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文玩核桃风云录(四)

2018-02-05 11:32刘一达
北京纪事 2018年2期
关键词:摊儿狮子头品相

刘一达

小小核桃闯入百姓生活

现在,回过头看京城山核桃市场的癫狂期,应该在2008到2011年。在此之前,市场是相对平稳的,那会儿的山核桃市场主要有以下特征:

人们对文玩核桃的认识刚刚开蒙,而且就是把它视为一种把玩健身,或者纯是拿着玩儿的小玩意儿,并没想到它的商业价值。

经营文玩核桃的多属小商小贩,还有一批像卢晓荣这样,带着玩的心态的经营者,因为利润不大,谁也没指望靠卖山核桃发大财,更没有人把它作为投资的商业项目。

当时市场上的核桃,几乎都是野生的,看不到嫁接的品种,所以不论什么品种,个头都不大。那会儿,还没出现用卡尺来量山核桃尺寸,以多少厘米大小论价的情况。

那会儿,好的核桃的标准不是个头大小,而是品相好、两个核桃长得像、底平、棱多、翅(核桃的两翼)大、手感重等为上品。从核桃的品种来说,上品为“狮子头”“虎头”“官帽”“公子帽”等;中品为“鸡心”等;下品为“楸子”“灯笼”等。

当时人们买核桃主要是自己玩或者送朋友,很少有人拿去倒卖的,所以没有投机性。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当时的山核桃价位不太高,品相非常好的“鸡心”,不过二三百元,特别好的,也就是500元左右;上品的“狮子头”“官帽”在千元左右,极品超不过万元。山核桃的这个价位,一般老百姓都能玩得起。即便是搞收藏,极品的价位也能接受。

但是在2006年后,市场上的山核桃便开始发生嬗变,最初是我在《北京晚报》上写的那篇关于山核桃的文章,让很多北京市民对山核桃有了新的认识。

当时的《北京晚报》在媒体中常常有一种新闻的引领作用,《北京晚报》报道的事儿,其他媒体往往要跟着采访报道,特别是我的那篇报道提到了卢晓荣揉核桃治好了糖尿病,所以这成了新闻,好像山核桃是人们刚发现的“新大陆”。

于是,昔日甘于寂寞的山核桃,像出阁的小家碧玉,堂而皇之地走进北京人的视野,一时间,玩山核桃成了热门。

這轮新闻轰炸硝烟未息,电视台做的专题节目出来了,有所谓专家出场,谈文玩核桃的文化和收藏价值。这时的山核桃不只是自己揉着玩,也不是揉它治病了,原来它有收藏价值!

这种提法颇能撩拨人意,让许多人蠢蠢欲动。此时,市场上的核桃价位开始攀升,原来卖500元的“狮子头”,在几个月之内涨到了1000元以上,就连不起眼的“鸡心”也由原来的200元,涨到了500元。

小“玩物”掀起全民“热”

转眼到了2008年,电视台的“收藏”“淘宝”类节目开始火爆,随着民间收藏的升温,这类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文玩核桃也成为节目的一个热点,引人关注,手串儿是紧随山核桃之后的热点。

在电视节目里,有专家开门见山,公开挑明观点:山核桃是非常有投资价值的收藏品,现在200块钱的核桃,经过“三秋两夏”的把玩,盘出包浆之色,可以卖到2000或3000元。其升值空间会出乎人们的想象。这些话如同在点“火”。

当时,正是民间收藏热呀,把山核桃引入投资领域,无疑是拿它吸金。

因为那会儿,收藏热搅得人们火烧火燎,“集邮热”在奥运的首日封“片儿火”炒到高点,炒家突然放水后撤资,遭遇寒流而偃旗息鼓。一些炒家抓耳挠腮,正愁没有热点,山核桃的火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力。

