叶”,但是“谁怕?”,不过是“一蓑烟雨”,最终归去时,仍会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因此,对于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困难,应不畏风雨,勇敢前进。

3.结语

总而言之,苏轼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当中,利用诗词来展现了其个性、情操、学问与见识。虽然苏轼的诗词看似在写景,但实际却是借景抒情,并从情景当中悟出了很多人生哲理,其以诗为词,同时又充分发挥了词体韵律谐美、句式参差、用韵错落等艺术特长,使得其诗词体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调。此外,最为重要的是,苏轼的词在抒写景物时会将其上升至人生哲理的高度,而这又源于苏轼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清醒认识,最终使得其词既具生气又显得高致,为世人所喜爱和传诵。

参考文献:

[1]马德富.苏轼诗歌的哲理思辨倾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09):1-4.

[2]单华锋.试析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J].青年文学家,2013(17):46-47.

[3]黄黎娅.论苏轼的理趣诗[J].读天下,2016(15):280.

[4]王彩虹.苏轼诗词的理趣浅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03):42-44.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响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