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芝:“我就是要把根扎在泥土里”

2018-02-08 08:58赵永斌程军庆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技大棚农民

□ 赵永斌 程军庆

“由于经常奔波在农村一线,平时也不注意穿衣打扮,有人笑我‘土’,可我就为这个‘土’字感到自豪,因为我就是要把根扎在泥土里,用我的牺牲、奉献,帮助农民‘把泥土变成黄金’……”日前,在一次深入基层宣讲十九大精神时,党的十九大代表、高唐县农业局副局长杜立芝饱含真情的一句话,引来现场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是肯定,是褒奖,更是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根扎泥土,奉献惠民。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杜立芝感人肺腑的话语正是她参加工作30余年一心为民传农技、谋富路的真实写照。

两届全国党代表,一颗赤诚为民心

“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杜立芝全心全意农技惠民的辛苦付出。

一组数据清晰地展现出杜立芝服务“三农”的累累硕果:工作30余年来,她跑遍了全县590多个自然村,行程两万多公里,培训农民6万余人次,记了60本技术日记、380多万字。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60多项次,引进作物新品种40多个,开展农业科技重大成果创新2项,推广立体种植模式5项,现场技术指导8000多次,并开通了杜立芝技术服务热线,累计接受电话咨询3万多个,接待前来咨询的农民2万多人次,发放明白纸4万余份,指导农业基地生产1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特别是作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两届全国党代表,杜立芝更是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爱民情怀,把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农业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给百姓带来致富新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惠农力度的加大,众多农业新兴经营主体竞相涌现,对农业技术有了更多需求,杜立芝肩头的担子更重了,她一周至少有三四天下乡,有时甚至天天在乡间跑。

2015年,三十里铺镇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多方筹资100万元,建了7个高标准大棚。起初,因管理不当,7个大棚的西红柿出现叶子干枯症状,急得他团团转,其妻更是急哭了:“他把全部家底都压到种棚上了,要是绝产亏本,俺也不活啦!”接到这位种植户急切的求助电话后,杜立芝立即前去查看,很快查出病因:是大棚放风过早导致的叶子干枯。她随即开出诊治“药方”,并安慰道:“不用担心,照我说的进行管理,这些大棚西红柿都能很快好转起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杜立芝每周都去该种植户家进行农技服务。很快,他种植的西红柿叶子由黄变绿,当年便喜获70万元的收益,第二年不仅收回百万成本,还小赚了一笔。淳朴善良的夫妇俩为她送去了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她拿群众当亲人,永远走在“第一线”

作为一名天天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杜立芝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工作30多年来,她永远走在服务百姓的“第一线”。

杜立芝的农民朋友多得连她自己都数不清,老百姓遇到种植难题只要一个电话打过来,她随时解答。一次,清平镇芒庄村兄弟四人种的春玉米都又粗又矮,生长缓慢。有俩兄弟以为要绝产,就把玉米全砍掉了。另外一人有点舍不得,便打电话向杜立芝求救。经过杜立芝的诊断,这些玉米得的是粗缩病,并无大碍。后来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没砍掉的玉米大获丰收。该村民激动地对杜立芝说:“您的一句话,救了俺的一块田啊!”

除了接听农技求助电话,杜立芝还利用微信进行指导。种植户谁有技术难题,通过微信向她请教,她总会耐心细致地一一回复。前不久,赵寨子镇张铺村的大棚种植户张立云种植的西红柿出现裂果现象,晚上7点半她急切地通过微信咨询,经过杜立芝的远程指导,她的西红柿裂果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为农民传授农技,杜立芝永远不惧苦累,甚至病痛。前年冬天,她提前两个星期定好了到清平镇刘庄村给村民搞技术培训。可距离约定时间还有一周的时候,杜立芝突发急病,做了手术。术后的杜立芝身体很虚弱,可看着和村民定好的技术培训的时间到了,她硬是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劝阻,坚持去刘庄进行培训,村民知道后感动不已。