当炒家把山核桃作为投资项目的时候,山核桃就已经不是人们以前玩的那个山核桃了。

炒家的市场运作是精心策划的,在“点火”的同时,必须得“煽风”。2008年后,市面上开始不断有“山核桃收藏”方面的书,大张旗鼓地把它列为收藏投资的理想产品。

由于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种宣传要比我在“晚报”上写的文章力度大,而且也猛。许多文章说玩山核桃不是治糖尿病了,可以说揉核桃能治百病。网上流传一首顺口溜儿:“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赛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

而且也不知从哪儿挖掘出许多玩核桃的奇闻轶事,其实都是根据想象瞎编的故事,但是编得好玩,又没人查真假,便在北京人当中流传开了。

山核桃既能自己把玩,又能长寿,还能收藏、赚钱,这是多好的玩意儿!在炒家的忽悠中,人们不知不觉地上了“火焰山”。

热,热浪袭人!2008年以后,市场上卖山核桃的明显增多,原来只是在天宁寺、玉蜓桥、官园、大观园、龙潭湖有几个摊儿,卢晓荣的摊儿就在天宁寺。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卖核桃的摊儿在京城遍撒芝麻盐,凡是有卖古玩旧货、花鸟鱼虫的市场,都有卖核桃的摊儿。当然这些摊儿,后来也卖各种手串儿,由核桃热派生出手串儿热。

再后来,不光是有专门的核桃摊儿,那些卖古玩玉石的摊儿也卖起了山核桃。甚至山核桃进了古玩城,跟瓷器、书画、玉器并列为“古董”级的玩物了。

北京的老百姓喜欢跟风儿,见别人手里揉着核桃,自己不揉一对手心痒痒,更何况这东西还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买吧,买一对不行,至少两对、三对。揉,揉出来,好多卖钱。

您抬眼看吧,满大街都是揉核桃的人,不但大老爷们儿玩,老爷子玩,老奶奶玩,就连20多岁的小姑娘也玩。人们见了面,便晒手里的宝贝,交流各自揉山核桃的心得体会。

与此同时,北京人还把手里揉着一对包过浆的山核桃,当作一种体面和派头,当作最好的藏品。endprint

当时,山核桃也是馈赠亲友的贵重礼品。您的孩子上学、找工作,托人帮忙,送一對上品的“狮子头”,比塞他几万块钱的红包还体面,也更有人情味儿。

一时间,北京人玩山核桃成风,卖山核桃的趋之若鹜,许多年轻人甚至把挺好的工作给辞了,投资摆摊儿卖核桃。

这种风势,很容易让人想起北京人经历过的“热带鱼热”“红茶菌热”“甩手操热”“君子兰热”“鹦鹉热”等等。

一对“狮子头”拍出112万元的天价

这么多人玩山核桃,自然会使山核桃的价位上扬,因为当时人们玩的还是野生核桃呢,您说野生核桃哪有那么多呀?

名贵的“狮子头”,可着全中国说,就那么十几棵树,而且结果还要看年头如何,赶上老天爷不高兴,一棵树一年也结不了几个果儿。结出的果儿还有大小、品相、配对等要求。

这么一来,那些有名品种的山核桃身价倍增,前些年一两千块钱一对的山核桃,陡然涨到了两三万,甚至五六万元。

像和田的籽儿玉按克论价一样,这时候的山核桃也开始以尺寸论价儿了。从此,北京人再说山核桃,必得带上数,比如说:我这个“狮子头”是40的或53的。40,就是核桃的直径为40厘米;53,就是53厘米。

当然,个头儿越大,价儿越高。当时一对50厘米新的“狮子头”,能卖到8万元左右;一对46厘米的“四座楼狮子头”卖到了6万元,因为物以稀为贵,50厘米以上的野生“狮子头”十分少见。

文玩核桃属于玩物,本来没有价儿,进入市场,一对核桃,您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这东西只要您喜欢,没有值不值一说。所以,当山核桃炒到癫狂的地步时,价格就像脱缰的野马,谁也控制不了啦。

