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可视化发展对电视数据新闻的影响

2018-02-08 02:26王健宇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可视化工作者

文/王健宇

前言

当前“数据”一词已渗透到了各行各业,随后出现了“数据新闻”,它是一种跨学科的新闻产生方式。数据新闻跟一般以文字叙述的新闻报道不同,数据新闻主要是以数据为中心,围绕数据来报道。现在,数据新闻代替了文字,成为了讲故事的新工具。数据新闻业务,从分析资料的方法上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具体性和真实性,从而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深度。

1.大数据时代电视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定义

数据新闻是一种工作流程,通过反复选取、筛选和重组挖掘里面的数据,然后对信息进行整合,最后再筛选有利数据——数据新闻的核心。努力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是电视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基础[1]。

大数据之所以“大”,是在于它的海量,而以往电视新闻媒体对数据的主要体现是在于公布相关部门的统计和调查结果,无法真正统计到详细的数据信息。在电视数据时代,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公开的渠道获取一些相关内容的详细数据,之后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处理将抽象的数据形象化地展示在荧屏上,这也就是所说的“数据新闻”[2]。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指的是媒体人通过数据新闻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可视化是将抽象的、难理解的东西借助图片和视频等手段,使关注者更清晰、直观地接收新闻表达的含义,实现了人与数据的互动,通过可视化呈现关系的对比,同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添了新闻的趣味。

2.电视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策略

2.1 及时对新闻内容进行反馈

网络等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新闻媒体带来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特点,就是反馈信息成为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的新闻报道模式不仅是向人们揭示事实,还要注重人们对新闻事实的反应与反馈。大数据技术下发展的可视化新闻,在获得人们的反馈之后还能将反馈信息及时转换成新闻的模式。一些可以互动的图表是一个数据收集器,可以及时接收意见之后转换为新闻的一部分,成为新闻的延伸。这些来自于人们的意见反馈比单纯的文字数据影响范围更大。所以,新闻内容的及时反馈为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3]。

2.2 完善电视数据管理体系

数据新闻是基于传统新闻的一种新模式,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是发展电视数据新闻的基础条件。数据主要包括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搜集是产生新闻的首要环节,关系到新闻的可信度,就目前来看,数据新闻主要在于新闻中自身的数据、来自网络用户的数据、政府相关机构提供的数据[4]。2017年,全国两会大数据思维为数据来源提供了新的思维。大数据时代为新闻事业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但提供的数据多样化,降低了数据的真实性,需要新闻工作者求同存异取得真实数据,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不是将一些空洞的东西堆砌在观众面前。还有2014年央视频道播出的两会直播和新闻频道播出的两会解码节目,都是由央视与百度等公司合作,透过两会数据的观察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多维数据的挖掘,展现了大众思想和通俗易懂的可视化服务。

2.3 组织强大的专业团队

对新闻工作来讲,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很难推动数据新闻的快速发展。在很多西方国家,一个广播新闻单位由七种职位组成,主要包括网页设计开发员、主编、数据收集的专业记者、专业的数据研究员、实习记者、制作顾问、一网通支付项目经理组成,其中专业数据研究员和设计师的后期处理是构成新闻核心内容的重点。

就中国的新闻团队来讲,在视觉效果方面显得较为落后,首先团队的人员配备和各岗分工不明确,尤其是电脑编辑人员和制作人才的不足,一个记者扮演多个角色,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数据质量不会很高。所以,应该建立一个专业的、强大的团队,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各自履行职责[5]。确保电视数据化新闻可持续发展。

2.4 加大力度提高电视质量

新闻主持人是观众的第一感受,主持人的主持对提高节目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主持人的播报语态还是肢体语言都要得体大方,利落干脆,使观众感受到舒适自然,从新闻播报中得到事件的中心思想。而且主持节目尽量通俗易懂,让一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群众也能看明白,比如央视有一档《每周质量报告》节目,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暗访的视频,拍一些真人真事,将现场还原,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相比较以往的新闻播报模式这一档新闻更有可看性,使观众很容易理解[6]。

2.5 有效提升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素养

技术改变生活,大数据新闻技术不仅为新闻提供了大数据,也直接影响了目前的传播方式,比如两会的新闻报道成功接触到了大数据,从提案到研究具体实施全过程都开启了新闻的全新视角。两会报道显示了大数据在新闻报道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一个全新的数据时代正在开启。新闻数据传播过程中对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素养有很高的要求[7]。

新闻媒体工作者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的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时刻关注国家动态,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在为人民做贡献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作为新闻媒体工作者,要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正确看待经济观,引导人们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好模范;还应该加强专业学习,从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角度去看待新闻热议话题,辨别社会背后问题意味着什么,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手机等随时学习理论知识,深入群众收集最真实的材料,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闻媒体工作者在工作中时常会面临各种问题的发生,因此也承担了责任和使命,媒体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各个方面的技能,以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准确地挖掘新闻热点,及时将新闻信息传播出去,促进新闻事业得到高效的发展;最后,作为新闻媒体工作者要信守职业道德,不能在利益的诱惑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改变,导致自己职业道德丧失,损害新闻团队的形象。对有损新闻媒体形象的人应该及时处理,使其他媒体工作者引以为戒[8]。

结语

相比数据新闻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数据新闻的理论知识结构还远远不足,存在滞后现象。大数据的出现使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可视化技术在电视新闻中结合了许多科学的理论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故事叙述模式,把一些空洞的数据转变为清晰、可视化的形式。所以,新闻媒体要以数据为基础,利用可视化技术,使电视数据新闻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1]张允,王沛.电视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03):136-140.

[2]杨帆.国内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实践探析——以央视新闻为例[J].新闻传播,2017(5):43-44.

[3]郑潇,张尧.大数据时代电视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发展[J].青年记者,2014(35):81-82.

[4]王楠.电视媒体中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表达——以央视《两会大数据》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1):17-18.

[5]邵楠.数据可视化,电视新闻节目转型的关键策略——以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为例[J].广播电视信息,2016(2):34-37.

[6]李慧芳.电视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表达——以央视财经2016双十一特别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7(01):69-72.

[7]胡盼弟,杨凯.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模式与路径优化[J].西部广播电视,2017(14):11.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可视化工作者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