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体会

2018-02-06 00:14智瑜张琪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2期
关键词:心阳心脉肾阳虚

智瑜+张琪

【摘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称为窦性缓慢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等,主要表现在心慌、脱证、晕厥、怔忡等症状,其病机以心肾阳虚、血脉瘀阻为基础,治以温阳益气活血法,临床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缓慢心律失常;温阳益气活血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2..02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而又难治的疾病,它常常表现为心动过缓,同时伴或不伴心动不规则为主要特点的一组临床表现[1],其中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持久的脉搏缓慢为主。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常常还有伴随症状,比如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頭晕甚至严重的会晕厥等。

在缓慢心律失常的认识过程中,专家对其发病激励进行有效研究,同时专家对缓慢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进行充分分析,其主要的发病机理为起搏异常、特发性传到系统纤维化、药物感染、窦房结动脉病变、心肌细胞淀粉样变形等导致的退行性病变[2],最终表现为缓慢心律失常。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和起搏器植入,这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祖国医学古代文献中,我们并没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直接病名[3],主要是根据临床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心阳虚弱、小便清长、脉迟结代等。

从祖国医学角度来看,其病位在心,涉及它脏,主要为肾,肾主一身之阴阳。从而多表现为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其中在《濒湖脉学》中曾提出“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并提出迟脉的主要体现为阳虚,阳虚阴盛从而导致心阳亏虚、阳不制阴,造成患者脉象迟缓、气血行迟滞缓;而心阳则导致患者的血脉循行、鼓动心脏搏动异常。肾气为人体阳气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的都有推动性作用,所以人体的阳气盛衰对患者的心脉功能有直接影响。当患者的肾气不足则会导致患者机体寒气郁积、上犯心阳,机体脉象不能温煦心阳,最终造成患者血行迟缓、脉道不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脉功能。长时间的阴液亏损会导致患者阳气损伤、心失濡养而产生脉来迟缓。综上所述,本病以心肾阳虚为本,血脉瘀滞内阻。

根据上面的论述,从祖国医学的角度上看,在治疗上应当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患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血脉瘀滞、心肾阳虚,依据《神农本草经》中对缓慢心律失常的描述“结者散之,留者攻之”[4],在治疗上予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其中温阳首选麻黄,其为温性药物,味辛苦,可治疗膀胱、肺、心经等。麻黄具有活血、温阳等功效,患者手脚发烫、痰气淤积、心悸气短、心力憔悴、脉象迟缓。麻黄辛散温通,散寒,攻积,具有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根本性作用。麻黄在西医药理中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和心脏、增强血管收缩能力、促进冠状动脉扩张、提高患者心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能力。所以配伍以麻黄为君。益气药当首选选黄芪,黄芪性温,味微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之效,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而有效增强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提高患者的血液循环能力,改善患者的房室供血能力,增加其自愈性和传导性,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提升患者的自身血液循环能力[5]。川芎其味辛,为温性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川芎可以利用清阳之气治疗头痛;也可以疏肝解郁,减少患者体内郁结燥气,达到滋补肝脏的功效[6];另外,川芎可以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以达到养血的功能。缓慢心率失常患者使用川芎对血液循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肌缺氧症状,使其血脉通畅、寒气溃散,让患者的心脉得到有效恢复。

病例介绍:

赵某,女性,80岁,患者因心悸伴间断胸闷、憋气,活动后加重1周,于2013年4月1日我院就诊。其具有三十余年的冠心病史、二十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和10余年的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为:心脉不畅、胸痛、呼吸急促、乏力、体温降低、睡眠质量较差,并无呕吐、咳嗽、夜间呼吸等症[7]。患者的小便清长,大便偏稀。舌质淡苔白或水滑。脉迟结代。测量患者血压为140/75 mmHg,心率为:49次/min,检查发现患者偶见心率早搏,同时其下肢浮肿[8]。患者心电图显示,其患有心肌缺血、窦性心律失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8次/min,最快心率80次/min,最慢心率35次/分钟,大于2秒的15次长间期数,2289 ms最长间期,1007次室上性期前收缩总数,出现间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房性早搏。经中医诊断,确诊为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心肾阳虚,瘀阻心脉)。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治则: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予:麻黄10 g、附子10 g、细辛10 g、制黄芪10 g、党参10 g、桂枝5 g、炙甘草6 g、熟地10 g,当归10 g、川芎10 g、鸡血藤10 g。每疗程共七剂,每天服用一剂,分别早晚各服用一次。二诊时患者的心悸症状显著减轻,患者会出现偶然胸闷气短,无显著性呼吸急促,患者的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同时患者的睡眠质量逐渐好转,尿量适中,但大便不成形[9]。血压为135/70毫米水银汞柱,心率为60次/min,经检查确诊为患者患有心律不齐、早搏,同时伴有双下肢浮肿,判断出患者为身体亏虚、心脉瘀阻;患者现症见纳少腹胀,便溏,考虑脾虚或有痰湿者,加茯苓、白术以健脾利湿,三诊时患者的心悸症状消失,未产生明显不适症状,患者的睡眠显著转好,大便和小便适中、舌苔较薄、脉象沉细,血压125/85毫米水银汞柱,心率为65次/min,经临床检查发现患者未见早搏症状,双下肢浮肿消失,在原治疗药方基础上逐渐递减,再服用七剂加以巩固治疗[10]。患者于七天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发现,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3次/分钟,最快心率达到85次/min,最慢心率达到56次/分钟,零次长间期数,1688 ms最长间期,234次室上早总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endprint

心得体会:

前文已经明确在中医学文献中虽无缓慢心律失常的记载,多根据临床症状,对应中医学“心悸”、“怔忡”等病范畴。

“迟为阳气失职.胸中大气不能数布之候”(《诊宗三昧》)。张秉成言“若肾阳气馁,脉皆为迟”。“其所主病,与沉脉大约相同,但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遲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脉诀汇辨》)。结合以上理论基础,本病例很明显以心肾阳虚为本,血脉瘀滞为标。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伴有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冷、眩晕、晕厥等肾阳不升、心阳不振的表现。本病病于心本于肾,心阳不足则无力鼓动血脉,脉必迟缓,同时气虚血疲、血脉不畅。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不足,不仅不能温煦心脾之阳,最终导致阴寒内盛,寒邪凝滞,血脉凝滞,则进一步血行不畅。脾为后天之本,肾阳不振,最终将影响脾阳不足,导致痰湿内生,痰瘀阻脉,血脉运行更加不畅。总之本病根本病机为心肾阳虚,痰瘀互结,属本虚标实之证,心脾肾阳虚为本,阴寒、痰浊、瘀血为标。针对病机,提出当以益气温阳为治疗大法,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随证加减。

参考文献

[1] 徐蓉娟.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8.

[2]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6.

[3] 齐建兴.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进展[J].河北中医,2001,23(9):718-720.

[4] 高克斌.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182-183.

[5] 盛 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5):73-75.

[6] 杨遵彝.温阳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36 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5,27(8):583.

[7] 梁军昭,刘文胜,李逢春.扶正助脉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117 例[J].临床观察中医研究,2010,23(12):28-29.

[8] 唐晓军,陈红涛.温阳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2例[J].中医药信息,2004,06:63-64.

[9] 赵明君,石小智.调肝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53 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25):23.

[10] 刘淑娟,尹克春,周文斌,等.温补肾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07:1167-1168.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阳心脉肾阳虚
毛巾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前桃后杏终归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