到2008年以后,文玩核桃的交易,不仅限于市场、门店、摊位,而且大大方方地进入了各大拍卖公司的艺术品拍卖会。

由于炒作的功能还在发酵,那些有点儿年头、包浆色泽好的山核桃,在艺术品拍卖会上也成了受宠之物。

在北京2010年秋拍上,一对清末的四棱狮子头,起拍价25万元,最后以45万元成交,在玩核桃的北京人中引起轰动。

在随后的嘉德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对三棱“狮子头”,曾经拍出了112万元的“天价”。这对核桃据说是清末太监“小德张”玩过的,后来又到了梅兰芳的手里,再后来才到了卖家之手。

名人玩过,年头至少150年,包浆色儿正,品相极佳,个头儿又大,文玩核桃的几大优点它全占了,难怪一对核桃会有这么高的价儿。

112万元人民币,这大概是已知的最高价位了。虽然后来在网上传出,冯小刚的一对核桃价值80万元,郭德纲手里的一对核桃60万元,还有玩核桃的一位名家手里的核桃90万元,但没有超过112万元的。

树脂核桃与赌青皮核桃

当一对核桃卖到112万元天价的时候,北京人的脑袋能不热吗?就市场规律而言,消费者买高不买低是普遍心理。您卖的山核桃越贵,他反倒觉得这东西好,也值这么多银子。

没辙,山核桃那几年的价儿越来越离谱,但越离谱,越有人买。山核桃似乎成了吸铁石,买的人多,当然,想干这买卖的人也越多。

而明摆着的事实是,确实有人卖山核桃发了大财。我认识一个哥们儿,不到50岁,在家行四,大伙儿都叫他四哥。他本来是开出租车的,起五更熬半夜的,一个月撑死了4000多块钱。后来,看到别人玩核桃发了,他心眼也活泛了,把出租车转租给别人,投资几十万元,卖起了山核桃。

没想到,四哥干了一年多,挣了100多万元。他讲话:“我卖出一对核桃,比我开一个月出租的钱都多。”

现成的例子比任何教科书都受用。四哥这样的事例的确有一定影响力。您琢磨现如今谁不想发财呀?

一方面,人们以渴望升值期待暴富的心态,使山核桃炙手可热;另一方面,山核桃的品种有限,数量供不应求。这种行市,让买核桃的和卖核桃的心理都发生了变化。

什么变化?大脑发热。人的脑袋一热,感性的东西往往就会取代理性,必然会产生异端。所以,在2009年以后,山核桃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卖核桃的人骤然增多,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持续高温下,出现了假核桃的暗流。一些不法商人用树脂制造的假山核桃,冠冕堂皇地在市场上搅局。

这些假核桃做得非常逼真,它们不是滥竽充数,而是以假乱真,从中渔利。由于许多玩核桃的人最初想不到核桃还会有假,所以上当的人不少。

我认识一个朋友,玩山核桃已经五六年,手里也有七八对品相不错的核桃。一天,我见他手里揉着一对品相非常好的“狮子头”,问他花多少钱淘换的?他说800块钱。当时,他这品相的“狮子头”市场价至少10000元,所以他认为捡了个大漏。

我出于好奇,拿过他的核桃看了半天,确实跟真的一样,而且两个核桃的纹理也有区别。

几天以后,我在另一个玩核桃的朋友那里,见识了一对假核桃,了解到假核桃的特征之一是手感发沉,而且把核桃在硬物上磨几下,会发现树脂的痕迹,也会闻到一种异味。

造假者为了蒙蔽人,可以设计十几种磨具,然后分别配对,所以会有两个核桃纹理不一样的情况。我把这些告诉那位朋友,结果他一化验,那对花800块钱买的“狮子头”是树脂做的。

其次是赌青皮核桃成为热点。以前卖的山核桃,是加工好的新核桃,个头大小、品相如何一目了然。由于货源少,一些年轻的商贩借鉴云南腾冲赌翠赌玉的做法,赌起青皮核桃来。

在新核桃下来的时候,从树农那里趸几口袋青皮核桃,在市场设摊儿,摆出十几对青皮核桃,开好价,让买核桃的人来挑选,挑好后,摊主当场削皮,个头大小,品相如何,您都得认头。既然是赌,当然有人赚,有人赔。

