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战略中文化扶贫的理性思考
——以江西省为例

2018-02-06 20:40傅宝珍黄义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供给精准

□傅宝珍 黄义华

(1.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6;2.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扶贫既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深究贫困的原因,找准贫困的根子,因地因人施策,改进扶贫方式,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面临严重的供给不足、需求不足和供需错位等三大基本问题,文化贫困现象十分突出,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公共文化领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扩大文化产品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对文化扶贫的精准施策。对贫困地区进行文化扶贫是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在笔者看来,文化扶贫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几个文化设施,组织几次文化活动下乡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改革文化供给侧结构,从“需求侧”入手,针对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文化需求,创新文化扶贫方式,改善贫困地区的文化供给结构,提高文化供给的有效性,培育贫困人口的文化自我发展能力,进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贫困地区由文化脱贫到经济脱贫的转变。

一、 江西扶贫历程及扶贫方式反思

江西是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战争破坏十分严重。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百废待兴,党中央高度重视江西老区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一系列扶持。江西的贫困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统计数据显示,江西省贫困村由“十二五”期间的3400个,减少到目前的2900个。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连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达到9110元,收入增长率达11%左右。[1]梳理江西的扶贫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66年,主要是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和建设。重点抚恤军烈属、对农村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特殊的人、特困的五保户等贫困群众进行救济、对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地方进行重点扶助。随后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江西的扶贫工作基本停步。

第二阶段,1978—1985年,主要开展对重点贫困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第三阶段,1986—2000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扶持区域性扶贫支柱产业为主,建立果业、蚕桑、林业、化工、经济作物、畜禽、采矿等七大扶贫支柱产业,覆盖1176个老区乡镇,人口531万人[2]。重点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能力,帮助其掌握科学的种植方式和养殖方式脱贫致富。

第四阶段,2001—2012年,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不断创新开发式扶贫的思路和理念,重点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全省扶贫工作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第五阶段,2013—现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从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向“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转变,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以“精神脱贫”带动全面脱贫。

综观江西的扶贫历程,2013年之前主要是经济扶贫,以物资供给为主,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离全面脱贫还有一定的差距。截至2017年,江西省尚有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19个为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约113万,贫困发生率为3.3%。[3]反思以往的扶贫方式,主要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输血式扶贫”,未能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资源缺口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对贫困群众的贫困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掌握不够,对贫困现象背后的致贫因素了解不全面,扶贫工作未能很好地契合贫困群众的真正需求,以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式扶贫”机制尚未全面建成生效。在一些地方,扶贫供需不平衡、不对称甚至错位,使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即便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当下,这种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4]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平均主义,轻有效供给。以往的扶贫方式主要是向贫困地区送钱送物,逢年过节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送温暖送优惠。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单向扶贫带有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都是通过政府自上而下地进行,往往采用“撒胡椒面”的方式,按贫困户数或人头发放扶贫资金和物资,实行“一刀切”,未对贫困群体进行认真分析研判,未区分致贫原因,贫困家庭的真实情况和真实需求往往被忽视,导致一些贫困群众未能得到有效的扶持。

第二,重争取资金,轻供给监督。有些地方政府对扶贫工作重视争取资金,资金到位后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在资金项目预算、分配、审批等环节缺少科学论证分析,存在随意性[5]。由于扶贫行为是自上而下的行政过程,比较封闭,缺少自下而上的监督;落实公开制度不严格,工作透明度不高,对扶贫资金项目的分配落实监督范围和监管深度都不够,容易导致基层政府、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截留、挪用扶贫资金,扶贫资金并未真正用在扶贫上,导致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重生活扶困,轻思想扶志。在脱贫攻坚战中,大多数贫困群众通过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自力更生,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随着贫困户得到的物资、资金、技术、服务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部分条件和贫困户相似的群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失衡,认为当贫困户得实惠,所以不思进取,存在“等靠要”思想,可以自己干的事情,也要等着政府来救济。这主要是由于不注重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未能充分激发他们改变贫困的愿望。扶贫工作都是政府自上而下推进的,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和信息知之甚少,对许多扶贫项目不了解、不支持,也未参与其中,脱贫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没得到激发,扶贫效果自然不佳。

