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职工创新平台 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在助推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2018-02-05 03:00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国总工会劳模工匠

◎ 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职工技术创新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高度重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各级工会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活动,职工技能素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6年,全国通过技能比赛晋升技术等级的职工有113.6万人次,全国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091.3万件,技术革新项目64.2万项,发明创造项目20.7万项,荣获国家专利项目13.5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项目18.5万项。近年来,由全国总工会推荐的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有8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一、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厚植职工创新文化

良好的创新文化是职工创新的重要保证。各级工会注重引导职工群众树立时时可创新、处处可创新、人人可创新的理念,立足现场、岗位、班组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努力培育有利于职工创新的文化。全国总工会每年表彰的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中有很多都是职工技术创新的典型。近年来,全国总工会牵头制作了多期“大国工匠”新闻专题片,联合有关单位共同组织开展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举办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各省级总工会也普遍开展了地方工匠的培养和宣传工作,各级工会积极开展选树“首席员工”、“金牌工人”,评选“能工巧匠”、“创新能手”等活动,大力营造尊重科学、崇尚技能、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开辟职工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

二、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努力汇聚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组织开展的旨在激发职工主人翁精神,调动职工积极性,团结动员职工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作为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在新中国60年发展史上写下了并继续书写着浓重的一笔。近年来,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按照全国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的部署要求,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广泛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在重点开展的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重大工程劳动和技能竞赛、促进区域发展示范性竞赛、职工节能减排竞赛等活动中,都以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级工会深入开展以推动技术创新为主题,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为重点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引导和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全国总工会设立职工创新专项补助资金,通过劳模引领、资金扶持、创新指导、孵化项目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才智和创造热情。做精做细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专利奖提名推荐工作,2017年中国专利奖评审中,由工会系统推荐的国网武汉南瑞公司谷山强团队的发明专利获得金奖,7项一线职工的发明专利获得优秀奖,全国总工会获最佳组织奖。一年一度的“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是由全国总工会主办的职工创新成果展示转化平台,2017年高凤林、朱洪斌等海峡两岸140余名一线职工创新项目参展,对接项目178项,签约金额1.46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工会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实践。各级工会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作为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载体、提升职工技能的重要阵地、组织职工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2017年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见》,召开深化创建工作会,给予资金补助,提供多方支持。截至目前,全国总工会共命名了197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各省(区、市)工会创建了7.2万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人才集聚、集智创新、技能传承和示范带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工会在创新工作室的人员配备、资金投入、设备保障、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充分发挥其“攻关站”和“练兵场”作用,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问题和工艺技术难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培育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发明创造能力的攻关团队。目前,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完成了大量创新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下一步,各级工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注重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形成职工技术创新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职工技术创新嵌入企业研发链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推动职工创新的新载体、新平台、新手段,建立健全以岗位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技术创新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夯实群众基础。

二是注重提升职工素质,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推动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向纵深发展,强化赛前练兵,重视赛后推广,通过竞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工匠人才。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学习培训,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职工个人学习培训账户制度,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努力为职工提供系统学习、继续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是注重提升创新水平,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要组织一线职工,立足一线岗位,解决一线问题。引导职工紧贴企业生产实际,瞄准重要环节,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活动。进一步深化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等活动,加强对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努力提升职工创新的质量和水平。重视发挥各级职工技协作用,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业技术委员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创新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推荐优秀成果,促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四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新时代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培养和选树劳模和工匠人才,着力发现培养来自基层一线的标杆,挖掘、总结、提炼鲜活经验。强化宣传,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引导广大职工改革创新、提高技能,争当“大国工匠”,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猜你喜欢
全国总工会劳模工匠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启航
工匠神形
工匠赞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