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完双眼皮她变得“歇斯底里”

2018-02-06 18:07邓楚瑶
健康博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癔症梭菌歇斯底里

邓楚瑶

王女士是爱美之人,45岁的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单眼皮不够美。今年,她终于约了当地一个私人整形诊所做了双眼皮手术。

术后,王女士按医嘱吃了一星期的头孢类抗生素药。停药几天后,王女士觉得不太对劲,总觉得眼角处有针刺样,嘴角也开始抽搐,而且整张脸都肿了起来。后来,症状变得更加怪异,她开始惧怕抽油烟机和换气扇发出的声音,一听到就感觉不舒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全身抽搐。

破伤风感染治疗无效

王女士越来越忐忑了,于是去了当地一家较大的医院,医生诊断王女士患了“破伤风”。

破伤风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由破伤风梭菌(一种产毒素的厌氧菌)导致,特征是肌肉痉挛。急性呼吸衰竭是破伤风致死的主要原因。但是,在针对“破伤风”治疗一段时间后,王女士全身抽搐的表现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加重倾向。又惊又怕的她赶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室。

急诊科李炳医生仔细了解病史、详细查体,觉得王女士的病存在很多疑问。

首先,破伤风梭菌属于厌氧菌,而双眼皮手术往往非常浅表,甚至直接与空气接触,在这种环境下,厌氧菌根本无法生长、繁殖。其次,破伤风发作最典型的表现是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王女士虽也有全身抽搐,并且出现类似角弓反张的表现,但几乎没有牙关紧闭的表现。最后,在与王女士交谈和沟通的过程中,她一直表现得非常焦虑,行为的表演性质较强。

这几点让医生越来越觉得迷惑,会不会根本就不是破伤风?

可万一真的是破伤风,死亡率那么高,绝对不能轻视。医生把王女士收到了急诊病房,继续针对破伤风进行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几天接触下来,医生发现了很重要的一点:王女士在外面散步时很少抽搐,反倒是在安静的病房,医生查房或者亲友探视时发作较为频繁。这说明,王女士的“抽搐”的确有非常强烈的表演性质。

难道是分离转换性障碍?这个诊断从医生脑海里闪过。

什么是分离转换性障碍

分离转换性障碍,恐怕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是“歇斯底里”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歇斯底里与分离转换性障碍有什么关系呢?

分离转换性障碍又称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曾将英文Hysteria译为“歇斯底里”,但因为该词被滥用后含有贬义,因此改译为癔症。

癔症多见于女性和儿童,男性少见。文化落后、迷信的地区患病率明显较高。具有癔症性性格缺陷或癔症性人格障碍者,有这些人格特征:性情急躁、爱感情用事、缺乏理智、心胸狭窄、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或任性、容易接受暗示、喜欢表现自己或者做作夸張(如演戏样)以吸引他人注意,他们往往意志薄弱、易于受人诱惑而犯错误,受刺激后易引起癔症发作。

癔症的发作常有内因和外因等诱发因素。内因包括性格或人格因素、易受暗示性、内心矛盾冲突、过去的精神创伤经历、潜意识的致病获益心理机制。外因包括精神刺激、外伤等。

临床上癔症的分类非常复杂,急诊常常遇到的癔症类型为转换型癔症。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受刺激后肢体麻痹或抽搐、不能站立或行走、截瘫、失明、失听、感觉消失或麻木、咽喉窒息感并伴吞咽困难(即癔症球,中医称为梅核症)等。

转换型癔症多见于受到外伤或意外工伤之后,由患者潜意识的疾病获益心理机制所致。本文中的王女士在一家私人整形诊所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心里一直担心,手术后才出现这些症状。

在精神卫生科医生的帮助下,对王女士完成了一系列复杂专业的评估,结论也验证了急诊科医生的判断。王女士转到了精神卫生科,经过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最后好转出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癔症梭菌歇斯底里
期末抢座看我的
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一种脂肪酸可有效对付艰难梭菌
一例延边奶山羊梭菌病的病理学观察
诗癔症
我总想起过去
梭菌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及防治
素颜
“疯病”不是“鬼神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