第四,重物资供给,轻素质培养。一些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不高,贫困人口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技能,形成了“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这些贫困人口脱贫的难度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在对扶贫项目进行决策时只注重项目投放后的经济效益测算,却忽视了对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升。项目投入后还需要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人来具体实施,但因当地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跟不上,专业知识不够,管理水平不高,市场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寻找商机,依托当地资源生产的物品难以打开销路,难以发挥造血功能。

概而言之,过去扶贫工作的一个不足,就是注重对贫困人口的物质扶贫而忽视了文化扶贫,注重经济上的扶持而忽视了对贫困群体的素质提升,在扶贫供给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扶”和“贫”其实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没有找准需求的供给往往是低端供给或无效供给。只有找准了“需求”,对“供给端”进行有效调整,提供有效供给,才能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深入考察,认真思索,我们可以发现,人的因素在致贫脱贫中占主导作用。人长期在贫困中生存养成的一种贫困观念才是致贫的根本原因。人的智力、文化水平、周围的环境都深深地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动。

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逐渐认识到了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重要性。2015年12月9日,国家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7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随后,江西省文化厅联合省财政厅、省扶贫移民办等7个厅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对江西省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部署。党的十九大以后,更是形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有了中央和省里的重视,各贫困县、乡党委政府应自觉承担起文化扶贫的责任,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把文化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开展。

二、提高精准性文化扶贫的策略

文化扶贫是侧重于文化思想观念的“精准扶贫”。文化扶贫往往能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投入产出比很高。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就必须着力调整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补齐供给侧短板,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提升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改变他们的落后观念,重构他们的文化价值体系,树立他们自强自立、自我发展意识,培育他们的文化自主建设能力,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走正确的文化扶贫之路。

(一)深入调查摸底,准确把握文化扶贫需求

各贫困地区千差万别,贫困的原因不尽相同。文化扶贫不能千人一面,千村一策。对贫困地区开展文化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贫困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出发,调整供给结构,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有效供给。但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对于谁是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楚。

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地方农家书屋没什么人光顾,公益放映的电影吸引不来多少观众,相反,一些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却备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农村群众之所以对政府部门提供的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不感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提供的文化产品不合群众的现实文化生活需求,有的甚至只为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文化服务的“供”与“需”不对称,文化扶贫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因此,做好文化扶贫工作,先要弄清贫困群众的文化水准和文化需求,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施策。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劳动力状况、子女学习就业、致贫原因、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与诉求等情况,并一一做好记录,既要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贫政策、扶贫物资送到家中,更要把志气、信心送到农户心坎上。建立精准文化扶贫大数据库,摸清贫困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进行认真筛选,分门别类制定适合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施策,使文化扶贫工作有的放矢。

(二)加快文化事业建设,提高文化供给质量

从贫困群众的现实文化需求出发,不断增加公益性文化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供给质量。

第一,加大贫困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使固定场馆、流动设施和数字服务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实现贫困地区人群全面有效覆盖。建立以县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文化中心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覆盖所有贫困乡镇。江西省已初步形成以江西省图书馆为中心,市级公共图书馆为节点,通过专网方式连接国家图书馆,实现与全国公共图书馆之间数字资源的共享[6]的数字文化资源网。通过数字文化网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需求征询、服务提供、活动开展机制,使贫困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通过总分馆体系享受到高效的按需“点单式”数字文化服务。井冈山市大力推动“非遗”文化保护、广播电视户户通、万村书库、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初步建成市、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市44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音响、图书阅览桌椅等一应俱全,农村文化环境焕然一新。[7]

