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外周静脉中心置管并发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现状

2018-02-05 07:17杨双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静脉炎预防护理

杨双

【摘 要】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方便、有效、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的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化疗。PICC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静脉炎,其发生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导致导管留置失败。本文分析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对未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提供预防性措施,对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更好的为PICC置管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静脉炎;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1--01

恶性肿瘤患者置留PICC导管对于自身是一种负担,若是在没有根治肿瘤的情况下,PICC管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更是为患者带来痛苦。PICC的并发症以静脉炎最为多见[1-2]。本文针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 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给予未发生的而可能发生的静脉炎患者预防措施,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给予已经发生的静脉炎患者护理措施。现将其原因、预防和护理综述如下:

1 置留PICC的优点及并发症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是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的简称。主要通过患者的外周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3]。恶性肿瘤患者多置管PICC,其原因是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易掌握、创伤小,血管定位准确,导管留置时间长,可以反复、间断应用。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上腔静脉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化疗药物在局部不能停留,从而减少高细胞毒性和高渗性药物对血管的刺激[4],保护外周血管。降低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反复穿刺的痛苦,PICC管有良好的相容性,质地柔软、不易折断,可在体内留置1年甚至更长时间[5],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由于各种原因,PICC也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如静脉炎,导管堵塞,導管脱出,感染等,其中以机械性静脉炎最常见,常发生在PICC置管后1周内,其发生率是3.5%-32.3%[1-2]。

2 置留PICC并发症静脉炎的判断标准

静脉炎发生于置管的1周内,可以导致整条浅静脉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并有渗出液。美国输液护理协会将静脉炎程度进行分级如下[6-7]:0级:无症状。I级:局部组织水肿或疼痛,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级:局部红肿、水肿或疼痛,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I级:局部红肿、水肿或疼痛,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3 PICC置管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3.1 性别与年龄

梅思娟指出[8],PICC置管后女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要大于男性,与男性血管较粗,女性相对较细,同种型号导管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性男生小于女性有关。并且,女性排出大量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以提高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老年人发生静脉炎的机率大于年轻者,主要是由于消瘦、皮肤弹性差、血管脆性高,PICC置管后缺少脂肪组织的保护,导管刺激血管壁[9]。

3.2 心理因素

钱韦韦等人[10]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0例患者进行心理评估。180例首次化疗并且使用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发生静脉炎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静脉炎的1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数越高者说明心理状况越差,最后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这些负面情绪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全身痉挛,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内膜和导管的摩擦,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

3.3 微粒物质进入血管

未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操作无疑会增加置留PICC所致静脉炎发生的机率。另外,付艳枝等人指出[11]滑石粉手套上的滑石粉对血管壁有摩擦、刺激作用,可以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内膜的损伤。滑石粉中含有少剂量的重金属,进入机体会引起理化炎症反应,增加置留PICC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3.4 反复穿刺

魏素臻等[12]研究发现PICC置入导管过程中反复牵拉导管是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果反复穿刺会造成血管内膜损伤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使局部水肿疼痛。所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是避免静脉炎的关键。

3.5 所选穿刺导管不合适

所选导管型号和血管粗细不适宜,导致导管不能在血管内漂浮,而与血管内壁直接摩擦,损伤血管内膜。另外,硅胶导管优于聚脲氨酯导管,硅胶材料柔软,与人体的亲和性好,减少与血管壁摩擦而引发的静脉炎[13]。

3.6 未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最佳穿刺点是肘窝下2cm,若穿刺点过低,血管相对较细,随着手臂肌肉屈伸,导管可在穿刺点内外移动,刺激血管壁导致机械性静脉炎[14]。右侧贵要静脉与左侧贵要静脉相比,汇入上腔静脉的路径短,损伤概率小,一般作为PICC穿刺静脉的首选[15]。

3.7 导管未达到预期位置

导管抵着瓣膜或血管分叉处,不能插到上腔静脉,也是机械性静脉炎的好发原因[16]。

3.8 置管后肢体活动过度

置管侧肢体过度活动,造成肌肉挤压血管,肌肉带动导管穿刺点内外反复滑行,刺激血管壁产生机械性损伤,最后发生静脉炎。

4 PICC留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4.1 心理护理

在PICC置管期间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以定期进行讲座宣教,增加交流沟通,减少患者害怕、不安、恐惧,指导病人释放压力,增加配合度。施淑萍等[17]对恶性肿瘤PICC置管病人通过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其对自护能力的作用,研究表明PICC置管患者早期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降低PICC的并发率,延长置管时间,提高生命质量。endprint

