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2018-02-05 17:55魏东彤
智能城市 2018年20期
关键词:视域建筑设计文明

魏东彤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南昌 330038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下,建筑行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筑设计作为建筑物建造之前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提升建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逐渐普及,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也随之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现实意义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以及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基本导向,对于有效指导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和提升建筑设计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效节约资源与能源。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对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的合理利用,恰当选择建筑工程的位置与实际方位,从而达到有效节约资源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对于实现建筑结构的稳定高效运行以及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提升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生态视域下的建筑设计一般会要求遵循“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开展之前,会对建筑施工现场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基本的地质条件等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考量,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整体的设计水平。与此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建筑工程室内与室外的结构,对整体的建筑工程进行合理布局,在促进建筑水平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三,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另一关键点在于切实落实生态文明建筑理念,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提升建筑设计水平的目的,同时在科学指导建筑设计工作开展以及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氛围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与设计要点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分为多种类型,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种,并对其具体的建筑设计要点展开论述。

2.1 节能节地建筑

节能节地建筑的设计思想主要源于对能源与物质节约目标的追求,通过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实现一定程度上建筑生态的物质材料循环[1]。比如:常见的废物利用,通过对生活废物的循环利用,采用“适当技术”科学利用太阳能等方式。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中节能节地建筑,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人类将不断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充分开发安全、清洁的新能源逐步代替常规能源,从而有效应对能源枯竭等问题。此外,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一般会借助BIM技术来获取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各个阶段涉及的工程信息,灵活运用三维数字技术进行建模,从而为建设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2.2 生土建筑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中生土建筑主要是指利用覆土来有效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从而达到能源节约的设计目的。与其他建筑类型相比,生土建筑具有节能节地、防风防暴、降低噪声、减轻放射性污染以及防震防尘等多种优势,可以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的自然风景。

2.3 生物建筑

生物建筑主要是指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来综合考虑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建筑学问题展开的深入研究,将建筑作为有机体进行生态化的建筑设计。比如:结合当地的建筑特点,设计“农场塔”式的建筑,通过合理审视自然材料、营建策略以及多种新型技术,进一步提倡温和的建筑艺术[2]。

2.4 自维持建筑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中的自维持建筑,除了接受周围自然环境的输入外,属于一种完全独立维持运作的建筑类型。自维持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建筑利用煤气、水电等市政管网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连接,而自维持建筑更多的是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自然条件来实现和维持建筑自身的稳定运作,不仅可以合理处置随之产生的废物,同时食物方面也可以实现自给[3]。

2.5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这种技术所牵扯到的内容很多,比如,不同的物种循环规律、能量流动转化规律、气候变异规律、建筑中能量转换规律、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热湿交换规律等。绿色建筑的优点有:第一,它更加看重建筑的节能性,比如,门窗的节能工艺等。第二,它主要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它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建筑本身的总量,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节省资金,更好地创造利润。第三,合理地使用地热。地热的总量很庞大,而且几乎不会对生态造成污染,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建筑再利用技术可以利用原有的可利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使用的资源,它的好处非常多,大大地节省了成本。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有效策略

3.1 提高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路径的选择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其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保证建筑、人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可以达到和谐统一的平衡状态。为了可以使建筑设计满足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可以真正体现出个人特征的建筑空间,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构思出既能体现个性又具有较高适用性的建筑设计图,成为建筑设计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建筑这一理念要求下,提高建筑设计的人性化,需要在充分了解当地建筑文化特色的同时,在遵循“为人服务”原则的基础上,将其深深地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中[4]。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往往会用到回收技术,通过对建设工程中各类资源的合理回收与利用,保证建筑设计的环保性。

3.2 注重生态系统的构建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建筑更加合理地融入到生态循环圈中,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生态内资源与能源的流动情况,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设计和后期的建筑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源消耗可以与生态系统整体保持平衡,通过灵活改变资源和能源单向流动等方式,促进生态建筑良性循环模式的发展[5]。生态圈内包含的所有生态系统都是出于动态状态,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并且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进行不断的改变。这种情况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只有切实提高对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视,才能促使建筑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环境之间保持良性的作用关系[6]。

3.3 保证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第一,从横向角度来看,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想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体化状态,需要合理分析人、建筑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建筑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为人类创造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空间,同时还需要满足对建筑周围生态环境进行相对科学的保护,这样可以为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第二,从纵向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想要进一步满足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发展,需要在保证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空间环境进行的合理化设计,尽可能地满足人类从事社会与经济活动的基本需求。比如:在建筑材料选用方面,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对人体无害、可以降低对人体辐射的材料,同时保持建筑空间的温度与湿度可以达到最佳的状态[8]。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设设计是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为了可以充分体现出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实际作用,需要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基础上,提高建筑设计的人性化、注重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及保证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只有真正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在提升建筑水平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共生和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视域建筑设计文明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请文明演绎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漫说文明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对不文明说“不”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