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视角下的社会救济研究

2018-02-08 02:56曾德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救济贫困人口观念

曾德才

(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武汉430034)

1 引言

在十九大召开之后,我国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倡导脱贫攻坚,通过多重途径的社会救济,将我国贫困人口带动起来,进而在全社会带动下,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这也已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必须进行的转变之一。本文对脱贫攻坚视角下的社会救济进行研究,从政府角色定位,以及政府在当前形势下的社会救济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从而为脱贫攻坚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奠定稳定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相关脱贫管理者明确在当前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进行社会救济安排,确保在社会救济实施下,能够完成政府脱贫攻坚战略转变,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2 脱贫攻坚视角下的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作为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管控因素,在整个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中,起到角色引导作用。只有保障在政府脱贫战略引导下,才能够将相应的脱贫战略应用到现实的脱贫管理中。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不仅仅只是战略部署实施的引导者,还是进行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社会救济的主要救济群体来源。通过政府救济将脱贫攻坚救济中的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脱贫管理中的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执行在政府的协调下进行[1]。在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中,政府还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者,通过政府法律法规的监管,实现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法律性保障及政策性实施条件。按照政府制定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将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的管理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要按照政府工作开展和部署的先决性条件,将社会救济中的物资救助以及其他形式上的救助进行类别化区分,实现公平、公正、合理的社会救济引导。

3 脱贫攻坚视角下的政府困境分析

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中,政府还存在着很多的困境。比如脱贫人口基数大,在社会救济资源的分配上应该如何处理和实施,作为保障社会救济分布和实施的重要管理者,政府在整个脱贫攻坚战的实施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资源分析,从而在资源分析中,找到适合政府救济管理策略的实施方案[2]。就我国当前的政府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现状来看,政府在部署脱贫攻坚战略中,还需要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保障在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中,能够实现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管理要素提升。就我国当前的政府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现状来看,我国政府在扶贫管理能力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这些不足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要想保障我国脱贫攻坚战的长期性战略实施,就应该注重对战略实施中的科学性规划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处理好战略实施中的政府困境。

4 脱贫攻坚视角下社会救济路径实施

4.1 更新干部扶贫观念,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脱贫攻坚战部署中,干部扶贫观念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脱贫攻坚战实施效果。在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中,要想保障能够满足基本的贫困人口脱贫,就应该在贫困人口的脱贫管理中,注重对脱贫干部扶贫观念的引导,只有转变了扶贫干部的观念,才能在扶贫的过程中,使相关的扶贫干部带动贫困人口自主走向脱贫道路。比如,相关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中,为了保障最终的脱贫效果,应该积极引导相关的脱贫管理者,保障其在工作的部署过程中,能够将脱贫工作处理实施好,这样才能实现政府扶贫工作和社会救济团队管理的双向化发展[3]。通过定期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效果汇编,使相关扶贫干部定期聚集在一起交流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心得,以及在战略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通过大家的交流,能够相互学习经验,在以后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能够将相关的战略实施好。

4.2 拓展社会脱贫攻坚团队建设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性建设工程,在我国当前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要想保障最终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效果,就应该注重对脱贫攻坚战略团队建设,将一群有头脑有思想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未来工作开展的关键性要素去实施。在加强脱贫攻坚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转变贫困人口的发展观念,如果一味地靠社会救济,将永远摆脱不了贫困。相关贫困人口只有明确了这点观念之后,才能够在日后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将脱贫观念转变,不在依靠社会救济脱贫,而是采取自主脱贫形式。在这种观念下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效果会变得更加明确,同时也能够满足党中央对于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实施的政策性要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对脱贫攻坚团队建设,这是保障政府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和社会救济实施的首要性前提[4]。

4.3 实行动态化脱贫攻坚救济管理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又漫长的事业,就我国当前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效果来看,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加大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同时在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中,还应该实施动态化脱贫攻坚战略救济管理,即对于政府宣传的社会救济管理,在日常的救济活动开展中要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每一项社会救济的实施都能够为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5]。通过动态化脱贫攻坚政府监督管理,能够定期将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反馈,便于相关的脱贫攻坚战略管理者,定期对脱贫攻坚战略管理效果进行反馈,有助于在日后的脱贫攻坚社会救济实施中,为相关的战略实施者提供参考[6]。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想保障小康社会发展和建设中的效果实施得到充分发挥,首要解决的就是人口贫困问题,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拥有8400万贫困人口,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由于多重原因,使得这些人口贫困[7]。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要在我国实施攻坚脱贫战略,通过多重途径的引导将我国贫困人口带动起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的。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归纳,将脱贫攻坚视角下的社会救济路径实施定义为以下几点:首先,应该更新干部扶贫观念,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其次,应该拓展社会脱贫攻坚团队建设;最后,应该实施动态化脱贫攻坚救济管理。保障在以上几点策略的实施下,能够实现我国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8]。

猜你喜欢
救济贫困人口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虚假仲裁中案外人权益之侵权法救济(上)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关系救济
“美国人领取救济”图辨析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