4.2 自我管理

加强病人的自我管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遵循罗杰斯的人整体学护理理论,也是生物-医学模式的PICC置管中的合理运用。王云等[18]研究表明,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增强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消除患者焦虑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4.3 湿热敷

杨霞[19]与唐进华等[20]认为湿热敷置管上肢可以预防PICC置管引发的静脉炎。湿热敷可以使血管扩张、使血液循环改善,减少深部组织充血,减轻炎性水肿。湿热敷操作简单、可行、有效。不但可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4.4 导管的预处理

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 目前国内临床实践中主要是将地塞米松作为静脉炎发生后的治疗,然而,也有少数研究者将地塞米松用于预防PICC所致静脉炎,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1]。陈桂英等[22]和赵焕利等[23]在置入PICC前应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亦取得了良好效果。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抗炎、抗皮肤过敏作用显著,能有效减少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合成、渗出,收缩血管,从而降低细胞膜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炎症发生[24]。地塞米松稀释液浸泡导管(浸泡时间>3min)可以有效降低PICC静脉炎的发生率,并延缓静脉炎发生的时间。

4.5 执行无菌原则

PICC置管前局部彻底消毒,定期为患者穿刺部位更换敷料。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增加防护意识,充分认识到静脉炎的不良后果。最好选用无滑石粉的无菌手套,减少滑石粉等微粒污染。王乔凤等[25]指出无粉手套可以有效减少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指导患者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清洁,做好健康宣教。

4.6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穿刺前评估患者的静脉条件,穿刺点位肘关节下1-2cm,首选贵要静脉,贵要静脉位于肘窝处,虽然贵要静脉呈斜行位置较深,但贵要静脉瓣少,血管粗。陈英[28]研究不同静脉与静脉炎的关系,研究表明贵要静脉静脉炎的发生率最低,肘正中静脉次之,头静脉发生率最高。

4.7 选择合适的导管。选择硅胶材料的PICC管,其管柔软,对血管壁和周围组织损伤小。在置管前根据病人的身高、年龄、血管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导管。毛新俊等随机选择93例中国人体尸体标本,测量其身高(H)、贵要静脉(左贵要静脉为L1、右贵要静脉为R1)和头静脉(左头静脉为L2、右头静脉为R2)的长度,将身高与静脉长度进行线性回归相关分析。L1和H的回归方程式:y=-2.390+0.294x;L2和H的回归方程式:y=-2.033+0.31x;R1和H的回归方程式:y=-2.669+0.281x;R2和H的回归方程式:y=-1.44+0.291x。研究表明,随着身高的增大,静脉的长度也增大。

4.8 避免反复穿刺。Nichols等发现同一处的血管反复穿刺2次及以上,可以增加该血管相应并发症4%-27%。因此,提高穿刺成功率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汤晖等指出超聲导引塞丁格技术(MST)进行PICC置管操作简单,超声系统的介入,可以使血管状况清晰可见,穿刺针可以准确刺入靶向血管,增加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减少导管移位、穿刺点渗血、减低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临床运用效果好,值得应用于临床。

4.9 避免置管后肢体活动过度。若置管PICC后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增加导管对血管壁的挤压,增加了静脉炎发生的概率。应告知患者可以适当地按摩,使肌肉放松,但是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避免置管侧肢体过度弯曲,减少置管侧侧卧位。

4.10 功能锻炼。患者不能做剧烈运动,但是适当的患肢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加快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5 置留PICC发生静脉炎后的护理措施

5.1 物理治疗

5.1.1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局部新陈代谢加快,机体抵抗力和修复力增加,促进炎症的消散。陈绮通过红外线照射治疗一位急性白血病置管PICC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方法: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此方法可以升高组织的温度,加快血流,扩张毛细血管,增强物质的代谢,提高细胞的再生能力。

5.1.2 电磁波治疗。电磁波照射能够调节血管功能,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缺氧状况,促进机体代谢及渗出物的相对吸收,有消炎、解痉、镇痛的作用,控制炎症的发展,黎容清等研究表明,PICC置管后用电磁波照射,可以对静脉炎的治疗有一定作用,在置管后的4小时开始给予特定照射,可以避免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5.2 药物治疗

