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问题探讨

2018-02-07 17:20欧阳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缺水海绵雨水

欧阳辉

(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重庆404100)

1 引言

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都采用的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地面需要在管道实现快排,可是,一旦强降雨来袭,即使修再大的管道都不够使用,这就让许多非常缺水的城市白白浪费了大量的雨水,而且在暴雨集中的城市不但内涝严重还严重缺水,不得不靠从城外调水,造成了很多不便,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我国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能够实现和加强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对于解决城市水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2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具有水弹性的城市,能够很强地抵抗自然灾害和一些环境变化,在干涸缺水的时候可以方便地把存积的水释放进行利用。通过对自然水的利用,使城市的生态功能得到加强,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1]过去的城市排水主要是通过渠道和泵站,被称为灰色设施,而海绵城市排水主要利用植草沟等,被称为是绿色排水设施。通过海绵城市的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相融合,使排水设施更加完善,更好地缓解城市内涝和减轻雨水带来的危害,将城市建设的更加美丽。

3 构建海绵城市的技术要点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冲击开发技术来建设海绵城市,这个技术基本都是采用分散式施工,主要使用绿化用地和城市人行道等设施。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即使碰到大雨雪也不影响分配式排放法的使用,并且可以利用低影响开发管理模式有效减少暴雨的径流,既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也使地下水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2]海绵城市的主要任务是对径流量的控制和洪峰流量、雨水回收的利用。主要技术设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设城市渗水系统。从根本上来控制径流量,还要削减一些峰值流量,进而初步净化雨水径流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建设绿色屋顶,进行路面的改造和重建,建成渗透率高的透水路面。②建设城市水系统。对雨水最大化的滞流,可以减少洪峰流量,控制洪峰流量,延迟径流。③建设城市蓄水系统。对雨水进行积蓄和合理的加工使用,可以很好地降低径流峰值流量,实现雨水的再利用要求,城市蓄水系统包含蓄水池和池塘还有地下雨水调蓄设施。④建设城市过滤系统。对城市的河道和一些道路缓坡进行整治和建设,避免雨水径流在收集时对雨水产生污染,使城市的水环境和雨水的再利用效率得到提高。⑤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对超过存积范围能力的雨水要通过排水设施排出,避免水患带来的安全问题。

4 目前我国海绵城市的现状

4.1 大众对建设海绵城市的思想认知不够

我们国家依旧是缺水的国家,人们对雨水的认识,还是在建立在快速排放上,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雨水不再是一个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通过对雨水的再利用,使破坏生态转变成恢复生态。把雨水变害为利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根本要求。所以需要政府部门对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进行宣传和号召,让大众可以对建设海绵城市有所了解,在思想上得到转变。

4.2 对海绵城市缺少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我国开展建设海绵城市的工作相对较晚,目前建设海绵城市的工作还处在推广和摸索阶段,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分析和调整,由于缺少海绵建设的法律法规,使在开展工作中出现一些混乱现象,所以急需政府建立相应的法规来保障海绵城市的建设。

4.3 缺乏海绵城市的科研设计

对低冲击开发技术和海绵城市的建立没有一套成熟的工程设计和系统的评估,在设计上缺乏依据,这样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无法继续。

5 对建设海绵城市采取的建议

5.1 提高水资源利用意识和制定因地制宜政策

把水资源的管理和再利用问题放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上,能够充分认识水资源的利用,并且重视开发水资源和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中,要对规划地域的水资源,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考察,制定合理的规划来建设海绵城市。

5.2 建立资金保障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可以在社会上多方面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对成本要认真核算,进行合理有效应用。

5.3 抓住工作重点和推进项目快速发展

把水资源的治理与恢复,道路和广场、公园和绿化地以及排放水和存蓄设施作为重点启动建设项目。

5.4 推广低冲击开发技术和加强审批环节的管理

合理制定海绵城市的技术规范,推广低冲击开发技术,为设计人员提供详细的工艺流程和工具,加强学习国外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新技术。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还有进行设计图纸和竣工验收管理。要建立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和雨水存积利用的管理体系。

5.5 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和法律法规

海绵城市的建立需要涉及很多部门,需要政府出面进行主导推行,需要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小组,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相适应的健全的管理体系,共同统筹城市的建设和管理。[3]为了进一步贯彻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还需要我国出台明确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规定,这样可以使低冲击开发的实施和管理更加具有规范化,对于一些工作中的文件和通知具有强制效应,内容上还包括对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管理条例。还可以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合理设计出一套公平的奖励制度,可采用财政和经济补贴的形式对建设海绵城市有良好成效的城市和工程技术项目给予奖励,从而提高各城市和项目业主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5.6 加强全民参与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开发项目,城市雨洪水的危害和缺水的问题都对全人类的利益造成影响,所以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全民参与,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内容和特点,通过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宣传活动,推出示范性的海绵建设的样板工程,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促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5.7 鼓励国际交流合作

由于我国的海绵建设工作开展较晚,所以国际上有雨洪管理和低影响开发的成熟技术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可以组织工作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还可以聘请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通过这些方式使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得到提高。可以在城市里专门建立海绵城市研究所,这样还可以在技术资讯上达到低成本,服务质量好的效果,为建设海绵城市做好技术上的保障。

6 结论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雨涝灾害的预防,还可以解决缺水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提高我国城市化的质量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化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对于城市缺水问题,要顺应自然,要优先考虑怎样把有限的雨水保留下来,通过利用自然的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水的现代化海绵城市,目前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技术还不够先进,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分析和改进,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类居住环境。

猜你喜欢
缺水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缺水山区推广旱地栽种杂交水稻喜获丰收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告别干燥缺水“面子问题”
海绵是植物吗?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