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自我修养

2018-02-06 01:51葛晨光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12期
关键词:每节课建平课程内容

葛晨光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仅数年的青年教师,能够和那么多优秀且经验丰富的同专业教师同台竞技,能够获得一点肯定,这在我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是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河南省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中,高建平获得一等奖。

2014年,刚刚走上思政教学课堂的高建平,就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心甘情愿地听她讲课。相比其他专业课程,思政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如采取大班授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教授的内容学生在高中政治课中已大多接触过,学习带来的成效不会即时体现在学生身上,课本内容理论性强,等等。在她教书生涯的第一年,发怒成了她生活中出现最多的情绪。高建平也曾试着在课堂上呵斥犯错的学生,想用教师的威严“镇压”他们,但往往是只有一时的“安宁”。“当时的我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也许天生不适合当老师吧。”至今回想起那段时光,高建平依然感慨万千。

为了改变教学效果,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部门的领导、同事取经。讲台上站了数十年的老教师的经验是最宝贵的,他们告诉高建平该对教材的内容做出一整个学期的规划,使每节课所講的内容都有头有尾,逻辑性强,更便于学生理解;适当地加入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外内容,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有一位教师的话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课堂既是严肃的,也应该是活泼的,教师讲课,就像演员说相声,首先是要对内容烂熟于心,其次还要有“包袱”——不断地“抖包袱”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听你讲。老教师的经验给了她很大的启发,成为了她教学进步的起点。

在这之后,高建平就努力钻研教学技巧,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她总结别人的经验,也归纳了自己的一些优势,比如:年轻教师虽然威慑力不太够,但也更容易走近学生;一些借助多媒体设备的教学工具她用起来也毫无压力等。此后的课堂中,每节课高建平都会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几个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的小环节,如思考题、讨论题等,还会利用“微助教”等手机电脑互联的设备让学生在课堂中“光明正大”地玩手机,回答问题,做小竞赛。慢慢地,高建平的课堂多了学生的欢笑声,气氛越来越好,参与度越来越高,学生不再心不在焉,她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我想,当一名思政课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这样吧: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一个能够提升学生品格、把他们培育成为更优秀的人的引路人。”在采访中,高建平如是说。

猜你喜欢
每节课建平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我会跳绳
The Effect of Grammar Teaching on Writing in China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Ideology 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影像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