5.2.1 马铃薯外敷。马铃薯主要成分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C及茄碱、龙葵碱、脂肪、丰富的铁剂、淀粉、蛋白质、水份、糖、纤维、氮物质等。向悠琼等用马铃薯治疗深静脉置管致静脉炎20例,其中17例完全治愈,红肿完全消退,局部疼痛消失,其余3例也有50%以上红肿面积消退。王艳指出马铃薯中茄碱成分能够降低组织的渗透性,抗组织胺作用、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有消炎及抗过敏作用。生马铃薯可以消肿消炎、止痛,对皮肤无刺激性,外层包上保鲜膜可以延长湿敷时间,不需要频繁跟换。对治疗静脉炎有很好的作用。

5.2.2 三黄膏外敷。三黄膏的主要成分是大黄、黄柏、黄连。此三味药都是中药中清热解毒、促血排淤的良药。将三黄膏敷于患者皮肤肿胀、疼痛处,加快消肿速度。而且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马小娟在临床上将60例置管PICC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病人采用三黄膏外敷,30例病人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证实三黄膏效果更好,消肿速度更快。而50%硫酸镁湿热敷效果慢,甚至对严重的III级静脉炎无效。

5.2.3 喜辽妥外敷。喜辽妥通用名为磺酸粘多糖乳膏。能够穿透皮肤,降低组织中透明质酸酶和蛋白质分解酶的活性,抑制血栓的形成和生长。促进水肿与血肿的吸收,刺激组织的再生。余晓平对120例PICC置管病人化疗期间通过喜辽妥外敷进行预防性干预也取得良好效果,有效保护外周血管。endprint

5.2.4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康惠尔活性成分,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机体释放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介素。张娜等研究报道,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机械性静脉炎,治愈率是88.89%,显效率是11.11%,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结: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长期输液、留置PICC导管已经是对身体和心理的一种伤害。若留置PICC期间还发生了最常见并发症静脉炎,更是雪上加霜。然而,PICC并发静脉炎除了病人自身的体质外,更重要的是在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上开展针对性预防性护理,秉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才能更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肿瘤的治疗效果。但是,留置PICC发生静脉炎后该执行何种护理对策、哪些护理方式更为有效本文还需深究,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吴红娟,陈雪峰,张美英,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34-135.

Hatakeyama N,Hori T,Yamamoto M,et al.An evaluation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for children with cancer requiring long-term venous access[J].Int J Hematol,2011,94(4):372-377.

焦月新,林小兰,黄琼芳,等.52例肿瘤患者院外PICC带管并发症分析[J].海南医学,2013,11:3392-3393.

Corzine M,Willett LD.Neonatal PICC:one units six-year experience[J].Neonatal Netw,2010,29(3):161-173.

唐万珍,李良兰,肖峰.3种静脉给药途径预防化疗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5-47.

唐进华,徐海英,刘俊.防治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4):792.

谢珺.PICC并发静脉炎的预防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J].2015,21(23):49-51.

梅思娟.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13.

陈英.PICC导致静脉炎相关因素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197-199 .

钱韦韦,周莹,赵玉凤.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 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1287-1289.

付艳枝,戴德兰,周晓娣,等.无粉手套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216-218.

魏素臻,王爱红,李贵新,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5-9.

位娟,赵庆华.PICC置管后血管内膜损伤及预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0):3203-3205.

高继霞,张志军,董娟,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与预防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4):889-890.

詹健,卢兴杰,杜乐燕,等.经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解剖学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6):1571-1572.

和晓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所致静脉炎的防护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9):3571-3572.

施淑萍,吴修涛,杨开岩,等.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PICC置管病人的自护能力的影响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33):411-412.

王云.自我管理模式在PICC管理肿瘤患者中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9):3514-3517.

杨霞.浅谈PICC直管后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方法[J].吉林医学,2010,31(2):215-216.

唐進华,徐海英,刘俊.防治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4):792.

杨洁,王东平,李薇.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对预防静脉炎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1):1523-1524.

陈桂英,王惠琴,林丹妮,等.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对PICC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6-9.

23.赵焕利,陆印,冒美娟.地塞米松浸泡导管预防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703-1705.

Rhen T,Cidlowski JA.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glucocorticoids-new mechanisms for old drugs[J].N engl J Med.2005,353(16):1711-1723.

王乔凤,陈苑莉,岑敏琼.无粉手套减少肝衰竭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的发生[J].广东医学,2011,32(9):1215-1216.endprint

猜你喜欢
静脉炎预防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