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用热爱与专业诠释新时代教师风采

2018-02-06 01:51裴晓鹏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政课理论课思政

裴晓鹏

她兢兢业业、深耕细作,致力于打造充满活力的思政课堂;她勤勤恳恳、潜心育人,矢志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她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尘嚣繁杂的风气中,高扬理想信念的力量,为大学生在人生搏击中提供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这些都是她坚守三尺讲台、潜心问道的目标和动力。她,就是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王丽娟。

创新思政教学载体,使思政课堂“活”起来。面对着以互联网“原住民”身份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大学生,思政课应该用怎样的“打开方式”才能适应他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对此,王丽娟有着自己的見解。

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王丽娟积极探索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她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创新,使小小的手机大显神通,成功实现了思政课堂的“大变脸”。她以微小创新拨动了全局发展,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新颖有趣的签到模式、紧张刺激的抢答环节、全员参与的课堂互动,学习通等App在思政课堂被广泛应用。这种思政教学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思政课彻底“活”了起来,手机也从学生“低头的工具”变成了“抬头的利器”,实现了课堂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完美结合。而王丽娟大胆创新、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得到了学生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和好评。2016年,王丽娟作为主要管理人运营的“淇河风思政课”微信公众号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思政课优秀品牌”称号。

转变思政教学理念,使思政课堂“亮”起来。王丽娟认为,思政教学的秘诀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自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由重“教”向“基于学而设计教”转变。只有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思想需求,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才能为学生的思想点燃一盏明灯,才能让思政课“亮”起来,才能发挥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王丽娟积极运用专题式教学,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流行语、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将具体的知识点、党的理论成果传递给学生,使思政课变得“接地气儿”,能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实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入脑”“入心”。通过教学互动,思政课堂“动”了起来,也“亮”了起来,理论不再是死板的,而是鲜活的,思政课变得有温度、有触感、有质量,学生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王丽娟正是用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业务的钻研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思政教师的风采。

猜你喜欢
政课理论课思政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