曾经有老百姓问她:“杜局长,你图什么呀?”“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我干的就是往地里跑的活儿,图的就是老百姓能增收致富,图的就是能对得起一名农业技术员的良心,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杜立芝坚定地说。

让十九大精神在农村落地生根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后将有更多惠农政策、资金、项目源源不断地支持农村发展,咱农民将成为一个体面、有奔头的职业。”“咱农民生活将越来越好,农村环境将越来越美,大家都要鼓足精气神,全面奔小康……”2017年12月21日,在清平镇商庄村的蔬菜大棚基地,杜立芝带来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个喜讯赢得现场一片掌声。当天,杜立芝去了三个乡镇,一边宣讲十九大精神,一边对大棚户进行技术指导。

前不久,杜立芝一走进张铺村扶贫大棚基地,种植户便热情地围了上来。“今天我除了给乡亲们带来了农业技术,还带来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好消息!”杜立芝笑着对大家说。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大家吃了个定心丸,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让种田越来越轻松……”杜立芝提高嗓门宣讲十九大精神。“真是太好啦!这样的好消息听着真带劲,俺种大棚更有信心啦!”种了7个大棚的种植户王阳阶一脸兴奋地说。

在赵寨子镇省定贫困村王辛村,杜立芝在给大家讲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后,特别讲到扶贫。她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和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尽管咱村是省定贫困村,有党的扶贫好政策,再加上大家都加油努力,一定能早日实现脱贫,大家有没有信心?”“有,俺们信心更足啦!”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国家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咱老百姓种田会更方便、更现代化…… ”在赵寨子镇张庙温室大棚现场,杜立芝宣传的十九大的惠农政策让大棚种植户赵玉建信心满满。早在五年前,在一家企业干了20多年的他辞去工作,选择投奔农业发展。这五年来,赵玉建和朋友建立了一家惠万民蔬菜种植合作社,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本地各类农产品,不仅收入可观,而且还顺利注册了合作社蔬菜产品商标。今年他又琢磨做起了农业实体经济,投资兴建了两座高标准蔬菜大棚。正想着再扩大规模的他,听到杜立芝传达的国家惠农政策后,底气十足地说:“俺要借助十九大惠农政策的春风,好好干,科技种菜上规模,把咱们的绿色产品送到老百姓桌上去,让老百姓吃个放心菜。”

自北京参会回来后,杜立芝就激情满怀地奔波在宣讲一线,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战略部署及惠民政策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百姓听,截至目前,杜立芝已经巡回宣讲40余场次。

55岁的年纪,40余场次的宣讲,几乎天天钻大棚、入田间……可又有谁知道,她这样马不停蹄地连轴转,是在忍着胆囊炎的病痛下完成的。

其实,在赴京参会前,杜立芝的胆囊炎就犯了。当时,她没当回事儿,只是简单地吃了点药。回来后,她紧接着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超负荷的工作量,让她的胆囊炎病情加重了,直到疼得厉害了,她才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建议她多休息几天,可面对种植户的求助电话,她还是不忍推辞。梁村镇西张村的房广厚投资百万元建了20余个大棚种黄瓜,由于缺乏管理经验,黄瓜叶子自下而上开始干枯。房广厚急得三天三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接到房广厚的技术咨询电话,杜立芝忍着病痛前去指导,使难题迎刃而解。看着日渐转绿的黄瓜叶子,房广厚愁眉舒展:“这让俺吃了定心丸,可以吃顿安稳饭、睡个安稳觉啦!”

2017年,高唐县按照全市发展蔬菜大棚的统一部署,快速发展蔬菜大棚2000余个,大棚管理农技需求大大增加。这一年,也是杜立芝最忙的一年。她几乎天天下乡钻大棚、入田间传授管理技术,累并快乐着。特别是看到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杜立芝干劲更足了。“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能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是我的荣幸。新的一年,我将继续为农民群众开展好农技服务,同时做好‘传帮带’,为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助力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杜立芝饱含深情地说。

杜立芝在农民大棚里宣讲十九大精神 赵永斌/摄影

猜你喜欢
农技大棚农民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