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及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效果

2018-02-06 01:51尚姣娜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股骨颈硬膜外麻醉

尚姣娜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骨折类型,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群体,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患者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脏器多有不同程度退变,进而导致麻醉耐受性降低,因此麻醉方式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1]。该研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来我院就诊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取得较佳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71.39±6.31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6例,Ⅱ级19例;骨折部位,左侧21例,右侧24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跌倒21例,坠落6例。观察组4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71.43±6.3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5例,Ⅱ级21例;骨折部位,左侧20例,右侧26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跌倒19例,坠落7例。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经X线、CT等检查确诊,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2];②年龄>60岁;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①排出手术禁忌症;②排出麻醉禁忌症患者;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④中途退出患者;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全身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0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进行麻醉诱导,同时给予气管插管,术中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微量泵静脉输注,维库溴铵分次静脉注射,手术结束于患者清醒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氟比洛芬酯150mg+100ml含瑞芬太尼1mg,负荷量0.5ml,速率2ml/h,0.5ml/次,共计15分钟,镇痛48小时;观察组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健侧卧位,于2~3腰椎椎间隙进针,给予腰硬联合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25G腰穿针,直至蛛网膜下腔,流出脑脊液后注入0.5%布比卡因1.2ml,于硬膜外腔置入导管,依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注入利多卡因,对患侧的感觉上平面进行调节,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罗哌卡因150mg+吗啡3mg+氯化钠注射液100ml),初始计量5ml,速率2ml/h,0.5ml/次,共计15分钟,镇痛48小时。

1.5 观察指标 ①麻醉效果: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起效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并进行对比;②血液动力学: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麻醉诱导后10分钟(T1)、手术结束即时1小时(T2)、术后24小时(T3)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③认知功能及疼痛比较: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共包括5大项,满分30分,分数越高证实患者的认知功能越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评价,该量表满分1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疼痛感越强;④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3]。

2.结果

2.1 麻醉效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分钟)

2.2 血流动力学变化 观察组患者T1与T2时间段HR,MAP,Sp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时间段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认知功能及疼痛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72小时 MMS评分及麻醉前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24小时 MM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麻醉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MS、VAS评分对比(分)

2.4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1例,呼吸抑制1例,并发症发生率4.35%(2/46),对照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4例,肺部感染2例,恶心2,血压降低1例,并发症发生率20.00%(9/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42,P=0.0220<0.05)。

3.讨论

外力撞击是导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老年人由于反应迟钝、髋周肌群退变、骨质疏松等原因的影响,是该病的高发群体。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疼痛、局部畸形、肿胀等症状体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病率逐年提升,已成为目前严重的社会问题。手术能够有效地恢复患侧肢体的解剖复位,并能够保持稳定的内固定,减少卧床时间,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案,麻醉是进行手术时必不可缺的过程,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对麻醉的耐受性差,而合适的麻醉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4]。

全身麻醉是临床上应用率最高的一种麻醉方式,麻醉药物进入机体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患者痛觉丧失、神志消失、骨骼肌松弛,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药物的浓度成正比,术中能够进行适当调节,且抑制效用完全可逆。在药物代谢完后,患者的反射及甚至逐渐恢复,而且其具有术中供氧充分的优点,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但是,由于术中需要机械通气,多需给予气管插管,而在此过程中的操作均会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增加对机体的创伤,进而导致血液动力学变化,提升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各脏器功能退变明显,造成药物代谢慢,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慢,影响整体麻醉质量[5]。

腰-硬联合麻醉是指联合应用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腰麻是蛛网膜下腔麻醉与脊椎麻醉的简称,通过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对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进行阻断,以起到麻醉的效用。硬膜外麻醉通过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对脊神经根进行阻滞,麻痹其支配区域,产生麻醉效果,两种方式联合应用,相互协同下,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完善术后阵痛疗效,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降低疼痛度;且由于患者能够在术中保持意识清醒,故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对患者进行插管拔管操作,减少了对机体的刺激,血流动力学能够有效维持稳定,降低了机体的应激反应,进而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6]。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最为常见的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预后,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由于术中能够保持清醒,在出现不适时能够及时诉说,及时解决,显著降低危险系数,最大限度避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7]。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MMS评分均无显著波动,亦证实了这一观点,与国内文献[8]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通过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完善镇痛效果,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效果确切,显著提升麻醉质量,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洪亮.探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s1).

2 张玫,马中原,周愚,等.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10):97-100.

3 吴友华,曹伟.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5):4296-4297.

4 张勇.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4):589-592.

5 孙少杰.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22):1913-1915.

6 张海霞.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J].吉林医学,2015,36(14):3019-3020.

7 张健敏,何永津,徐庆微,等.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5,35(11):68-70.

8 杨少平.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9):2221-2222.

猜你喜欢
股骨颈硬膜外麻醉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