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2018-02-06 01:51丁学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腰段后路椎弓

丁学文

老年胸腰段骨折是临床常见脊柱创伤型骨科疾病,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1]。该疾病会对脊柱自身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导致脊柱失衡,引发剧烈的背部疼痛。并且该疾病常合并椎管狭窄,导致下肢神经功能受到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临床研究[3]发现,在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中选择保守治疗或单纯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总体效果较好。本研究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进行对照研究,探究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2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史询问、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将120例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为72.6±5.6岁,按照骨折原因划分,其中有高空重物砸伤26例,有摔倒或跌落损伤28例,交通事故伤6例。观察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为73.2±5.4岁,按照骨折原因划分,其中高空重物砸伤28例,有摔倒或跌落损伤24例,交通事故伤8例。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为患者行全麻,取俯卧位,进行气管插管,在伤椎处以伤椎为中心开约10cm长的切口,切开皮肤肌肉、韧带,充分暴露骨折椎及其相邻椎板、关节突及椎体棘突,明确伤椎椎体椎弓根的钉入点,在C臂透视下准确拧入椎弓根螺钉并撑开,复位受伤的椎体,使伤椎恢复正常高度。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避免伤口感染发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C臂透视下在伤椎椎体两侧边缘处钻孔,待进一步扩大后,建立植骨通道,通过撬拔器将塌陷的终板复位,后植入异体骨小块至受伤椎体当中,并做好固定,安装横连,置入负压引流管,并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生素,依照患者恢复情况,术后2~3天拔出引流管,并术后2周左右拆线,同时于术后3天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恢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椎管狭窄率[4]:经MRI扫描测量患者椎管宽度,椎管狭窄率=(椎管正常宽度-实际宽度)/正常椎管宽度×100%。②椎体前缘压缩率[5]:经X线扫描测量患者受伤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椎体前缘压缩率=(正常高度-受伤前缘椎体高度)/正常高度×100%。③疼痛指数:采取VAS评分标准[6],无痛评价为1级,最痛为10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1.0软件对临床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对比结果分析 两组治疗后椎管狭窄率、椎体前缘压缩率、疼痛指数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疗效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注:t1、P1为治疗后组间比较统计学数据。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8.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

3.讨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疾病,该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受到老年人机体功能影响,易发生摔倒、跌落、碰撞等,造成胸腰段脊柱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受伤后恢复较慢,骨痂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生长,使患者骨量严重丢失,并造成骨质疏松加重,进一步导致骨折康复缓慢,形成恶性循环[7]。

临床上胸腰段脊柱骨折常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能够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卧床时间,使患者能在更早的时间内恢复功能,避免长时间卧床造成的压疮、 坠积性肺炎、 静脉血

栓等并发症,并且该手术还有利于对肌肉萎缩的预防,提升生存质量[8]。但该手术在治疗过程中无法同时修复骨小梁,容易出现椎体内空隙,影响骨折患者后期的愈合,严重时可能造成骨折再次发生[9]。

椎体成形术作为微创手术,其本身具有切口小、疼痛轻的特点,并且能够利用前柱支撑,强化伤脊强度。该手术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使用,可解决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中存在的弊端,可在发现受损脊柱内空腔形成时注入骨水泥,避免加压问题,在置入异体骨小块后,有效填补椎体内空隙,强化伤脊的支撑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实现治疗效果[10]。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治疗后椎管狭窄率、椎体前缘压缩率、疼痛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与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联合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时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可有效避免单纯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存在的弊端,加强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联合应用两种手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安全性方面表现的更好。

由此可见,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中,整体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1 李杰,宋玉光,吴智涛,等.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三种治疗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1):1443-1446.

2 吴艳刚,刘志强,崔岩,等.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特征与漏诊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7):750-751.

3 刘羽.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981-1982.

4 汤秋贤,龚燕华.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1921-1922.

5 刘羽.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981-1982.

6 张岱阳.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观察[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13(3):28-30.

7 刘晓曦,王港,高延征,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4943-4945.

8 宁广智,吴强,张蒂,等.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17,33(1):43-46.

9 李怀玮,阿海,朱斌,等.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8):726-729.

10 冉仁国,王齐兵.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高龄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3):253-254.

猜你喜欢
腰段后路椎弓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研究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