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8-02-06 01:51吴林雪杜明明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护理人员

杨 娜 吴林雪 杜明明 王 薇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疾病,发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介入治疗是临床首选方法,其具有创伤性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但是老年患者的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有所下降,因此介入治疗较为特殊[1]。相关文献报道[2]:肝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2年生存期。肝癌介入术后的并发症较多,如栓塞后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皮下血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术后康复[3]。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之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2例,女性58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41±7.5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平均年龄68.36±7.80岁,平均病程11.86±2.30月,对照组55例,平均68.31±7.06岁,平均病程11.80±2.23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本次研究。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入组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无研究药物的过敏反应;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均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标准:排除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及功能障碍者;伴有精神类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本组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干净、整洁,空气通畅,并且对患者及家属正确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提醒患者严格遵从医嘱,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

1.3.2 观察组:(1)制定相应护理策略:根据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情况,提出问题并且循证原因,查找患者病历资料,制定个性化及全面的一系列具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经多位专家指导后对患者应用。(2)术前干预:①首先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行辅助先检查、用药等,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及时性等;②护理人员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造影剂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③在饮食方面需要控制盐摄入,建议食用易消化食物,护理人员制做健康教育宣传片,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提高依从性,进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3)术后干预:术后需妥善处理患者,包扎穿刺点,24小时卧床休息。每30分钟需巡视1次,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针对术后的并发症制定相对应的护理干预。①发热护理:术后3天一般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会升高到39℃,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多饮水,低温沐浴,若患者出现38.5℃需要进行药物治疗;②疼痛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患者口服止痛药物;③排便异常:如果患者长时间卧床以及大量饮水,术后易出现尿潴留,因此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鼓励患者侧位,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等,对于排尿困难者可给予“口哨”声引导,情况严重者留置尿管;④下肢静脉栓塞预防:术后12小时后指导患者下肢踝泵运动,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则应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治疗;⑤压疮:护理中需要注意患者卫生,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帮助患者按摩受压部位,根据实际情况在受压部位行减压敷料等处理。

1.4 观察指标[5]①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情况;③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1.5 评价标准 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三项指标,满分为100分,最终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VAS评分:分数为0~10分,依次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满意程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最终得分超过90分,则判定为满意;得分在70~90分之间,则判定为一般满意;得分小于70分,则判定为不满意。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情况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在物质生活、躯体生活以及社会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8.269,8.968,7.826,P=0.024,0.012,0.0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情况(n,%)

2.2 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情况 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差别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8.216,P=0.0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情况

注: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对比,*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对比 如表3所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者共54例,满意度为98.1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者共39例,满意度70.91%,两者差别显著(χ2=13.596,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n,%)

3.讨论

集束化护理理念的形成将循证医学引入了临床护理,同时为临床疾病创造了实践指南。近几年,集束化护理干预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其在护理实践中发展[6]。蔡姣芝等[7]表示,对恶性疾病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包括了健康教育、音乐疗法、促进患者良好的睡眠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由于疾病本身带来的恐惧和并发症等会给患者带来身心不适,尤其是老年患者免能力下降,治疗的副作用较大,更加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8]。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分析能够影响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的相关因素,制定完整的护理策略[9],应用循证依据的护理干预,将护理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捆绑,从而制定了肝癌介入的围术期集束化护理,其中包含护理措施的制定、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健康教育、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10],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集束化护理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研究结果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物质生活、躯体生活以及社会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了集束化护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采用多种方法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给予患者心理暗示以及有效的疏导,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表2可以看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采用了心理暗示、音乐疗法等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同时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疼痛部位,进行密切观察,必要时使用镇痛药物,进而可以有效镇痛。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人员可以经常和患者沟通,耐心为其解答相关问题,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暗示,缓解了患者内心的恐惧、焦虑等,加强了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1 邰为娣.集束护理对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64-65.

2 张丽萍,秦丰明.集束化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5):430-432.

3 董欢欢,陈萍,郭攀攀.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221-222.

4 王淑英,林晓娥,刘俊娥,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7):2703-2705.

5 张德雪.肝癌TACE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8):379-380.

6 闫霞.集束化管理应用于肝脏术后患者疼痛干预的系统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6):893-895.

7 蔡姣芝,肖舒静,成燕云,等.集束化护理对CIK细胞治疗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的影响[J].新中医,2016,48(8):255-257.

8 马敏敏,孙铮.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TACE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6):762-768.

9 杨秀梅.集束化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4):3355-3357.

10 卢燕,吉萍萍.肝癌晚期患者疼痛评估和人文关怀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106-108.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护理人员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