第二,加大贫困地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个地方要发展,关键靠人才来推动。贫困地区最缺的是各类人才。笔者在江西省扶贫开发重点乡镇——抚州市乐安县招携镇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时发现,67.35%的群众不了解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基本情况;63.27%的群众对当地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一无所知,也不了解农民、未成年人、残疾人已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对象。这反映了贫困地区基层文化组织的无力,基层文化人才严重缺失。贫困地区文化要发展,需要专业的文化人才来推动,要用政策和待遇留住乡镇文化人才。一是在每村配备1名文化管理人员(文化辅导员),给予编制和待遇;重视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志愿者等在当地的文化“传、帮、带”作用,鼓励他们专兼职从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二是依托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结合公共数字文化重点工程,分类分批对乡、村基层文化干部和传承人群进行系统培训,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扎实、服务管理能力优良的乡镇文化人才队伍。在打造乡镇文化人才队伍的同时,还应培育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自主建设能力。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培养一批基层文艺骨干,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贫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定期指派一些专业文化人才指导当地民间文化队伍、乡土文化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编排一些健康向上、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目,培养打造当地的文化活动品牌,用文化认同感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教化当地群众。

(三)打造文化产业,丰富有效文化供给

江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库区,这些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依托当地资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撬动供给端和生产端的发展,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

从成功的案例来看:横峰县着力打造文化产业,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要求建设乡村,建成了葛源石桥梯田、莲荷梧桐畈千亩荷花基地、蔡家红石部落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村。注重以文兴旅,举办了美食节、荷花节、葡萄节等一系列节庆文化活动,吸引了省内外游客。为筑牢乡村节庆旅游基础,还分区域打造自然生态型、文化体验型、休闲愉悦型、美食体验型、健身养老型等特色各异的主题民宿,进一步推动全县旅游由“半日游”“一日游”向“留宿游”“多日游”升级,在餐饮住宿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仅2017年上半年,全县就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01亿元。[8]

总结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一是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实际,进行充分调研和市场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推动市场主体和贫困户合作,通过法律程序使责任主体、市场主体和扶贫主体签订合作协议,保障农户参与项目并获得利益保障;二是按照市场规律抓发展,打造当地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针对游客的不同特点创新服务方式,分别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开展精准营销尤其是互联网营销,提高旅游项目的美誉度和吸引率;三是为市场主体提供优惠政策,引导项目健康有序发展。

(四)提升文化素养,增强脱贫精神动力

要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还需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贫困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通过教育培训引导教化他们,树立他们的自强自立意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第一,扶贫先扶志。人穷穷一时,志短穷一世。不能否认,极个别贫困户多年不间断接受帮扶,仍是年年扶贫年年贫。究其原因,并不全是因为他们年老体弱或者天灾人祸而贫困,也有因为不思进取、“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主观努力不够所致。有的自己可以办的事情却不去办,等着政府和社会的救济和赞助;有的缺乏生产脱贫的思想,领到扶贫款不用于发展生产而是用于吃喝。这样一来,政府的扶贫力度再大、资金再多,也难以改变扶贫对象的贫困面貌。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因此,扶贫一定要先扶志,要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理想和目标,振奋他们自力更生的信心和决心,引导他们发挥脱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思想上拔除穷根,从根本上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二,扶贫要扶教育。教育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6年7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江西省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16]87号),对全省教育扶贫进行了全面部署,以确保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对贫困家庭受教育子女进行建档立卡,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全覆盖;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把各项资助政策精准到人,不让一户贫困家庭的孩子失学、辍学;用政策留住乡村教育人才,从制度上消除因贫失学辍学现象。为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开、公正,鄱阳、上饶两县实行教育扶贫资助政策校长负责制,明确各中心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各辖区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并制定了责任追究办法,效果良好,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对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给予资助和补贴,使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在政府教育体系保障下学得一定的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有一技之长,有安身立命之本,进而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生活中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就业渠道,斩断贫穷代际传递的链条。

