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2018-02-07 23:54
中国合作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事农耕层面

为何把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丰收节和农事传统密切相关。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

从民俗看,我国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设立“丰收节”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引起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待,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是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丰收节”呼应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设立的,它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呼应和促进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可以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举办丰收节可以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投身进来,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办这个节,可以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将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和信心。

“丰收节”呼应促进乡村振兴

其次,可以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乡村振兴将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丰收节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营造浓厚氛围。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在开局之年设立这个节日,有助于把各方面的力量、资源汇聚起来,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再次,可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层面。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广大农民劳动成果,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多样的文化产品,可以让全社会都感受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办好“丰收节”要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因地制宜。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全国性、广大农民参与的节日。所以,这个节日一定要隆重、丰富,在全国层面会举办一些活动,但更多的要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的创造性。各地有自己的农事特点,无论是农耕生产方式,还是农产品品类,都独具特色。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纷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

坚持节俭热烈办节日。

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

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

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这是亿万农民的节日。支持鼓励农民开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活动,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坚持开放搞活办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综合性的节日,既是农民的节日,也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所以,要用开放思维办节日,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还要举办各种优秀的农耕文化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猜你喜欢
农事农耕层面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