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2-07 20:10孙文波龚爽张洪营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实训室预算编制

孙文波,龚爽,张洪营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102)

1 引言

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该类资金要求进行单独的财务核算,必须用于指定的项目建设,不可以挪用采购其他设备及进行项目建设,同时,还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为促进高校的不断发展,根据高校不同的发展目标及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上级部门安排了相应的专项资金,其类别种类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室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科研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学生培养等多种专项资金类型,专项资金的额度较大,覆盖范围也较广,对于高校整体环境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很大影响,因此科学使用专项资金,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是规范管理高校专项资金的根本。

2 高校专项资金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编制不精确

高校专项预算编制申报一般时间较短,一般上级要求为两周左右,因此预算编制不准确的问题屡有发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工程定额等相关指标,一般而言编制比较准确,而实训室建设、信息化建设、设备采购等项目预算的支撑材料容易出现较多问题,由于相关设备比较专业,由供应商来编制项目预算很常见,作为供应商,追求利润必然会体现在编制过程中,因此在协助编制项目预算过程中,非政府采购设备或无法在市场上进行查询的设备或平台软件等内容经常出现,在评审过程中,由于缺乏价格参考,难以确定价格的合理性,因此项目预算中设备或内容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值得思考,预算内容的精确性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

2.2 项目规划不合理

由于编制时间紧,预算编制往往具有主观性,往往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详细的可行性论证,甚至有些部门仅仅是为了执行预算而申报。项目预算执行后,项目所购买的设备多年不开封,或者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屡见不鲜,曾有新闻报道某大学6000万的设备五年没有开封,所完成的专项项目的整体运行情况较差,同时由于近几年来财政投资的日益增多,高校相关项目建设已经趋于饱和,设备的合理使用年限也决定了专项建设不可能不断进行设备更新,高校在专项申报时,需要采用其他方式来申请,在这种情况下,高配置、低效用或者无效用的设备采购问题层出不穷。

2.3 项目验收不够重视

专项财政资金在执行过程中受预算时间的约束和限制,往往会在每年度年底之前执行完毕,接近年底时也会有财务部门的督促,为保障资金可以花费掉,项目执行部门会尽快完成项目验收,从而支付项目款,而就实际接触到的一些情况来看,项目验收存在仓促验收,验收流程不规范、整体验收效果差等问题,项目验收一般是由相关部门整体进行验收,而在验收的过程中,由于项目执行部门是项目的主要负责单位,验收人为了避免得罪项目部门,验收相关其他部门往往出现走过场的情况,不提负面意见或即使存在问题也不提的情况,项目整体效果往往忽略,验收更多得是项目中包括的资产检查,缺乏相应的效果评价或专家评价。在有些项目的验收过程中,供应商调试便存在问题,为了保证预算执行,会存在先付款,然后继续调试的情况,这种情况势必会给项目以后的稳定运行带来隐患。

2.4 绩效考评流于形式

对于专项资金,学院层面及上级层面会要求进行绩效考评,而绩效考评更多得是由项目部门来准备材料并撰写相关报告,绩效考评的评审材料中,考评得分中项目的整体效果占比相对较小,反而是以项目的执行过程材料的完整体性考评为主,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固定资产入账单等资料作为主要考评内容,评审内容构成存在本末倒置的情况,当然,这也是因为考评效果是最难用数据指标衡量决定的,这种考评方式导致有时一个效果很差的项目,因为过程中的完整性居然可以得到较高的考评分数,在笔者看来基本没太多效益的项目,由于过程材料完整,即使拿出不相关的大量材料做支撑,也能认定为优或良的考评等级。

3 高校专项资金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科学规划项目建设

科学地进行项目规划是项目建设成功的保障,项目部门应该从务实的角度进行项目建设,结合高校部门实际需求,科学地进行项目建设分析,最好可以提出多个项目建设需求,或提前准备项目建设资料库,从而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避免临时起意,仓促申报的情况发生。通过项目库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东拼西凑申报项目引起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对高校项目建设的稳步进行、长远发展能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3.2 加强项目建设论证

项目建设论证,可以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进行,可以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用性、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夸大产品价格,采购不必要的设备等情况发生;项目论证可以参考其他高校或行业建设成果,了解项目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杜绝利用落后技术建设,对于项目可行性进行多次分析,集体决策,约束项目负责人随意决策的权力,由集体参与给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在项目申报前,项目建设部门应当将所申报项目与目前国内、国际的同类项目相对比,论证其是否具有比较好的发展趋势,明确绩效目标,对项目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对项目的建设思路进行充分论证,对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对各项设备的产品名称、型号、价格等技术参数进行多方求证,进一步落实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为以后的资金投入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此达到资源合理利用、资金合理使用的目的。

3.3 复杂项目验收吸收行业专家验收

在项目完成终结验收时,对于比较复杂的专业性强的项目如实训室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等,应聘请行业专家进行验收,一方面可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后续项目运行中的各种隐患问题,保障了项目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达到立项时的绩效目标。

3.4 以绩效评价为抓手,建立奖惩机制

高校专项资金建设的项目中,效益好的项目,其中包括实训室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项目负责人无一不是在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调查研究,效益差的项目与项目负责人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一般不重视项目建设。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优则奖,差则罚。同时,将专项资金建设的绩效结果作为负责人工作考核的一部分,提高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监督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

奖惩机制的实施可以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论证环节、预算编制环节以及后续项目实施建设过程的多方面问题的出现,对于节约财政资金、合理进行专项资金建设意义长远。目前《北京市教育系统预算管理问责办法》正在征求意见中,该制度的建立将会进一步强化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

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工作关系到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室建设、信息化建设、图书馆建设等多个领域,关系到相关专业教学实训室的建设、关系到设备后期维护升级保养等多个方面,是保障高校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工作。高等院校领导必须认识到专项资金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以节约国有资金为目的、完善采购管理制度为关键,合理进行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科学地进行长远规划、加强采购人员队伍的建设,通过绩效评价来监督高校专项资金使用工作。充分利用专项资金进行项目建设有效保障高校的经济效益、促进高校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实训室预算编制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