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新体系能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2018-02-07 10:26蒋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1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建设项目航天

蒋孛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 100076)

1 引言

2015年以来,我院提出军工能力建设工作以提升基础能力和规范管理为中心,以“抓基础升能力,提效率控风险,抓考核促转型”为主线,通过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和加大过程考核力度,实现建设管理从粗放型向过程精细控制的转型升级,为一院“十三五”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能力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2 航天能力建设项目相关概念与特点

航天能力建设项目指国家投资航天军工系统的基础条件建设项目,其资金来源分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单位自筹投资,按照国家批复文件,在规定建设周期内完成所有建设工作,这其中包括设备研制、采购、土建施工及各单项验收检查等工作内容。

航天能力建设项目是多学科、多系统的复杂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除了体现继承性、前沿性和多变性等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性:一是高成本性。由于航天能力建设项目系统庞大,涉及前沿及尖端科技,很多试验技术和建设方案属于探索和攻关阶段,实现难度远远超于一般民用产品,所以国家投资规模较大,项目建设成本较高。二是系统性。航天能力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一般由多个分系统几十家承研单位组成,各个单位之间协调配合,虽分工不同,但建设目标却只有一个,所以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穿插作业,每个建设环节需要对质量、进度等要求进行把关,尤其是除了承研单位,还需要与相关政府机关协调,配合完成项目总体建设工作。三是周期性。航天能力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是根据型号使用要求,为配合型号研制进度进行编制,在国家批复中明确要求,并通过各阶段验收工作进行严格控制。

3 航天能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3.1 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航天事业虽然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已开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能力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是近十年间才逐渐被重视和研究。早期的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粗放,且管理人员更多的关注项目的立项申请,存在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同时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上未对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描述和约束,导致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体系来保证项目有效实施。

3.2 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按照风险管理的定义,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应先确立正确的风险管理原则:①全面细致原则。上文中论述过,由于航天能力建设项目涉及范围广泛,所以在风险管理时需要全面且系统,特别是针对重大专项或复杂系统工程,对全周期的风险事件进行有效识别,尤其是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后果。于综合考察原则。面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其发生的时间、产生效果都不一样,而且现阶段的能力建设项目往往包含复杂的风险因素,其诱因、表象、影响结果都各式各样。传统的项目风险管理一般针对某一独立项目进行,很难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需要在风险的定性和定量上综合分析,得出最准确的风险判断。③流程化、制度化原则。任何管理活动最终都要转化成一定的流程或制度,风险管理也不例外。随着能力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投资形式的不断翻新,在能力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如异地建设、联合建设、统筹建设等,原有的制度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不完善、不科学的管理流程会造成时间和成本上的浪费。这就需要能力建设工作努力求变、改革创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并通过实践去验证。

4 航天能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实施

4.1 航天能力建设项目主要风险

一是技术风险。能力建设项目同型号研制类似,是包含复杂多学科的综合技术应用,很多的项目技术指标或试验条件均高于现有水平,部分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方案也属于国内首次创新,通过总结归纳,我们可以看出项目技术风险主要为:技术指标要求过高,或技术更新过快,实际建设指标与立项申报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建设目标;基础设施的适用性差,现有设计、试验能力不足,尤其是仿真及大型综合试验系统等关键技术的保障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二是质量风险。航天能力建设项目因其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参与建设的单位较多,除工艺设备实施外还会涉及土建工程等内容,同时由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虽然航天产品的指标仍然很高,但各厂家的研制能力却参差不齐,使得项目在漫长的建设过程中很难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主要为:建设周期较长,厂家能力有限,人员变化及标准各不相同;航天产品质量要求较高,远远超过一般市场上的民用产品。三是进度风险。能力建设项目的进度风险是指因计划安排与实际建设工作间存在一定的冲突矛盾或未知因素而产生的风险。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都较长,进度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会带来新的未知影响,主要风险为:由建设工程的复杂性、资金预算不足、研制单位能力资质参差不齐带来的风险因素,或因项目组织机构不合理,流程制定不科学,导致项目执行效率低下带来的风险因素。四是投资风险。航天能力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拨资金,从整个项目流程上看,投资风险首先来自项目的顶层策划与设计,对项目概算的编制是否合理。其次是施工阶段,是否存在不同的环境影响因素,例如市场价格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等,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按照批复内容进行科学的计划编制工作,主要风险为:项目立项依据不充分,造成总体投资规模与实际需求不符;实施过程控制不严,洽商,超支现象严重;预算计划编制不科学,资金使用不合理。

4.2 项目风险控制的实施

①资源配置总体优化。资源管理问题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问题之一,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不仅能保证项目又快又好的完成建设,也是建设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完成体制改革的集中体现。由于项目建设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可结合自身特点成立相应办事机构或管理部门,也可以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或合作等形式为我所用,服务与本单位的项目建设工作,一方面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同时可保证建设质量与周期。于进度监控。进度监控是为了满足建设要求,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这是项目验收的前提基础,在监控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跟踪工作节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计划,对于复杂的系统工程,定期召开进度协调工作会,根据投资计划、进度周期等因素制作项目进度计划表。同时由于编制往往存在很多未知事件,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更新工作节点,尽量细化建设内容,减少拖期可能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度动态管理,保证项目总体进度在批复建设周期内。③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在控制进度的同时确保项目按批复要求顺利完成建设工作,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在满足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切忌“好高骛远”,要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建设项目,建好项目。在这过程中可以尽量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优胜劣汰,筛选具有能力的单位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并及时补充完善,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④投资控制。项目立项之初要作好顶层规划及预算编制,可采取内外部结合统筹建设的思路,深挖单位内外部资源,利用企业上市融资或统筹建设等方式筹集建设经费,规避投资风险,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预算。

5 结论

军工能力建设工作转型的研究是“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重点,从国家到地方,如何围绕内涵式发展,进行顶层能力规划,聚焦核心能力提升,全周期加强项目建设风险管理工作,实现从注重追求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是目前能力建设工作急需改进的新课题。

在新形势下,随着创新发展及军民融合工作不断深入,探索适合航天新体系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项目风险管理全覆盖的要求,更便于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为企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建设项目航天
我的航天梦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航天梦,我的梦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逐梦航天日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代建项目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