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廊道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2018-02-07 08:58
智能城市 2018年22期
关键词:廊道大道城区

陈 妍

郴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湖南郴州 423000

1 生态廊道的研究综述

1.1 生态廊道的概念

实际上城市生态廊道是从生态廊道延伸的产物,其概念就是在城市生态环境中,一般呈现线性或者带状分布,为了连接城市空间中分散的生态景观系统。一般而言,城市生态廊道也就是其生态系统基本格局的展现和表现形式,而且城市生态廊道具备整体性能,其内部也有着较高的关联。

1.2 生态廊道的类型

文章根据国内外对于生态廊道的专业研究得出,基于生态廊道的形态对其进行类型的划分,其类型有河流型生态廊道、山脉型生态廊道及道路形态生态廊道。

1.3 生态廊道的评价准则

城市生态廊道的具体评价准则以廊道生态品质为主,还包括廊道的有效宽度、连接度、适宜的绿量等。此外,构成生态网络的廊道数目、廊道周围土地的使用性质、人为活动对廊道造成的影响等,都是评价廊道是否发挥出自身生态功能的评价标准。

1.4 生态廊道的基本功能

城市生态廊道作为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1)生物保护功能——保护乡土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生态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生态格局功能——减少景观破碎化,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4)社会经济功能——以“人”为主题的廊道价值取向,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2 生态廊道资源要素提取

2.1 现状资源条件

郴州市中心城区水资源丰富,主要有郴江、同心河、东河、秧溪河等,整体水质较好;中心城区山环水绕,山脉众多,由十余个独立的山头绵延组成,是城市的绿色屏障,现已建成多条都市型绿道和生态型绿道,城区周边分布苏仙岭、王仙岭、五盖山等大面积生态斑块。

2.2 现状存在的问题

中心城区现有大型的生态斑块,但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廊道稀缺,斑块状绿地较为分散;城市道路系统丰富度高,但是道路型生态廊道建设还有待提高;河流型生态廊道建设有一定基础,但部分地段由于用地关系使得廊道存在一些断裂口,而不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3 城市生态廊道规划

3.1 总体格局

为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变“城市绿岛”为“城市绿网”,按照“碧山环城、绿道串城、翠林缀城、水链织城”的规划理念,以生态斑块为节点,生态廊道为路径,构筑“一环三脉、四道五水、多廊道”的生态廊道系统,形成城市的自然骨架。

“一环”指中心城区周边青山屏障,构成外围的绿色生态环;

“三脉”指3条南北向由生态斑块串联而成的山脉型生态廊道;

“四道”指郴州大道、青年大道—郴永大道、南岭大道、林邑大道4条道路型生态廊道;

“五水”指秧溪河、东河、郴江河、同心河、西河5条河流型生态廊道;

“多廊道”指由支流、绿道、高压走廊、公园绿地等因子构成的多条次要生态廊道。

3.2 河流型生态廊道

郴江河、同心河、秧溪河、西河和东河是郴州市中心城区最为重要的4条河流,它们既是城市重要的水源和景观构成要素,又肩负防洪泄洪的重任。

3.2.1 规模

从科学角度分析,在河岸上的植物,要想维系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其最低高度要达到12m。如果需要维持河流生态稳定,并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就要求植物高度达到30m以上。本文依据现实需求,结合相关规划和规范,确定同心河滨河绿化带控制宽度不小于15m;郴江河滨河绿化带控制宽度不小于20m;秧溪河、东河滨河绿化带控制宽度不小于35m;西河滨河绿化带控制宽度不小于20m。

3.2.2 建议

对现有生态廊道应当加大保护力度,并科学合理进行利用,此外,还要完善周边风光带;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河流原本的自然属性,并保护其生态稳定,减少对廊道生态功能的影响;对区域水系进行改进,并保障区域水系安全性,对两岸绿化进行加强。

3.2.3 功能

(1)栖息地和通道功能;(2)调节气候功能;(3)屏障和防护功能;(4)景观廊道功能。

3.3 山脉型生态廊道

山脉型廊道是城市的生态屏障,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构建城西、城中、城东3条南北向生态廊道,并利用高压走廊、游园等要素构建多条次要生态廊道。

3.3.1 规模

山脉型生态廊道最小宽度为60m;在60~90m之间时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和内部种;200m是保护鸟类种群较适合的宽度;城市生态廊道中的绿色带状生态廊道宽度标准为600m以上,郁闭度不低于50%,当宽度达到1200m时,能够创造较为理想的内部生境,拥有丰富的植物、鸟类内部种。此外,绿色带状生态廊道间的间距以2~3km为宜。

3.3.2 建议

山脉型生态廊道联系着城区内孤立斑块与周围核心斑块,应选用乡土物种和已驯化的外来种,以降低廊道和板块之间的异质性;充分利用河流、高压走廊和道路等要素,打通影响生物群落连接的重要地段,将城区内绿地斑块之间以及绿地斑块与城外自然山体之间进行串联,形成绿色生态网络。

3.3.3 功能

(1)保护物种多样性,提供生物栖息地、生物迁移通道;

(2)有效隔噪、滞尘、降低风速和缓解热岛效应的功能;

(3)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效益。

3.4 道路型生态廊道

道路型生态廊道实际上是人工廊道,同时又是城市内部功能区的纽带和桥梁。在其两侧加强建设工作,可以减少城市中一些负面影响,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还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

本文构建郴州大道、青年大道—郴永大道、南岭大道和林邑大道4条主要道路型生态廊道,此外,还构建多条次要道路型廊道。

3.4.1 规模

道路型生态廊道的宽度由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及绿化分车带共同决定,宽度不应小于60m,其中绿化带宽度不应小于12m。郴州大道生态廊道宽度可达到100m;青年大道路生态廊道宽度可达到80m;郴永大道生态廊道宽度可达到80m;南岭大道生态廊道宽度可达到80m;林邑大道生态廊道宽度可达到72m以上。

3.4.2 建议

城市路段应突出隔离防护功能,在绿带中设置人行步道和绿道,发挥游憩功能;绿化设置中,应选用乡土植物,突出地方特色;道路与河流的交叉点尽量少设置涵洞,保证桥面下方的河岸带生态廊道在空间上的连续。

4 结语

文章以生态廊道为研究基础,并结合当前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将独立的生态斑块进行有效结合和扩张,以此促进生态网络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使得能够产生巨大的生态优势。

对于城市和周边生态斑块的结合和连接,可利用山脉型生态廊道或防护林廊道等有效控制城市蔓延;道路和河流型生态廊道可连接城区内外孤立的生态斑块,把城郊良好的自然环境渗透进城区。城市生态廊道规模必须从城市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出发,有效地发挥其城市风廊、卫生防护、改善景观、保护物种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廊道大道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美乃大道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