赌青皮颇受年轻的核桃玩主青睐,当然也纳入炒作序列,从最初的几百元一对,炒到2000元,最高的青皮“狮子头”甚至超过5000元一对。endprint

嫁接山核桃是扔向市场的原子弹

在“山核桃熱”中,最初的主角是野生核桃。但货源有限,所以,山上的核桃树成为核桃商争夺的对象。

最初是包树上的核桃,您树上长多少核桃,商量一个价儿,我大小都要。后来,树农也聪明了,包树上的果儿也开始挑肥拣瘦了,谁给的价儿高,我卖给谁。

但树农再聪明也精不过商人。精明的核桃商来了个“卷包烩”,直接到山上包树农的树。这招儿果然让树农束手就擒。

玩核桃的商贩干过几年之后,各自都有自己的进货渠道。品相好的山核桃产地主要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核桃商贩每年到这些产地采购,对什么地方有什么品种的树都已经很熟,这些地方的核桃无疑成了抢手货。

有的商贩活动了心眼,看准某个产地的核桃,便直接花钱把核桃树给包了,一棵树一年给树农多少钱,树上的果实结多结少都是它,您就别管了。树农当然愿意有人包树,他可以旱涝保收,既省心,又省力。

包树后来也成了风,在商贩之间展开了竞争,你包这棵树一年5万,我出10万。你出10万,我出20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树农不傻,谁出价儿高,给谁。这自然又对核桃的价位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同房地产市场,地价一个劲儿地往上飙升,房价能不涨吗?

炒的最高的就是“狮子头”树,它的主要产地河北涞水。其中有名的涞水县南安庄的一棵四棱“狮子头”树,从最初的每年包15万元,炒到每年40万元。

40万元承包一棵核桃树,您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吧?但据说这位包树的商人,后来却靠这棵树一年就赚了上百万元。因为以当时的行情,一棵树别多了,能出两对50厘米以上的果,包树的钱就回来了。

在核桃商疯狂包树的同时,嫁接的山核桃树成功了,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山核桃市场大举进攻。嫁接的核桃树三年就结果,而且面积大,价钱低,您想这些优势,野生的核桃怎能抵挡得住呀?

山核桃再值钱,也是植物,植物是人能种植的,所以它是再生资源。玩山核桃的人在大脑发热的时候,恰恰忘记或者说忽略了这一点。但有机灵的主儿,在众人热窑似的炒野生山核桃时,早已把注意力转移到山核桃的嫁接上。

用现代的生物高科技手段,嫁接出山核桃树种并不是什么难事,很快种苗就出来了。于是,嫁接的山核桃种苗又成了热门,价位也被人炒了起来,从最初的几块钱一株,炒到几十块钱。

嫁接的山核桃大约是在2009年前后,便在市场上露头了,但当时野生山核桃占据着市场,嫁接的核桃还有点儿“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由于最早嫁接的山核桃体轻,玩核桃的用手一掂便能识别出来,所以嫁接的核桃并不招人待见。

但是两年以后,嫁接的山核桃其品种和技术更加成熟,种出来的核桃与野生核桃更接近了。现代的种植技术,完全能做到嫁接的山核桃可以比野生的个头儿更大,品种更好,品相更佳。

同时,嫁接比野生更具威胁的是,产量可以无限的扩大,对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原子弹”。

可怕的是当嫁接核桃以其明显的优势,顺利地攻克了野生的堡垒,向市场进攻吹起冲锋号时,很多玩主还沉溺在野生山核桃的涨价带来的喜悦中。

而更多的人则受到利润升值空间的诱惑,大把大把的钱投在种植和包树之中,渴望嫁接的核桃能让自己一夜暴富。殊不知,在欲望燃烧的冲动中,自己踏上的是开往塌陷的陷阱的列车。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摊儿狮子头品相
淮扬狮子头
红烧狮子头
每个天津男孩的初恋,都是在刨冰摊儿上开始的
面相与品相
蟹粉狮子头
狮子头
Leçon de chinois Parcourez la Chine avec des notions de chinois
卖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