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探讨

2018-02-07 08:58孙英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建设项目电气设备

孙英

(河北旭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00)

1 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因此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转换为事故的根本原因。所以对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充分辨识、分析是做好安全设施设计的关键,否则安全设施设计就会无的放矢。

1.1 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机械行业电镀、喷漆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有部分是危险化学品,由于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各异,具有的危害性也不一样,重点关注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性、腐蚀性物料的原辅材料。这些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给项目本身带来了固有危险,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有害程度对后续的安全设施设计至关重要。

1.2 生产工艺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①机械危险。由于机械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构件、零件、工具、工件等的机械能作用,导致操作人员受到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及工件等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②火灾危险。火灾主要有电气设备火灾、可燃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运行时发热和温度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高温温度,形成电气火灾的引燃源。这些电气设备、设施产生的高温温度及电火花,在工作环境中如遇上易燃、可燃物质则引发电气火灾。③电气伤害。电气伤害包括触电、雷电伤害。触电分为电击和电灼伤。引起触电伤害的主要因素有绝缘破坏或失效、安全间距不够、未装设遮栏与护屏、漏电保护装置失效、接地不良等。如果配电室内变压器、高压断路器、开关柜以及低压配电设施选型不合理,高压、低压配电线路敷设不规范,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绝缘与电压等级不匹配、使用的环境条件差、运行条件差等因素导致绝缘破坏,易引发电击伤害。④高处坠落。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时坠落造成人员身体伤害的危险,高处设备、高空管架作业及供电线路检修都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⑤车辆伤害。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在物料运输、装卸时需要使用各种车辆,包括叉车、卡车等,厂区内若无道路路标、交通标志,过路工业管路无限高标志,车辆及驾驶员的管理不到位,导致车辆超速、闯越工业管路架设较低区域,易造成车辆交通事故或设备损坏事故。⑥噪声、振动。噪声和振动是相伴相生和互为表里的一种自然现象。建设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有机械动力噪声、气体动力噪声、电磁噪声等。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按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局部振动指在以手接触振动工具的方式进行机械加工时,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从而给操作者造成振动危害。全身振动是指振动源通过身体的支持部分将振动传布全身而引起的振动危害。

2 安全设施设计中采取的防范措施

不同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是不尽相同的,选用的安全设施也是有区别的。

2.1 危险物料安全防范措施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危险物料在输送、贮存、使用等环节应有泄漏防护、监测预警、安全警戒和标识要求等防范措施。对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仓库应设置泄压设施,泄压设施宜采用容易破坏的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向外开启)等。设置一定的泄压面积则在爆炸时可以显著降低室内压力,避免建构物结构遭受严重的破坏,泄压面积应靠近可能爆炸的部位布置,不要面对人员集中的地方和主要交通道路。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在操作条件下应使其置于密闭的设备和管道中,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在该装置区域内可能有可燃气体泄露和有毒气体泄露的部位设计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装置内接触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设备应进行防静电接地;装置区及控制室内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元件,阻燃型电缆应用钢管暗敷设。

2.2 总平面布置安全防范措施

厂区布置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使生产各环节具有良好的联系,保证它们之间便捷的生产作业线,避免生产流程的交叉和迂回往复,使各种物料的输送距离为最小;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供冷等公用设施应力求靠近负荷中心,以使各种公用系统介质的输送距离为最小;厂区道路、铁路要径直短捷,不同货流之间、人流与货流之间都应该避免交叉和迂回,货运量大,车辆往返频繁的设施如仓库、堆场、车库、运输站场等宜靠近厂区边缘地段布置;火灾危险性较大以及散发大量烟尘或有害气体的生产车间、装置和场所应布置在厂区边缘或其他车间、场所的下风侧;空压站、空分车间及其吸风口等处理空气介质的设施应布置在空气较洁净的地段,并应位于散发烟尘或有害气体场所的上风侧。

2.3 工艺、设备安全防范措施

在选用生产设备时除考虑满足工艺功能外,应对设备的劳动安全卫生性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设备在按规定使用时不会发生任何危险,不外排超过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尽量选用自动化程度高、本质安全程度高的生产设备。选用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运输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必须由有专业许可证的企业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安装,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安全规定的要求。

2.4 电气防范措施

应关注电源及供电系统可靠性,特别是一类负荷供电、备用电源等安全措施;主要供电设备及其他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置等;电气设备的接地、防漏电、防过流、防雷、防静电、防过压保护安全措施;厂内易燃、易爆区域电气设备及仪表的选择、配置等措施;不同场合电线、电缆选择说明;电气设备防火、事故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识等措施。

2.5 消防防范措施

“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总体防火规划设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设计、建筑物内的防火分区设计、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消防给水和消防栓设计等。”[1]

建筑物的总体防火规划:为了防止火灾由一栋建筑物蔓延到周围的建筑,建筑物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安全分隔距离即防火间距。确定防火间距主要考虑热辐射的影响,甲、乙、丙类不同的厂房、库房之间防火间距是不同的,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予以确定。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应具有足够的耐火等级以防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受火后被破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质和耐火极限决定的。各个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对所用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有着基本要求,如一级耐火应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合结构。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隔物将建筑物划分为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人员安全疏散设计:首先根据建筑物内可能的人员流量设定足够宽的人行通道,其次在一定长度和面积的建筑物内设置足够多的安全出口以保证从建筑物任何位置到出口的距离小于预定值。

消防给水和消防栓:消防给水一般分为室外系统和室内系统两部分,室外系统主要包括输水管网和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给水包括室内输水管网和喷水灭火设备两部分。

3 结论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对于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设计人员根据项目条件选用适用的国家标准,以项目整体为对象,从安全的角度给出经济、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项目的本质安全,从根本上降低、控制安全风险,以保证建设项目投产后的安全运行,实现以人为本。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建设项目电气设备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隧道电气设备养护维修和管理探讨
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