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18-02-07 18:45本刊评论员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端化炼油炼化

□ 文/本刊评论员

2017年,我国石油化工业出现转折性可喜变化,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突破8500亿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30%以上。这是在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要历史时刻,经过“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洗礼的石油石化人交出的一份值得骄傲的答卷。

最近几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值绝对值都在增加,但增长率和增长速度变化幅度较大,说明行业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与市场需求不平衡、不匹配。在产业高速增长期,产能增长超出市场和GDP增长,必然导致产能过剩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产能过剩主要反映在总量与结构性上,全行业贸易逆差仍然十分严重,基础产业产能过剩矛盾依旧十分突出,企业创新能力仍旧十分薄弱。虽然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体量已经非常庞大,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化学工业总量甚至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石化大国。但全行业运行整体质量不高,产能利用率不高、高端产品匮乏等问题仍羁绊行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挺进步伐。

从发达国家石油和化学业发展实践经验来看,一个完整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链,从原材料起始到市场终端大体可分为五个结构层次,而我国石化工业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分布于较低端的前三个层次,其中第一个层次占比30%,第二个层次占比18.7%,第三个层次占比48.1%。而高端化工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层次的产品我们在全球中的占比非常小,有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何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改变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结构低端化、同质化现状,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

目前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过8亿吨/年,占全球炼油能力的17%。为适应炼化一体化大趋势,我国炼化企业必将优化调整结构、放慢炼能增速、增产高附加值产品放在发展首位。眼下石油化工传统发展模式正备受成品油需求不足和烯烃/芳烃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的煎熬,一方面炼油产能过剩,且未来需求还将受电动汽车大发展冲击;另一方面烯烃/芳烃高比例依靠进口,未来需求仍将持续较快增长。而要化解这一矛盾,向有容量的市场需求转移几乎成为企业必然的选择。未来炼化行业将逐步由燃料型工业向原料型工业转型,即由主要容量之地生产汽柴油转变为主要为乙烯/芳烃提供原料。而要完成这一“凤凰涅槃”,则意味着产业集群重构、产业链重塑、生产流程与产品结构的升级与再造。

实际上,石油加工产业链向化工方向延伸,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经营,其效益会呈指数级增长,这已成为全球炼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重要手段。但受炼油行业布局分散和规模化水平较低制约,我国大部分炼油企业及50%以上炼油能力不具备一体化发展条件。甚至近10年建成的千万吨级炼油装置,也未配置化工能力。目前在东北、西北地区集中了中国石油70%以上炼油能力、86%以上乙烯产能。而这些地区并非炼化产品主要销售市场。产销脱节、供需不平衡必然增加物流成本;炼化一体化率低,导致我国炼油、乙烯能耗分别为每吨63千克、641千克标油,分别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0%、5%,严重削弱了我国石化产业综合国际竞争能力。

化学工业结构调整重点是产品结构调整和原料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产品结构高端化和原料结构多元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化工产业在原料、技术和市场方面已具备了精细化、高端化转型发展基本条件。其产业需求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生活型阶段,下一步将要进入到生态型阶段,需求层次、需求内容、产业映射和核心价值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推进整个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好四个矛盾,即行业存量与增量矛盾,产能过剩与市场选择性短缺矛盾,高端化发展需求迫切与技术创新不足矛盾,产业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矛盾。

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就是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企业从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发展向全面可持续发展转变、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转变,扎扎实实推进向石油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进程。

猜你喜欢
高端化炼油炼化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聚甲醛高端化亟待解决 中国企业将如何破局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澳克泰工具:转型“难加工材料切削专家”,坚定走高端化路线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制造业发展定位和对策研究
炼化企业的中国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