第三,扶贫要扶技。家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解决贫困群众能脱贫、不返贫,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农业技术、信息能力,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型农民。一是组织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氛围。以乡村文化中心阅览室为主,流动农家书屋为辅,配送一些村民感兴趣、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如经典名著、教育、健康养生、科学养殖、电脑知识、法律读本、感情生活类等,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村民的阅读学习习惯和能力,营造乡村书香氛围。二是组织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投入专项资金,依托乡村文化辅导员,联合乡镇农技员、志愿者,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村民们进行文化知识、养殖技术、职业技能、法律知识等培训,鼓励贫困劳动力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及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在家门口就业。通过文化辅导员、志愿者向贫困群众推广一些阅读类、教育类、科普类、农业类、与当地有关的微信公众号,鼓励贫困群众通过手机阅读和学习,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畅享数字文化大餐,知晓天下事和身边事,受到教化,于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和职业技能。三是推广“互联网+”思维,提升信息能力。手把手教会贫困群众掌握数字阅读的方法、信息搜寻查找判断方法,提高他们查找利用信息的能力。2017年,全南县借力“互联网+”构建电商平台,开展电商培训26期,培训贫困户846人次,帮助贫困群众将农特产品通过一条光纤走向海内外。[9]

(五)优化供给结构,打造多元供给机制

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千差万别,供给结构也要灵活适应,提供精准服务,实现有效供给。2015年,国家出台《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扶”“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扶贫作用”。过去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文化部门难以实现精准文化扶贫。调研中,招携镇79.59%的群众支持民间文化团体加入到文化服务队伍中。不断改革文化供给方式,优化文化供给结构,打造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文化供给机制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后一个长期努力的方向。

第一,发挥社会力量优势,构建多元文化供给机制。过去公共文化领域长期由政府大包大揽,导致供需不对接,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社会力量运转机制灵活、专业化程度高,管理更先进,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性更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可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多种模式,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或捐助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设备、资助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慈善救助、志愿者帮助、爱心人士捐助等多元化社会文化扶贫新格局。

第二,完善配套支持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健康有序发展。文化事业要发展,少不了资金的扶持。完善财税支持政策,由省文化部门联合省财政部门设立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开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每年投入一定数量资金,为重点特色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税收、项目的扶持上给予实在的优惠,保障社会组织的合理利益空间;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设立全省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服务平台,提供贫困地区文化发展的政策信息、文化产业项目信息,方便相关企业咨询。

[参考文献]

[1]赖永峰,刘兴.立下愚公志 打好攻坚战——江西省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纪实[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811/c64387-29464906.html.人民网,2017-08-11.

[2]江媛.社会资本理论下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研究——江西吉水县农村贫困研究为例[D].南昌大学,2015(11).

[3]何柳斌,金路遥.“十三五”江西省204万贫困人口要脱贫[EB/OL].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6/01/26/014648537.shtml.江西新闻网,2016-01-26.

[4]王思铁.浅谈扶贫供给侧改革[EB/OL].http://www.snsc.gov.cn/forum/3058.htm.四川三农网,2016-02-17.

[5]管前程.如何提升精准扶贫的“精”与“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2).

[6]徐蕾.借“互联网+”传播书香文化[EB/OL].http://www.sohu.com/a/37138361_149073.搜狐网,2015-10-22.

[7]吉安:井冈山文化扶贫新模式[EB/OL].http://www.jxwh.gov.cn/whzx/snzx/zx/201710/t20171031_1404625.htm.江西省文化厅,2017-10-31.

[8]横峰打造最具特色旅游节庆经济[EB/OL].http://www.jxnews.com.cn.大江网,2017-08-19.

[9]精准施策江西脱贫攻坚显成效[EB/OL].http://news.sina.com.cn/0/2017-08-24/doc-ifykiurx1259835.shtml.新浪网,2017-08-24.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供给精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